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防治原則
按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堅持“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無害化控制原則。
二、農業防治
選用抗(耐)病品種,實行3年以上輪作;清潔田園,加強中耕除草,降低病蟲基數;多施充分腐熟有機肥,改善土壤結構,雨后及時排水。
三、生物防治
利用及釋放天敵控制有害生物的發生,同時要保護天敵,主要是通過選擇對天敵殺傷力小的中低毒性農藥,避開自然天敵對農藥的敏感期,創造適宜自然天敵繁殖的環境。
四、物理防治
1.電子頻振式殺蟲燈技術
電子頻振式殺蟲燈是利用害蟲趨光、趨波、趨色、趨味的特性,以光、波、色、味四種誘殺方式引誘成蟲,并用高壓電網觸殺,輔以當代電子自控技術建立起來的新一代綠色防控技術。電子殺蟲燈節能省電,費用低,只相當于農藥的1/50,且殺蟲譜廣,可有效地誘殺多種害蟲。
2.色板誘殺害蟲技術
色板誘殺害蟲原理是利用害蟲對一定的波長、顏色的特殊光譜趨性,將黃油等專用膠劑制成的黃色、藍色膠粘害蟲誘捕器(簡稱黃板、藍板),進行物理誘殺害蟲。黃板主要粘捕蚜蟲、美洲斑潛蠅、粉虱等,藍板主要粘捕各種薊馬。
3.性誘劑殺蟲技術
利用揮發出的性信息素大量誘殺雄蛾,破壞害蟲種群的正常雌雄性別比,從而降低雌蛾的交配概率、落卵量及有效卵量,達到控制害蟲種群的目的。在大蔥上主要應用甜菜夜蛾性誘劑。
4.防蟲
防蟲網以人工構建的屏障將害蟲拒之網外,達到防蟲保菜的目的。此外,防蟲網反射、折射的光對害蟲也有一定的驅避作用。
五、化學防治
1.藥劑使用原則
必須按照國家對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的有關規定,科學選擇農藥,安全施用農藥,大力推廣應用生物源農藥、動物源農藥、植物源農藥、礦物源農藥和高效、低毒、低殘留化學農藥。嚴禁使用有機磷類、砷類制劑等高毒、高殘留及致癌、致畸農藥,限制使用菊酯類中等毒性化學農藥;用藥不要單一,要合理輪換,配合用藥。注意農藥使用安全間隔期,收獲前15~20天不能用藥。
2.紫斑病
每畝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7~10天一次,連噴2~3次。
3.霜霉病
每畝用72.2%普力克水劑600~800倍液,或72%克露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霧,7~10天一次,連噴2~3次。
4.病毒病
每畝用1.5%植病靈乳劑100倍液,或20%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0.5%抗毒劑1號水劑250~300倍液噴霧,10天一次,連噴2~3次。
5.銹病
每畝用20%三唑酮乳油2000倍液,或25%腈菌唑乳油3000倍液加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噴霧,10~15天一次,連噴1~2次。
6.根蛆
每畝用48%樂斯本乳油1000~1500倍液灌根,或用1.8%阿維菌素乳油2千克隨水灌根,防治幼蟲;用15%銳勁特懸浮劑1000~1500倍液噴霧,防治成蟲。
7.蔥薊馬
每畝用1.8%阿維菌素乳油3000倍液,或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噴霧。
8.潛葉蠅
每畝用1.8%阿維菌素乳油3000倍液,或15%銳勁特懸浮劑1000~1500倍液噴霧。
9.甜菜夜蛾
在卵盛期,每畝用5%的抑太保乳油2500~3000倍液、5%卡死克乳油1500倍液進行交替防治。在幼蟲2齡前,每畝用5%銳勁特懸浮劑2000倍液、2.5%的功夫乳油或20%的速滅殺丁乳油1000倍液,20%除盡懸浮劑1000倍液均勻噴施,交替使用防治。打藥要在晴天傍晚用藥,陰天可全天用藥,必要時進行人工捕殺。
(郭會芳 李豫惠 河南省新鄉市植保植檢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