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作文班里,李老師為了讓我們寫作文,想方設法地讓我們生氣,這不,老師又在雞蛋里挑骨頭了!
這次是評選閱讀高手,本人以滿分的成績入了圍,成了三名入圍選手之一。為了一決勝負,老師動員全體同學向我們提問題。在同學一個個刁鉆古怪的問題的轟擊下,一位選手很快就“下崗了”,如果再攻克一個“山頭”,那個金燦燦的冠軍頭銜就一定是我的了!我再接再厲,和那個同學一起說出了那個答案,可僅僅因為我在說答案的時候,多用了一個帶有疑問語氣的“嗎”,李老師就說我回答得不自信,不果斷,判我下了臺。在眾目睽睽之下,我慢慢地坐下了,接著,一股子憤怒的火焰就呼啦啦地燃燒了起來!
“不就是多用了一個‘嗎’嗎?至于這樣呢?這可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此時,我覺得自己已經變成了一個炸彈桶,哪怕一個眼神兒,也能讓我立刻爆炸!但我又轉念一想:現在都講究納米技術了,一個“嗎”字用納米技術來衡量,當然不是小事。在辯論會上,僅僅一個“不”字,就能讓比賽改變勝負;同樣,在考場上,0.5分的誤差也能決定是否考上大學!多了一個“嗎”就代表著不肯定,不肯定的答案當然是模棱兩可的答案了,而我,又有什么理由為這樣的評判而生氣呢?如果今天我因為這點小事而生氣了,而變得自暴自棄了,那么事情恐怕會更加嚴重,與其這樣,倒不如把這次失誤當做一次教訓,化悲痛為力量,鼓足這一口氣,把自己修繕得越來越完美,就像爸爸說的:“如果你的今天不快樂,那么你就努力把它變成快樂的明天吧!”想到這,那股子剛剛燃燒起來的火苗兒就慢慢地熄滅了,而我也變成了清亮亮的山泉!
我要陽光,我要快樂!
[簡評]一次小小的挫折,使小作者經歷著一次成長的轉折。由一開始的不理解而產生的憤怒,再到后來想通后的豁然開朗,正是小作者成長的寫照。(李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