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去世作家
從1974年起,諾貝爾獎基金會頒布章程,規定諾貝爾獎不能頒發給已經去世的人,除非獲獎人是在獎項已經宣布之后去世的。
而在此之前,諾貝爾文學獎曾有一次頒給了已經去世的作家——瑞典詩人埃利克·阿克塞爾·卡爾費爾德。
身為該獎評委和終身秘書,瑞典文學院幾次提名頒獎給卡爾費爾德,他都因為避嫌而推辭。1931年11月,卡爾費爾德終于憑借作品《荒原和愛情》獲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是:“由于他在詩作的藝術價值上,從沒有人懷疑過。”而此時,卡爾費爾德已經去世了半年時間。
首位女性作家
瑞典女作家塞爾瑪·拉格洛芙是1909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她既是瑞典第一位得到這一榮譽的作家,也是世界上第一位獲得這_文學獎的女性。
在她的致謝演說中,拉格洛芙認為,接受諾貝爾獎是“一件難以應付的事情”。最有趣的是,拉格洛芙認為自己欠了一大筆債,不知該如何償還。她認為自己欠了祖先和前輩們的,因為老人們給她講了無數童話和英雄傳奇故事,流浪藝人唱歌謠、演滑稽戲給過她營養,修士修女們給她講述過許多動人故事,面對先輩給她的這些無比厚重的禮物,她不知該怎樣才能回報。同時她認為,自己還欠整個大自然的,因為“飛禽走獸、花草樹木,它們無一不把自己的奧秘告訴了我。”
她還列舉出更多的債主,說自己還欠教她寫字的人,欠那些寫散文、韻文的好手,欠挪威、瑞典、俄羅斯等一切新老作家的巨債,因為自己曾受惠于他們的恩澤,偷用了他們的不少東西。拉格洛芙說,幫助過她的人實在是太多了,那些珍視她的作品、替她創造各種機會的人,“他們給了我比生命本身更美好的東西,使我能擁有偉大的愛、崇高的榮譽和名聲。這些情誼如何才能報答”?
業余作家
德國女作家和詩人赫塔·米勒于2009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其獲獎理由是:“作品兼具詩歌的凝練和散文的率直,描寫了一無所有、無所寄托者的境況。”
與其他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相比,赫塔·米勒在歐洲文學圈子里頂多只能算得上是“業余作家”,平時還需要打工維持生活。
拒絕者
愛爾蘭作家蕭伯納于1925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但他說:“這件事我實在有點想不通。我想我之所以獲獎是由于我今年沒有寫出半個字。”
法國哲學家、作家薩特于1964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可是,這位具有奇異思想的作家,在沒有任何外界壓力的情況下,即刻向全世界發表了一個聲明,拒絕接受此項桂冠。
2004年10月7日,瑞典文學院宣布2004年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為奧地利女作家埃爾弗里德·耶利內克,在得知自己已成為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奧地利人后,她發表聲明,正式宣布自己不會去斯德哥爾摩接受該項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