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呂昕的工作室就在自己的家里。艷陽高照的午后,我依約拜訪,終于見到了同事口中的那個活潑外向的巴黎女人。
呂昕的家里不僅掛了好幾幅馬賽克作品,還暗藏不少與之相關的小玩意。來不及細細琢磨墻上那幅《馬賽克宇宙起源》到底是否解析了人類同宗同源的傳奇,熱情的呂昕就帶我們上了二樓工作室。
與很多天馬行空的藝術家一樣,呂昕的工作室里也擺滿了她的作品,角落的墻上貼有國外媒體對她的報道。最吸引我們目光的,是靠墻而立的一罐罐馬賽克原材料。“我這里有Orsoni玻璃,法國產玻璃,也有中國玻璃,大理石等等,簡直太多了。” 呂昕最喜歡用的材料自然是Orsoni的彩色玻璃,如果你想找世界上最棒的馬賽克作品,那肯定是在Orsoni。全意大利只有兩家手工玻璃廠,而Orsoni生產的手工玻璃在呂昕看來是全意大利最好的。Orsoni是一個家族企業,這個家族,從1888年就開始制作馬賽克工藝。巴黎的圣心堂大教堂及歌劇院、倫敦的圣保羅大教堂及西敏寺、沙特阿拉伯的皇宮、斯德哥爾摩的市政府大廳等世界著名的建筑物中都能見到Orsoni家族的作品。
之所以對Orsoni如此信賴有加,甚至大部分馬賽克首飾里的材料都來自于此,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曾見證過他家金箔玻璃的誕生。“他們是現在唯一還在做這項古老技藝的家族。他們把金箔放入玻璃里面進行燒制,而且他們制作的時候不讓你拍照,因為這是個秘密。”
為了證明Orsoni的彩色玻璃到底有多值得夸夸其談,我在呂昕的應允下與它親密接觸了一番。要獨立創造出一幅充滿橫沖直撞個性的馬賽克作品,首先要學會如何使用鑷子切割材料。膽大心細是不可少的,或者說不上蠻力,鑷子的鋒利面找準玻璃脆弱的角度,輕輕一捏,奇形怪狀就產生了。“馬賽克拼貼并沒有什么嚴格的條條框框。有些學生只想要就著這些材料和色彩隨性發揮,有的則是在做之前腦中已經有了一幅明確的圖畫,這兩種方式都是可以的。我會在材料的選擇上指導他們,引導他們選擇適合他們想要表現的圖案的材料。不過有的時候也會有這種情況發生,學生發現了某種材料,非常喜歡,然后說,我要用這材料做點什么。所以這個時候,就必須反過來,讓圖案符合材料。”
呂昕悄悄告訴我,馬賽克在中國還并未有很大的知名度,我很真誠地告訴她,像我這種天生就患有“畫畫畫不好”的重癥患者,馬賽克是一件能夠讓我創造出形形色色世間萬物的新途徑,它最好玩的就在于把它們進行混搭,不同形狀、不同顏色、不同種類的材料集合在一起,去創造一個全新的東西,讓我重新通過色彩和形狀,表達我對美好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