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叫羅嗦的人,給朋友寫信,嘮嘮叨叨寫了幾大張紙,其實只說了一件小事,幾句話就能講清,他卻不厭其煩地羅嗦半天。朋友給他回信,委婉地寫道:“你的文筆很流暢,只是太羅嗦了,我們都很忙,把文句寫得簡潔些,對別人、對自己不都有好處嗎?”
羅嗦先生覺得朋友的批評很有道理,立即提筆回了一封信。他寫道:
“您的來信句句在理,真是情真意切,感人肺腑。我萬萬沒有想到,我這羅嗦的毛病有這么嚴重,我的內心很感動,很激動,也很感激,久久不能平靜。從今以后,我一定要把文句寫得很簡潔、簡潔、再簡潔!”
寫好以后,他看了一遍,覺得有的地方不作點解釋,對方可能會誤解,于是,又拿出了一張信紙,寫道:
“我還要加幾句話,非常非常抱歉,請你不要又說我羅嗦。我聽有人說,寫信用簡化字是對人不禮貌,不知你有沒有聽說?但是,我還是寫了簡化字。比如‘萬’字,就是‘方’字上缺一點的‘萬’字,這就是一個簡化字。本想寫一個繁體的草字頭下面一個‘禺’的‘萬’字,我們沒有那么多時間一筆一劃地寫草字頭下面一個‘禺’的‘萬’字,但是,寫‘方’字上缺一點的‘萬’字,就可以少用一點時間。您說得很對,我們都很忙,時間非常寶貴,所以我在信中寫了‘方’字上缺一點的‘萬’,而沒有寫草字頭下面一個‘禺’的‘萬’字,請您多多原諒!”
這位羅嗦先生,真是叫人好氣又好笑??纯此麑懥藗€‘萬’字,翻來覆去作解釋,我們可以發現,他羅嗦的豐要原因是生怕別人不懂,生怕別人誤解。
古人提倡“詞約旨豐”、“惜墨如金”,意思是說,要用極少的語言表達豐富的內容。在語言的運用上,我們要盡最做到一個字頂一個字用,一句話頂一句話用,整個文章,沒有一個廢詞、廢句、廢段。
寫文章的過程,其實就是組織思維、組織語言的過程,而人們對一個問題的思考,對一個事情的表達,很難做到一開始就非常完美,總存在不夠穩妥或不夠完善的地方。所以,著名作家契訶夫說:“寫得好的本領,就是刪掉寫得不好的地方的本領?!边@是很有道理的。
我們在作文時,用詞造句要講究實效,直陳其事,不要不著邊際地兜圈子。動筆前,要想清楚:寫的時候,提醒自己時時扣住正題,不要總是擔心別人不明白;寫完后,特別要注意修改,竭力將可有可無的字、句、段刪去,毫不可惜。如果我們這樣做了,我們作文的句子,一定會簡潔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