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國家質檢總局抽查發現,12個批次的汽車GPS導航儀不合格,其中主要原因是“輻射騷擾”“輻射干擾場強”。近日,這個消息被媒體曝光,并普遍定性為“輻射超標”。于是,不少車主開始恐慌起來,擔心自己車上的GPS也“中招”。
那么,GPS導航儀的輻射到底有多大?是否會對人體造成危害呢?
5月2日,央視二套《經濟半小時》以“危險的GPS”為題,對上黑名單的企業進行了追蹤調查。其中涉及GPS導航儀的輻射問題,一位汽車消費維權專家稱,“GPS輻射跟手機輻射基本上差不多,也屬于電子輻射的一種。過量輻射會導致頭疼、頭暈,睡不著覺,失眠,甚至如果對婦女可能還有生育的問題等等。”
報道還援引“世界衛生組織最新調查”稱,電磁輻射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突變的主要誘因,會對人體生殖系統、神經系統和免疫系統造成直接傷害,同時也是造成孕婦流產、不孕、畸胎等病變的誘發因素,此外,過量的電磁輻射將直接影響兒童組織發育、骨骼發育,并導致視力下降
GPS導航儀的輻射真這么厲害嗎?對此,記者采訪了多位專家,他們均表示,這是媒體和公眾對質檢總局報告的誤讀。
達爾問環境檢測負責人赫曉霞博士表示,國家質檢總局的抽查,主要是檢測GPS導航儀的輻射會不會干擾其它電子設備的信號,而并不是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的指標。因此,被檢測的GPS導航儀如果輻射超標,只能說明該產品對其它電子設備的干擾大,而不能說明對乘車的人有影響。
專門從事電磁輻射檢測的森馥科技公司工程師朱琨也告訴記者,抽查依據的是《信息技術設備的無線電騷擾限值和測量方法》(GB 9254-2008)、《汽車GPS導航系統通用規范》(GB/T 19392-2003),其中有關輻射騷擾/輻射干擾場強的規定,均是針對信息技術設備電磁兼容問題,而不是電磁場人體暴露安全,“兩者屬于不同的概念”。
朱琨介紹,《汽車GPS導航系統通用規范》(GB/T 19392-2003)中輻射干擾場強的極限值,主要引用于《信息技術設備的無線電騷擾限值和測量方法》(GB 9254-2008), 其中對于輻射干擾的規定為:30MHz-230MHz極限值為40dB(uv/m), 230MHz-1000MHz極限值為47dB(uv/m)。
而有關電磁場人體暴露安全標準,我國有《電磁輻射防護規定》(GB8702-88),其中頻率段30MHz-3000MHz范圍,限值為12v/m,如果將兩者換算為相同的單位v/m,則前者47 dB(uv/m)約等于0.0002v/m。
“從中可以看出,兩者相差上千倍,也就是說,適用于電磁兼容的標準限值與人體電磁暴露安全限值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朱琨說。
赫曉霞說,事實上, GPS導航儀對輻射的要求非常嚴苛,因為如果超過了規定的限值,就會干擾車內的電子設備,比如收音機會有噪音,甚至去加油站,也可能會干擾加油站的電子設備。因此,為了保證GPS導航儀的靈敏度,也就是說,為了保證其能很好地接收到衛星信號,在生產的時候,一般都會考慮電子屏蔽設計,以減少電磁輻射的影響。
朱琨表示,GPS導航儀主要是接收信號,與能夠收發信號的電腦、手機相比,給乘車人帶來的輻射要小得多。而至于手機、電腦的輻射,本刊記者曾拿相關電子產品到清華大學電磁輻射測試實驗室進行檢測,結果顯示,電場儀的檢測數值和檢測前的數值沒有明顯的變化,這說明,這些產品的電磁輻射非常微弱。
對于質疑質檢總局的報告,有評論指出,國家的行業管理機構在發布一些涉及公眾切身利益的產品質量報告時應該更加謹慎一點,發布的數據也應該更加充分有據一點,避免引起消費者的過多擔憂以及對行業的負面打壓。
記者也了解到,GPS導航儀目前還缺少相關的強制標準,產品自然就良莠不齊。專家認為,當務之急是制定出可行的行業標準,讓消費者買得放心。
“姜你軍”肉眼難辨別
??近日,有媒體曝光山東濰坊市峽山區一些農民使用劇毒農藥“神農丹”種植生姜,高價姜“姜你軍”搖身變成劇毒姜“毒姜軍”,再次成為食品安全熱門詞匯。那么“毒姜軍”到底有什么危害?
