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里的驢,常常被蒙上眼睛,拉著磨打轉,一副全然不知的樣子。驢只有在低頭吃草時,雙眼才具有最大的視野,因為驢在吃草時身體基本保持不動,兩眼也不向前看,因此驢的每只眼睛視角都達146度,且左眼與右眼所看到的景象都不相同。在驢的腦袋與驢的四肢之間有一個盲區,一般來說,這一盲區大約有120厘米長、50厘米寬。不過不要緊,驢只要稍稍晃一下腦袋就可以看到這一區域了。驢雙眼向前方看時,視角很有限,僅為65度,而且驢要想向前看,還要擺出點架勢來。首先要把頭擺正,其次雙眼要同時目不轉睛地向前方看,以便兩只眼睛看到的景象可以重疊到一起,由此才能辨別清楚物體并測定出物體與自己的距離,以保證自己不撞到東西。
驢眼圖像的聚焦系統非常特別,它的晶狀體根本就不具有調焦的作用,它的視網膜也缺少聚焦物體所必須的視網膜中央凹陷。因此要想看清楚周圍的一草一木,驢的眼睛只有選擇視網膜較凹陷部分來對遠處的物體聚集,而用視網膜中較突起的地方來對近處的物體進行聚焦,這就是驢眼每天最為頻繁而辛苦的工作。
更為有趣的是:驢眼看到的世界在水平方向與垂直方向上與我們人類看到的各不相同。這是因為驢眼的瞳孔是扁平的、呈長方形狀,水平方向上的光可以充分被瞳孔接收,有了這樣的瞳孔,驢眼就可以把水平向上的景物盡收眼底,其所看景物的范圍之廣遠遠超過人類。然而這樣又扁又方的瞳孔對接收垂直方向的光線是不利的,驢眼無法很好地洞察垂直方向上的動靜,這就是為什么當人在驢面前突然把手舉起來,驢會因為無法看清手在上方何處而嚇得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