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葉籽的板娘丹丹做生意是件很有趣的事。我當然不是無聊去盯場的,只是我們約在丹丹覺得客人最少的時間采訪,結果一進店里就擠了三個顧客正在團團轉試衣服。
在一旁湊了會兒熱鬧,搞清楚三個顧客的關系。一個四十歲上下的師奶孤身前來,正在糾結一條真絲長款上衣,配條什么顏色的褲子更搭。兩個八零后小姑娘則是逛街逛到這里,挑好六件衣服等結賬,但還在不死心摸更多的衣服。
師奶在另一邊又出了狀況。她又看上一條白色連衣裙,下擺流蘇狀。正準備把衣服從衣架上扒下來的時候被眼明手快的丹丹制止了:“這件你穿得顯胖!”師奶聽著倒也不生氣,乖乖把衣服塞回去。
兩姑娘在一旁嗤嗤笑:“老板娘你衣服設計得這么好看,都可以搞連鎖經營了!”丹丹反駁:“我才不要搞大呢,那多累呀,我會連偷懶的機會都沒有的。”大家哄笑。
待三個客人都結賬,丹丹先去把店門口的窗簾拉上,以示關門休業狀,“不然一會兒又來人我們肯定聊不起來。”
“你講話好直白,但是又受顧客的喜歡。”我把我看熱鬧看出的名堂告訴她。
“我不能騙她說衣服好看,就算她買回去了,她的朋友也會告訴她有多不合適,那她以后就再也不會來了。”
“衣服總是挑人穿的,但大家都喜歡你設計的衣服。可是你的野心沒有其他店主大。”
“是呀,這家店只是我的興趣愛好之一,我還要做其他事情呢。”10年前丹丹還是一個教酒店管理的大學老師。因為家里是搞羊毛生意的,所以她半路出家,搞起了設計。現在她每天早上七點起床,做會兒瑜伽,吃頓早飯,再到花園里溜達溜達。余下的時間,趁著大清早腦袋清醒,搞搞設計,等到正午就開店。晚上七點關門。“我覺得上班一天七個小時正正好,十點鐘我要準時睡覺的。”
而且丹丹還要不時扔下店出去旅行。“旅行是去尋找完全不同于自己平時生活的感覺。”她和我分享了一句話——旅行,就是一群人在一個地方待厭了,再到另外一個其他人待厭了的地方。
感覺就是個很不務正業的板娘。
“我還有很多其他事情要做。我希望開一個咖啡館,再開一個小旅館。我看過一本書叫《轉角de巴黎雜貨店》,里面講了很多開在巴黎的小店。店主一個人在那里經營,開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這種簡單的堅持打動了丹丹,“我很喜歡這種一個人堅持了很久很久,堅持做自己的風格,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當然,葉籽這家店,是一直要開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