??神農丹即涕滅威,是一種高毒農藥,只限于作物溝施或穴施,在播種前或出土后根側土中追施。只準許在棉花、花生上使用,并限于地下水位深的地方。因為這種農藥僅需50毫克就可致一個50公斤重的人死亡,不能直接用于蔬菜瓜果。
??中國農業大學理學院院長周志強教授認為,涕滅威具有觸殺、胃毒和內吸作用,很容易被植物根系吸收,傳導到植物地上部各組織器官,撒藥量過多或集中在撒在種子及根部附近時,易出現藥害。人在食用“毒姜”的過程中,必然會攝入留存在生姜中的大量有毒殘留物,從而危害人體健康。
??此外,涕滅威在土壤中易被代謝和水解,在堿性條件下易被分解。農民種姜時使用神農丹,通過不斷澆水灌溉,會使得大量的農藥成分溶解到地下水中。
??山東省農業科學院中心實驗室研究員鄧立剛表示,涕滅威非常容易被吸收,它主要存留于作物的莖葉表面以下,表層基本沒有殘留,也不會因為過度殘留而使得姜表面變色,所以生姜是否含有涕滅威肉眼幾乎無法分辨。目前瓜果蔬菜中涕滅威的常用檢測方法是高效液相色譜法,它通過提取蔬菜中的涕滅威及其代謝物,經過高效液相色譜分離、梯度淋洗等步驟,定性定量地分析涕滅威及其代謝物的殘留量。這種方法雖然快速而成熟,但是作為普通消費者來說,操作起來并不現實,所以監管部門的把關就顯得尤為重要。
??鄧立剛認為,買姜不能光看模樣,鮮黃鮮黃的、表皮光滑的很有可能是用硫磺熏過的。好姜表皮看得清紋理,比較粗糙,顏色淡黃,發點綠頭也不要緊。此外,還有很多人認為生姜出芽不好,殊不知,俗話說“姜是老的辣”,出芽說明是老姜,是好姜。他還建議廣大市民,在食用生姜前可以反復沖洗,去皮,高溫加熱久一點,這樣即使生姜內含有毒性物質,也會分解掉。
洗面奶洗臉更清爽?
很多人都喜歡用洗面奶“去油”。其實,單純地用清水洗臉才不會引起皮脂的一些過度分泌。因為清水不會刺激皮膚油脂分泌。但如果過度使用清潔劑,比如洗面奶等,會破壞皮膚的屏障,加重油脂的溢出。因此,頻繁用去油力強勁的洗面奶會導致越洗越油。(西苑醫院)
褐色面包就是全麥面包?
注意飲食健康的人,卻經常被食品的顏色所迷惑。例如,很多人認為,褐色面包就是全麥面包。殊不知很多只是面包師烘制面包時添加的食用色素,從而使褐色面包更具有誘人購買的色調。因此褐色面包并不等于全麥面包,購買全麥面包應看清配料標示。
(《時代》雜志)
甜味劑有助于減肥?
很多人都知道吃糖容易發胖,所以用甜味劑,例如阿斯巴甜等來代替糖分制作食物。他們認為甜味劑含有更低的熱量,做出食物既飽口福又可以幫助我們減肥。但研究表明,所有甜味劑(尤指糖精)均會加速胰島素的分泌,其結果是讓你對糖更依賴。
(《時代》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