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PC時代,越來越多的設備向著更智能便攜的方向發展。它們與人體的聯系也許是穿戴,也許是嵌入,也許是吞服,亦或是其他……谷歌眼鏡是迄今為止最為“成熟”的一款穿戴式設備。近日,美國東緬因醫學中心的拉斐爾·格羅斯曼醫生佩戴谷歌眼鏡完成了一次外科手術,這是迄今為止首次在手術中使用這種穿戴式設備。除了谷歌眼鏡,現實中還有哪些與人體親密接觸的智能設備呢?
衣服“夾”
實用程度:★★
隱私威脅:★★★★
如果說谷歌眼鏡是高帥富的玩物,那么有簡易版谷歌眼鏡之稱的Memoto就可謂屌絲們的福利了。
把它夾在衣服上就自動開始拍照,一分鐘兩張,取下后才會停止拍攝。有人說它會成為目擊證人的助手,不僅能描述罪犯人數、穿著和模樣,還可能還原整個犯罪現場。然而,人之所以痛苦,往往是因為記性太好。你去過哪里、看到過什么、做了哪些事情……所有的數據會通過云技術存儲到大公司的服務器,一生的歷史可能都將被記錄在那里。
紐扣跟蹤器
實用程度:★★
隱私威脅:★★
“極簡主義”并非蘋果公司的專利。由Misfit Wearables公司花費數月時間打造的運動跟蹤器“Shine”就很好的詮釋了優雅的含義。
這款外形如紐扣般光滑的全金屬鋁制產品,擁有3000個微型孔,內置活動指示燈透過它們來發光,休眠狀態時則幾乎看不到這些微型孔。它完全防水,無論游泳、跑步或騎車,你都可以放心的隨身攜帶。
Shine無需借助藍牙或任何物理連接器,就可與iPhone實現同步。只需在iPhone上安裝并打開應用,將Shine放在iPhone屏幕上,后者就會自動從設備下載數據了。
智能手表和手環
實用程度:★★★
隱私威脅:★★
從傳聞中的蘋果iWatch,到微軟Paparazzi、索尼SmartWatch以及新創企業的Pebble,再到國內東軟的熙康和日前盛大果殼電子高調推出的Gwatch,這一品類的設備層出不窮,主要實現的服務包括跑步計算、導航、遙控拍照等。實際上,這些服務在智能手機上也能輕易實現。
智能手環的出現時間就更早了。耐克去年推出了Nike+FuelBand產品,作用是監測跑步者的步伐及其所消耗的卡路里(熱量)。目前市面上的同類產品還有Jawbone的UP智能手環等。這些產品多用于健身領域。
魔戒
實用程度:★
隱私威脅:★★★★
別誤會,這個魔戒指的可不是電影《指環王》中的那枚戒指,而是盛大果殼電子日前推出的4款智能設備之一,具體名字是:“魔戒”GEAKRing。
據介紹,這款戒指擁有99年的超長待機時間(恐無人能測試),可作為身份認證“解鎖”手機;“摸”一下其他人的手機,就會留下你的照片、聯系方式、博客和郵箱等豐富信息,是最快捷的交友方式。
由于魔戒GEAKRing八月才上市,因此體驗如何還很難說,但網友們還是找到了吐槽點——它的設計:這個厚度和寬度,可佩戴的用戶有多少,設計師們和老板們參考了多少人的手指情況,還是認為只要用戶喜歡,就必須自己去適應。這是最優質的用戶體驗嗎?建議重新設計……要不然受眾面太窄了。
橢圓形小藥丸
實用程度:★★★★
隱私威脅:★★
可穿戴式設備還尚未普及,而可吞服的科技產品卻已經應用。比善存片小一號的橢圓形小藥丸,是個內置小感應器的藥丸,一些大膽的嘗試者已經通過吞食這些微小的感應器和醫生無線分享自己的健康信息了。
其實,它的工作原理很簡單,因為藥丸中內置了極小的感應器和信號發生器,被吞下后,會順著腸道系統移動,并實時與外部終端建立無線連接。也許有一天,這些小藥丸會進入主流消費者的視線中,醫生會在開完藥方后,叮囑你:“這種藥丸吃兩片,明早它會給我發Email”。
測體溫的藥丸
實用程度:★★★★
隱私威脅:★
在高溫的環境中,人體的溫度會隨之變化,如果過熱就可能出現意外。小型的可吞服設備面對這種特殊環境,也能應對自如。
佛羅里達Palmetto市的HQInc.就發明了一種小藥丸,它內置電池,可在人體內轉移,最主要的目的是檢測使用者的體溫,并通過無線傳輸實時體溫信息。
當消防員、橄欖球運動員、士兵和宇航員服用這些藥丸后,管理者就可監督他體溫情況,以避免在高溫環境下發生身體過熱的問題。
維他命認證
實用程度:★★★★★
隱私威脅:★★★★
有些人每天早上會服用維生素,但如果能吃下了一粒認證維生素會怎樣呢?當人們吞服這種藥丸后,就相當于給自己的身體做了特別認證。“從根本上講,你的整個身體會變成一個身份驗證令牌” 。日前的D11大會上,摩托羅拉移動的先進科技和計劃小組副總裁ReginaGugan就展示過一個樣品,他稱這種智能藥片為“維他命認證”。
一旦服用這種藥丸,你便不再需要為設置了密碼的手機輸入密碼解鎖,不再需要鑰匙或者按鈕來啟動汽車,輕觸門把手就能打開家門……換句話說,你的身體就是“密碼”或 “鑰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