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國家發改委針對奶粉業反壟斷的處罰結果出爐,合生元、美贊臣、多美滋、雅培、富仕蘭(美素佳兒)、恒天然6家乳粉生產企業因違反《反壟斷法》限制競爭行為共被罰約6.6873億(人民幣,下同),成為大陸反壟斷史上開出的最大罰單。
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局長許昆林稱,合生元等乳粉生產企業存在對不遵守其規定價格的經銷商進行罰款、扣除返利或停止供貨的行為,違反了《反壟斷法》,因此被執行年銷售額1%到10%的巨額罰款。
一石激起千層浪,隨著奶企罰單落地,很多可能涉嫌壟斷的行業都在惴惴不安地猜測下一個行業會是誰。最新消息顯示,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正配合國家發改委對汽車生產企業進行反壟斷調查;同時,輿論普遍認為醫藥領域將成為反壟斷的下一個目標。
振內需擠泡沫反壟斷與高層決策相關
高調而密集的反壟斷季拉開大幕,背後的原因有哪些?
據不願透露姓名的政府官員表示:「涉及居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反壟斷案件的嚴格懲處,或與當前高層的經濟決策有關。」

中國大陸目前正處於一個重要的經濟拐點階段,下一步的發展,「克強新政」已經明顯地把提振內需作為一個毋庸置疑的選項。目前,大陸最終消費率已經降低45.5%,比世界平均水準低了20個百分點,這是一個扭曲的結構。因此,重振內需很自然地與反壟斷案件結合到了一起,認為「反壟斷案件的增加以及執法力度的增強,有助於創造一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最終維護消費者的利益」。
其中,擠壓價格泡沫就是一個重要的舉措。事實上,擠壓價格泡沫的政策已經由上游原材料領域逐漸向居民生活消費品遞延,嬰幼兒奶粉價格反壟斷調查以及藥品的價格調查,正成為新政策的先聲。在分析人士看來,降壓價格,就有了擴大消費的空間,這是典型的消費拉動型政策。
越來越多的反壟斷調查案件,來源有哪些?「反壟斷執法案件的來源主要有三種,一是任何人或單位的舉報;二是經營者主動提出;三是反壟斷執法機構發現。」北京高朋律師事務所談亞軍律師指出。

根據國家工商總局對12起案例的公告來看,有8個案例的來源被執法機關公佈,分別包括:群眾舉報(2例)、媒體報導(2例)、地方政府糾正不正之風辦公室轉來的群眾投訴(2例)、檢察院的建議(1例),以及工商部門發現(1例)。
中國特色行業協會牽頭壟斷
近日,在國家工商總局(以下簡稱「工商總局」)首次公佈了12起壟斷案例的執法公告。在12起案例中,由行業協會牽頭組織訂立和執行壟斷協定的一共有9例案件,這暗示了大陸目前主要是行業協會牽頭的組織壟斷較多。
例如最近發生在上海的黃鉑金飾品價格壟斷案中,上海黃金飾品行業協會涉嫌通過行業會議,組織具有競爭關係的企業達成了上海黃鉑金飾品價格壟斷協定,約定黃鉑金飾品的價格計算公式並限定企業價格浮動範圍,限制、排除了上海市場中黃鉑金飾品的價格競爭,是典型的橫向壟斷。上海市物價局依據《反壟斷法》第四十六條對行業協會處以了最高50萬元的罰款,對5家金店處以上一年度相關銷售額1%的罰款,共計人民幣1009.37萬元。
根據《反壟斷法》及其他相關法律法規,中國現行的反壟斷執法部門包括商務部、國家發改委以及工商總局。商務部主要負責執法涉及壟斷的經營者,國家發改委則負責執法涉及價格的壟斷協議和涉及價格的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工商總局負責執法不涉及價格的壟斷協議和不涉及價格的濫用市場支配地位。
「《反壟斷法》實施5年來,國家發改委查處的價格壟斷案件,既有經營者或者行業協會達成價格壟斷協定的案件,也有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和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的案件;涉及的企業類型既有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也有外資企業,還有行業協會;案件涉及航空、圖書、造紙、日化、汽車、保險(放心保)、電信、醫藥、奶粉、液晶面板、酒類、黃金、海砂、玉米種子等多個行業。」許昆林透露。
法規逐漸完善反壟斷有章可循
越來越多的重罰案件,無異於為壟斷行為敲響了警鐘。而不久前正式實施的《價格行政處罰的證據規定》,更讓人們感覺到價格壟斷的行政處罰有可能進入一個常態化階段。
在國家發改委反壟斷局網站上,不難看到國家發改委上半年發佈的有關價格處罰的一系列政策性法規,《價格行政處罰的證據規定》只是其一,此外還包括,《價格監督檢查證據規定》的通知、《價格行政處罰程序規定》、關於印發《價格行政處罰證據規定》的通知,以及關於印發《價格行政處罰案卷管理規定》的通知、關於印發價格行政處罰文書示範文本的通知等。
而在《價格行政處罰的證據規定》中,第一次明確規定了政府價格主管部門可以依法通過下列方式收集證據:包括(一)進入當事人的營業場所或者其他有關場所進行檢查;(二)詢問當事人、利害關係人、其他有關單位或者個人;(三)查詢、複製與價格違法行為有關的賬簿、單據、協定憑證、文件、電子資料及其他資料;(四)查詢涉嫌價格壟斷行為經營者的銀行賬戶,核對與價格違法行為有關的銀行資料;(五)對當事人會計資料中的資料進行驗算或者計算;(六)聽取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的陳述申辯;(七)聘請有資質的機構,對與價格違法行為有關的問題進行鑒定;(八)對價格違法行為發生的現場或者涉及的物品進行勘驗、檢查;(九)依法收集證據的其他方式。
同時,《價格行政處罰的證據規定》還明確了政府價格主管部門在收集證據時,可以採取抽樣取證的方法。專業人士表示:「這將為價格行政處罰行為提供更多便利的途徑,更加有法可依,有章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