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一大早,朋友打來電話,說抑郁了,我發現很多人開口就是“我有點抑郁”。有調查結果顯示現代大約每二十個人中就會有一個人感覺到抑郁,女性患抑郁的指數是男性的兩倍,抑郁癥的癥狀包括:情緒低落對生活感到絕望、清晨不愿起床、避免和人接觸、厭食或者暴飲暴食、難以集中精力以及失眠。醫學上的標準是說,如果你出現情緒低落、思維遲緩、意識活動減退,或者再加上食欲減少、便秘等癥狀,那么你有可能是得了抑郁癥。
盡管每一個抑郁癥的病人所抑郁的事情不一樣,但是每一個人都無一例外的感到巨大的痛苦和難過,并且抑郁的情緒嚴重地影響了他們的生活,當抑郁的人遭遇到不幸的事件時,他們內心對自己的認識是負面的,會認為自己身上幾乎找不到好的方面,自己做人做事都很失敗,未來也不會擁有自己想要的生活。
恰恰相反的是,樂觀積極的人看待自己是不一樣的,樂觀的人對自己有更多的認同,看待自己也會更全面,最重要的是樂觀的人對未來充滿期待和憧憬。
心理學有一個療法叫做認知療法,在治療抑郁癥的時候,首先是要這個患者對于自己生活中發生的故事有一個解釋,這樣的解釋一般都是有所偏頗的,然后在治療中讓患者發生認識的改變,改變大腦中的認知,也就發生了效果,而國外很多實驗證明,藥物治療和認知療法都能具有同樣效果,但是治療不僅僅是這些方法。
西蒙施納爾和克拉克大學的詹姆斯·拉爾德進行的一個實驗發現,當人們面部表情愉快的時候,他們對自己過去的記憶也是積極和愉快的,但是在表情難過的時候,他們回憶的過去也都是那些不快樂和不好的事情,抑郁的人一般都是糾結于生命中不算很順利的事情,這會使他們更加抑郁,所以給大家的建議是,當在回憶過去的美好時光的時候,首先要坐正了身體,面帶微笑,回憶的一定也是那些讓自己開心快樂的日子,這樣的話,回憶的內容和面對的才會是正面的。
抑郁的人大多是逃避生活,當遇到生活中任何不好的事情,就會立刻退回到自己的世界,只是為了避免去面對和遭受更多痛苦,還有的人整天在想:如果當時我是這樣處理就好了,有的沉溺在小說和影視劇中,睡眠過久或暴飲暴食,有的不參與社交活動,這也造成了更孤獨的事實,其實只有改變自己的行為,才能讓正面的能量運轉在自己身上。
當有抑郁情緒產生的時候,建議要給自己制定一系列的計劃,離開自己安全的小窩,行動起來,而這種方法經研究是切實可行的。華盛頓大學的索娜·迪米蒂安和同事曾經進行一個研究,她招募了二百個抑郁患者,分成四組,第一組服用抗抑郁藥物,第二組服用安慰劑,第三組參與心理學的認知治療,第四組用我們剛介紹的行為促進方法,兩個月后的調查發現,行為促進的方法是最為有效的,藥物的副作用不言而喻,改變自己行為的副作用最小,效果顯著,希望更多有抑郁情緒的人,參與到改變自己的行為當中,減少痛苦,讓自己生活的更幸福,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