摘 要: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及社會改革的不斷深入,目前的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已很難滿足當代社會的需求,高校后勤工作急需提高和完善。在這個信息化高速發展的社會,推進高校信息化建設是一項意義深遠的工作。現今高校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環節就是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本文針對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這一課題進行了研究并對其現狀進行分析,而后提出了相關的策略及方案。
關鍵詞: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設
1 高校后勤管理內容
高校后勤管理的任務是負責全校師生的工作、學習和日常生活等各方面內容。提高學校管理服務質量,為學生和老師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教學環境是各高校后勤管理的重要職能。在這個信息化日益發展的社會,個高校后勤管理工作水平也應當有所提升,因此更加需要推進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設,使后勤管理更加科學化、系統化、效率化。
2 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基本情況
2.1 信息化開發應用調查情況
普遍看來,目前各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設整體情況不太樂觀,據電話記錄資料顯示,2003和2004年僅有不到160通電話咨詢有關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方面的內容,2005比例增加了46接到了235通咨詢電話,2006年截止到6月份就接到了210通電話,據估計可能比2005年增加110。從這個調查數據來看,說明我們重新認識了高校后勤管理,并且急迫地對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設進行深入的探究及不同程度的探索。我們在一些高校調查資料中發現,他們正不同程度的對如何高效利用信息手段進行有效的管理進行探索,他們也在實現部分信息管理的過程中得到了不小的收獲。但他們在使后勤管理實現整體信息化時經驗還是不夠。據部分調查顯示,目前全國各高校實現后勤管理信息化比率較低,但我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其實現率一定會有大大的提升。
2.2 信息化建設推進情況
在教育部發展規劃課題“中國高校后勤改革發展分析報告”中,“信息化建設”、“社會化改革”、“產業化發展”、“標準化管理”和“思想文化建設”這五項工作已被作為今后很長一段時間里中國高校后勤改革進程中的重要任務和課題進行研究探索。
引人注目的首次“全國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設交流研討會”于2005年6月份在重慶舉行,在會上進行充分交流和研討的是全國高校后勤領域主要的信息化管理軟硬件技術研發機構和應用單位。最近幾年,各高校的學生公寓專業部也曾多次舉辦過有關公寓信息化建設的交流會。山東、河北等省的學生公寓專業部也舉辦過相關的對全國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設工作起重大推動力的研討交流會。后勤信息化建設工作在北京發展的態勢令人感到非常欣喜,在各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設方面北京市教委后勤處今年加大了推進力度和強度,使北京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設進程加快并且得到了可喜的成果。北京市教委后勤處還成立了“北京高校后勤信息化管理課題組”,對后勤管理、機構設置和運行等方面進行結構優化,并對崗位效績評估與ISO9001、HACCP兩個標準化的結合進行探索研究。目前,據不完全統計已完成或正在建設后勤管理信息化的高校超過13。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和全國對信息化建設的越來越重視,我們相信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設工作將開展的越來越好。
3 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必要性
目前,各高校在利用信息化進行后勤管理的手段比較落后。近年來,大學生人數隨著高校的擴招而逐年增加,同時對吃、住和后勤管理等方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同時,許多高校不斷增加校區基礎設施,不斷擴大管理服務內容和范圍。再加上校區分散部門較多,這些因素都要求我們后勤管理服務與時俱進適應新形勢的變化。現代社會的趨勢要求我們必須加強后勤隊伍素質建設、服務意識,并且有效地利用網絡化、現代化管理手段。這是保證學生和教職工正常學習和生活的必經之路。
在如今這樣的數字化和網絡化時代,人們的思想觀念和意識也得到了不斷地提升和更新,社會上各種利用網絡化和信息化的手段也是多種多樣并且日益完善。對于后勤服務管理來說需要改革的一個主要問題是怎樣有效提高服務管理水平去適應社會新形勢的發展需要。為面對市場化運作我們必然要做的就是建立現代化企業管理制度,充分利用信息和網絡資源。高校后勤市場在社會環境和市場環境的不斷變化下逐漸被社會各種競爭機制不斷滲透,這就促使后勤人員時刻保持警醒不能丟掉危險意識,加強思想的轉變。
4 推進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意義
4.1 信息化管理有利于后勤人員提高工作效率,更快、更好地為學生及教職工服務,并且能更準確地掌握師生信息。不同校區的不同部門在自己的電腦上都可完成上報和待審批文件,從而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省去了大量的繁瑣的程序。
4.2 信息化管理更有利于實現資源共享。信息平臺可以把后勤公共資源和各種信息統一展示調用,各種信息、資料、報表等都可以在平臺中進行資源共享,而以前人工管理時的信息閉塞,溝通不暢等問題都可以在信息化管理中得到解決。
4.3 信息化管理還有利于節省經費。通過網上辦公,大家會減少對文件紙張、打印、復印和各種材料的需求。各部門之間的走動和一些核算部門的人工會相應有所減少,而一些部門可能會精簡合并,各種經費、車費、汽油費也會有所減少。
4.4 高校后勤信息化管理的實現是順應高等教育發展趨勢的,利于鞏固社會化改革的成果,有利于引入先進的管理模式,培養后勤隊伍專業素質,提升自身形象。有利于加強后勤服務安全管理,推動反腐倡廉建設。
4.5 后勤社會化改革隨著高校的不斷發展而不斷深入,這就對高校的后勤服務管理工作在范圍和質量上提出了新的要求。過去的單一、落后的管理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現在的激烈的不斷變化的要求。只有把先進的計算機網絡等信息技術用于后勤管理,才能有效提高后勤管理服務水平和效率。因此推動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設是極有力的也是急需的。
5 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設方案
5.1 增強意識,營造良好的氛圍
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動來增強領導和職工的意識,從而可以為后勤信息化建設營造良好的氛圍和環境。讓后勤各級領導和職工充分認識到此項工作的重要性是推進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首要任務,只有這樣他們才能真正了解到在提高整個后勤管理水平中信息化管理所起的作用和地位。在這個信息發達的社會,要想具有強大的競爭力就必須掌握、運用好信息化,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增強自己的優勢。
5.2 揚長補短,逐步完善
要想推進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設還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學校的大力協助。借鑒有效的經驗,完善計劃,統一組織,在全國范圍內選擇適當的地區和適當的高校做試點,一邊探索,一邊完善。等到實驗成熟后,便可大范圍的在全國推行。
6 結束語
為適應時代的需要,推進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設已經成為了一個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而后勤信息化建設帶來的巨大價值肯定是毋庸置疑的。盡管目前我國高校后勤信息化管理水平較低,但我們深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國在這一領域一定能獲得圓滿的成功。
參考文獻
[1]楊沅潼.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設勢在必行[J].陜西師范大學,2008(4).
[2]范煥瓊.一校多區型高校后勤管理的問題和對策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08(9).
作者簡介:林再輝(1986-),男,籍貫:廣東東莞人,職稱:助理工程師,學歷:本科,主要研究方向:高校后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