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城市軌道交通客流預測是軌道交通投資和決策的基礎,是衡量項目成本、預測項目運營后經濟效益的關鍵指標。由于影響因素的復雜性,軌道交通客流預測結果與實際值存在較大誤差。本研究著眼西安地鐵2號線客流預測實例,利用層次分析法對影響城市軌道交通客流預測影響因素進行篩選,并對其進行敏感性分析,提出了西安地鐵2號線客流預測值域,以期為改進城市軌道交通客流預測提供一定思路和方法。
關鍵詞:城市軌道交通;四階段法;層次分析法;敏感度分析
城市規模的擴大,交通需求的增長,大城市軌道交通倍受關注,城市軌道交通客流預測的準確程度,是國內外學者共同關心的問題。科學的軌道交通客流預測不僅依賴于影響因素是否全面,還在于不同影響因素的顯著程度。如何確定城市軌道交通客流預測的敏感性因素,并對其進行敏感性分析,找到優化城市軌道交通客流預測方法的突破點是本文研究的重點。
1 西安地鐵二號線客流預測
西安地鐵二號線全長32.53km,一期工程,建設西安北客站-國際會展中心站;二期工程,建設國際會展中心站-韋曲南段。根據國家計委和建設部“建標(1999)81號文”頒布的《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工程項目建設標準》,西安市地鐵二號線工程設計年限為:設計初期為2014年,設計近期為2021年,設計遠期為2036年。
西安地鐵2號線依據西安市2008年居民出行調查數據,采取“四階段”法進行客流預測。
出行生成階段采用原單位法,利用現狀資料標定模型參數,預測規劃年各交通小區的出行生成量。
出行分布階段采用雙約束重力模型,利用現狀數據得到阻抗矩陣cij,并標定阻抗函數參數β。
方式劃分階段采用非集計多項logit模型,構建時間最短路徑矩陣,將票價、步行時間、換乘時間折算為價值,對Logit模型進行改進。
交通分配階段采用用戶均衡模型(UE),以用戶最優化為基礎,以廣義用戶時間最少為依據,研究道路網平衡時的交通局面。
2 西安地鐵二號線客流敏感性因素
2.1 地鐵二號線客流預測影響因素分析
根據西安地鐵二號線客流預測模型的特點,本文將影響因素劃分為公交系統內部和外部兩類。其中,外部影響因素對客流預測影響最為顯著,并且不確定性很強。
2.2 地鐵二號線客流預測影響因素敏感度分析
本文利用層次分析法,設定目標層為客觀評價軌道交通客流預測的敏感性因素;設定準則層為公交系統外部影響因素和內部影響因素,構建判斷矩陣,計算各影響因素的權重向量如下。
根據各影響因素的權重總排序,本文選定軌道交通客流預測的敏感性因素為:線網建設進程、城市人口規模、軌道交通與常規公交的合作與競爭、土地類別、軌道交通票制票價、出行時間。
3 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是對關鍵因素(即不利因素)及其敏感程度進行分析。
3.1 票價和時間
票價和出行時間是廣義費用成本函數最重要的兩個變量,是選擇某種交通方式的重要因素。為了反映地鐵2號線受票價的影響大小,結合調查問卷,分別將票價提高和減少10%、20%,客流量變化情況如下。
可見,票價對地鐵2號線運營初期的客流量影響較大,中遠期隨著收入水平提高,交通出行費用占收入比重減小,人們對時間和效率的關注加大,對票價因素的考慮減少。此外,高峰時段客流量受票價的影響程度小于非高峰時段,原因在于高峰時段上班族對時間更加注重,加之常規公交服務水平相對比較差,人們更愿意選擇地鐵出行。
3.2 線網建設進程
與西安地鐵2號線銜接的有七條線,分別為1號線、3號線、4號線、5號線、6號線、8號線、10號線、14號線。近期看來,1號線為東西部主要客流集散線路,可以為2號線提供大量換乘客流;4號線與2號線構成南北客運雙通道,線位基本平行,且距離較近,分流作用明顯。因此本文主要分析1號線延遲通車和4號線提前通車對2號線客流的影響。
根據《西安市地鐵二號線客流預測分析》,2014年西安地鐵2號線全日客運總量約為31.34萬人次,高峰小時單向最大斷面流量為1.08萬人次。
參照《西安地鐵2號線客流預測報告》,2014年將有7.83萬人次/天從西安地鐵二號線轉一號線,高峰單向最高斷面換乘流量將達0.16萬人次;由1號線換乘2號線的客流量將達到6.89萬人次,高峰單向最高斷面換乘流量將達0.96萬人次。如果在2014年1號線未建成,則1號線與2號線的換乘客流將全部損失。
假設2014年四號線提前建成,重新分配客流后2014年二號線全日客流量將達到28.27萬人次/日,高峰單向最高斷面流量為1.02萬人次。與之前相比,客流量有一定下降。
3.3 土地類別
西安地鐵2號線中間區段位于城市發展成熟區,沿線居住用地、公共服務設施用地比例較大,這為2號線帶來大量穩定的客流;線路兩端多為待開發地區,用地規劃還未完全落實,其土地利用情況的不確定性是地鐵二號線客流預測的重要風險因素。
3.4 城市人口規模
西安市人口規模及其分布呈現:總量持續增長、中心區人口外遷,主要增長點位三環附近。西安地鐵二號線受此變化影響也帶有極大的不確定性。研究在原基礎之上,分別將中心城人口規模提高10%、20%,依照四階段法重新預測,得到僅受人口因素影響的客流量變化情況。
3.5 軌道交通與常規公交的合作與競爭
3.5.1 軌道交通和常規公交的合作
西安地鐵二號線主要位于未央路和長安路下,沿線常規公交網絡比較完善,與常規公交的合作銜接比較合理。
3.5.2 軌道交通和常規公交的競爭
調查顯示,與2號線線位重復長度大于5站的常規公交線路有51條,重復長度大于10站的有23條。本文選取重合率較高的603路、600路、K609路、K618路和229路進行分析。
3.6 地鐵2號線客流預測推薦值域
基于上述敏感性分析,參照國內外其他城市的經驗,最終確定地鐵二號線客流預測推薦值域如表所示。
4 結束語
城市軌道交通客流預測是軌道交通投資和決策的基礎,對其影響因素進行深入研究是有必要的。本文基于西安地鐵二號線客流預測模型特點,對影響客流預測的因素進行了分類、提取和敏感性分析,提出了西安地鐵二號線客流預測推薦值域,為改進城市軌道交通客流預測提供一種思路和方法。
影響客流預測的因素進行了分類和提取;在對提取的敏感性因素進行了相關的敏感性分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