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榆林潛艇基地
第32潛艇支隊的建設工程正在推進。這里部署有4艘基洛級(636型)潛艇,以及4艘以上的宋級(039A型)潛艇。
從各種跡象看,該地區的防空力量正在加強。中國軍方正在該基地近郊的村落建設地空導彈基地。2009年以來,這一基地有新建設施。從基本布局來看,該基地部署的很可能是“紅旗”12地空導彈。改進后的“紅旗”12A導彈射程為50千米,基本上可以覆蓋整個三亞地區。這一導彈基地位于山頂,可通向第32潛艇支隊的司令部。
除榆林基地的第32潛艇支隊外,南海艦隊可能已經建立了另一個潛艇支隊。
亞龍灣的水面艦艇基地和核潛艇基地
根據衛星圖片顯示,亞龍灣基地有兩座可供大型水面艦只使用的棧橋,長度達到950米。還有三座供核潛艇使用的棧橋,長度各為230米。旅洋Ⅱ級(052C型)驅逐艦的長度約150多米,從棧橋長度看,將來南海艦隊的規模之龐大可見一斑。
目前在三亞僅能看到一艘094型,在三亞部署094型的意圖十分清楚——如果充分利用北部灣和南中國海的水深,就可以增加美國反潛系統探測中國潛艇的難度。
將092型和094型分開部署的目的可能如下:一方面,青島的第一核潛艇基地外,水深僅有100米左右,對于噪聲較大的核潛艇而言,要避免反潛聲吶的追蹤是極為困難的。而且,如果核潛艇在淺海航行,P-3C反潛機甚至可以在陽光充足時憑借目視發現核潛艇。
而南中國海的情況則完全不同。從亞龍灣出航30千米外的南中國海水深就為50米,80千米外則達到200米。這樣的水深可以大幅提升094型的隱蔽性。彈道導彈核潛艇必須保證絕對安全,因此094型可能會在北部灣的中國一側海域活動。
航母及核潛艇所用洞庫
在青島的第—核潛艇基地,潛艇從水面進入洞庫的出入口只有一處,洞庫倉庫的地面通道出口有三處。但在三亞的第二核潛艇基地,潛艇從水面進入洞庫的出入口有三處,洞庫倉庫的地面通道出口有八處。很顯然,三亞洞庫的結構更為復雜,而且具有綜合基地功能。
為了配合未來部署的航母編隊,這里建有大規模的艦隊彈藥庫,可以儲存主要的艦炮彈藥、魚雷、水雷、艦艦導彈、艦空導彈、潛艦導彈等。目前,這一彈藥庫已經實現了地下要塞化。
新建的下川島潛艇基地
根據2010年的衛星圖片,在廣東江門市,下川島正在建設新的潛艇棧橋碼頭。共有三座,其中兩座長120米,另一座長150米。作為參考的是:東海艦隊第22潛艇支隊可用120米長的棧橋碼頭系留兩艘潛艇。整體來看,這里可以容納一個潛艇支隊。
在下川島建設潛艇基地的目的很明確。這一基地比海南島更接近臺灣。
湛江基地的改建
自2007年開始,湛江基地也進行了改建。其新建的棧橋碼頭長達800米,還有陸上設施,這也顯示出南海艦隊未來接收大型軍艦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