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媽媽們一定很希望有這樣一家幼兒園——它就在公司附近甚至在同一座大樓,營業時間跟你的工作時間吻合,教學內容符合你的價值觀,而且公司還愿意給你補貼一部分費用……
別以為這是個夢想,已經有人享受到它的服務了。紐交所上市公司明亮地平線家庭解決公司做的就是這樣的生意。這些年來,由于“女強人”們參與工作的熱情不斷高漲,它迎來了“第二春”。
媽媽雇員的額外福利
在美國,全職家庭主婦已經越來越少。相關統計顯示,2010年美國擁有學齡前兒童的家庭中,65%的年輕媽媽會外出工作,而在1975年這一比例僅為39%。
美國的兒童保育市場已連續增長22年,而明亮地平線家庭解決公司幾乎見證了這段歷史。截至2012年9月底,公司共運營了776所保育和早期教育中心,為來自美國、英國、荷蘭、愛爾蘭、印度、加拿大的8.7萬多名兒童提供服務。
超過850家企業與明亮地平線家庭解決公司建立了合作關系,包括全球500強企業中的130家。
明亮地平線家庭解決公司的幼教服務不限定兒童年齡,而是服務帶著孩子上班的在職人群,而且不限時間,可以按學期、季度、月份或單日計費。
當然,明亮地平線家庭解決公司對客戶同樣有回報。它的客戶中有75家進入“最適合職場媽媽工作的100家企業”榜單。在經濟衰退期,這無疑是一份貼心的廣告,更是吸引媽媽雇員的額外福利。
明亮地平線家庭解決公司為企業雇主量身定做適合員工層次的課程及營運時間,并與企業雇主簽訂長期的合作協議,使得它的用戶忠誠度極高。
此外,布朗還不斷運用新科技,拉開與競爭者的距離。例如他在幼兒園建立與網站連接的攝影機,這樣,即便父母在加班,也少了許多后顧之憂。
企業搭臺,我來“唱戲”
引用外部資金搭建兒童保育和早教服務的平臺—這是明亮地平線家庭解決公司在創立之初就打好的算盤,并為企業客戶準備了兩套方案。
方案A是自負盈虧模式,大約有70%的服務中心都采取這種方式。雙方共同承擔財務和運營風險,提供“一對一”和“一對多”兩種服務。
“一對一”只針對一家企業提供服務,雙方的合作年限多在3~10年,企業雇主需要提供場地、器材和費用。更重要的是,企業還要承諾最低的入學人數。
與之相比,“一對多”則由明亮地平線家庭解決公司自行解決場地,為特定區域的多家企業雇主及周邊社區家庭提供幼兒保育及早期教育服務。
盡管明亮地平線家庭解決公司每個保育機構只能容納126名兒童,但其年收入達到130萬~160萬美元,毛利潤率則維持在17%~25%。
公司還有后續護理計劃,主要提供基于家庭的子女、老人照顧;教育咨詢項目則主要為客戶自身及家庭成員提供學費資助、人力資源咨詢等服務。
事實上,明亮地平線家庭解決公司的模式與中國特有的機關幼兒園有幾分類似,但前者是完全市場化的產物,后者則享受政府財政撥款。
眼下,中國正處于人口高峰期,也有越來越多的媽媽雇員回到職場打拼,明亮地平線家庭解決公司的新型幼兒園模式,在中國應該也會大有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