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早晨,英國歷史上首位女首相撒切爾夫人因中風去世,享年87歲。人們要警惕的是中風離我們非常近,它的威脅甚至超過我們的想象。
英國歷史上首位女首相,在位11年,是20世紀任期最長的首相,打贏了馬島海戰(zhàn)(英屬福克蘭群島),重振了英國經(jīng)濟,就是這樣一位響當當?shù)摹拌F娘子”,卻被中風永遠地奪去了生命。4月8日早晨,瑪格麗特·希爾達·撒切爾因中風去世,享年87歲。
中風,對每個人來說,就像夢魘一樣。但尤其要警惕的是,中風距離我們非常近,它對我們的威脅甚至超過我們的想象。
據(jù)調(diào)查,隨著北京人口的不斷老齡化,目前腦血管疾病已逐漸成為首都市民死因之首,到2009年為止,腦血管病占全部死亡比例達到27.53%,已經(jīng)成為威脅北京市民健康名副其實的“頭號殺手”。
所以,了解更多和中風相關(guān)的知識,可以使人們增加一些防范的措施。
中風的成因
急性腦血管病即腦卒中,又稱中風。北京天壇醫(yī)院神經(jīng)內(nèi)科主任王擁軍告訴記者,常見腦卒中可分為缺血性腦卒中(腦梗死)和出血性腦卒中(腦出血)。其中缺血性中風是由于大腦的某一血管發(fā)生阻塞,造成腦缺血;而出血性中風通常稱為腦溢血或者腦出血,它是由于腦血管破裂,血液溢出壓迫了腦組織而發(fā)生的腦功能障礙。
目前在國際上,缺血性腦中風占到70%的比例,但是在我國,因為高血壓患者較多,腦出血的病例占30%~40%。
中風有啥后遺癥?
“腦卒中發(fā)病率高、致殘率高,是人類三大致死性疾病之一。”王擁軍說。
由于中風使腦組織受到損傷,所以腦中風后的病人可能會出現(xiàn)偏癱、失語,以及像撒切爾夫人那樣的記憶力衰退等后遺癥。但多數(shù)情況下,腦中風后恢復正常比較難,主要是因為不管是腦梗死或是腦出血均會造成不同程度腦組織的壞死,這部分壞死的腦組織肯定是不能再生的,壞死越大,偏癱越嚴重,恢復越難。
雖然通過康復訓練,可以部分恢復身體功能,但是腦中風后的部分恢復主要是因為壞死部分周圍的腦組織(半暗帶)大致恢復后起的代償作用。
什么導致中風?
一種疾病的發(fā)生并不是全無征兆的,“危險因素”是檢驗患病幾率的一個重要指標,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所占的危險因素越多,那么相應的患病幾率也越大。
對于中風來說,它的危險因素分為兩種。“一種是能改變的危險因素,另一類是不能改變的危險因素。”王擁軍說,能夠改變的危險因素是高血壓、吸煙、糖尿病、高血脂、嗜酒和藥物濫用、肥胖、久坐不動的生活習慣。只要認真對待就能防患于未然。同時,有些心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是不能或不容易控制的,比如年齡、性別、種族、地理環(huán)境、遺傳等因素。
中風要怎么預防?
所以,在對待中風上,目前有兩級預防措施降低其發(fā)病率。一級預防是通過積極控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高血壓等危險因素,使得腦卒中不發(fā)生或推遲。二級預防指患者已經(jīng)發(fā)生了腦卒中,就需要采取積極的措施,改善癥狀,同時防止腦卒中復發(fā)。腦卒中二級預防的主要措施有兩個,一個是尋找和控制危險因素;另一個是長期藥物治療預防復發(fā),如服用抗血小板、降壓和降脂的藥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