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理財產品的推陳出新,投資者對理財的認識從傳統的儲蓄、國債上升到了股票、信托等,投資者心理也開始逐漸發生變化,從追求高收益轉向重視產品的安全性。信托理財產品憑借穩健的高收益充分顯示了其卓越的投資價值,受到越來越多的人關注。今年上半年,固定收益信托的平均收益率創歷史新高,達到了8%,房地產信托平均收益率也在15%左右,部分房地產信托收益更是達到了32%。信托是什么?信托理財產品的收益為什么可能高于其他理財產品?信托與其他理財產品有何不同?信托產品的風險高嗎?如何選擇信托產品?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信托理財。
什么是信托理財
簡單的說,信托是一種特殊的財產管理制度和法律行為,同時又是一種金融制度,信托與銀行、保險、證券一起構成了現代金融體系。什么是信托理財?信托理財是一種財產管理制度,它的核心內容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財”。信托產品根據信托投資收益的確定程度劃分為固定收益類信托、浮動收益類信托、固定+浮動收益類信托。根據委托人的數量劃分,分為單一信托和集合信托。單一資金信托,是信托公司接受單個委托人的資金委托,依據委托人確定的管理方式,或由信托公司代為確定的管理方式,單獨管理和運用貨幣資金的信托。集合資金信托計劃,是由信托公司擔任受托人,按照委托人意愿,為受益人的利益,將兩個以上(含兩個)委托人交付的資金進行集中管理、運用或處分的資金信托業務活動。除人數外,單一信托的和集合信托的最大區別是委托人的地位。集合信托是典型的信托公司設計創制的產品,信托公司起著主導作用,而單一信托的資金運用方式和對象等在許多情況下都更多地體現了委托人的意愿。
信托理財產品銷售渠道
目前市場可以銷售信托產品的主要渠道為:銀行、信托公司和第三方理財機構。
實物商品的終端銷售價和實際成本相差很大,各級批發銷售商等要從中“抽水”,但信托產品作為不同于實體商品的一種金融產品,中間環節的多少并不意味著費用增加。以一款普通房地產信托產品為例,若發行方的融資成本為20%,給予投資者收益一般在10%至12%,其中9%左右的空間作為信托報酬和渠道費用。同一款產品,通過任何一個渠道,給予投資者的收益和風險都是一樣的,只存在對“9%”進行分成多寡的區別。因此在信托公司買信托產品,客戶的收益率并非會比在銀行買信托理財產品高多少,而且還需要挑選信托公司。目前中國的信托公司有68家,分為A類和B類,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在篩選信托公司及信托理財產品的過程中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并且應具備較專業的能力。因此,在信托公司買信托產品,客戶的收益率可能比在銀行購買信托產品略高,比較適合時間充裕的專業投資者。
第三方理財機構正逐漸成為信托代銷的重要渠道。一般來說,第三方理財機構能夠代銷幾乎所有信托公司的產品,產品選擇面較廣,而且一般第三方理財機構會非常重視客戶的二次銷售,所以理論上,第三方理財機構可以站在比較中立的角度幫客戶選擇合適產品。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三方公司專業度不是很強,銷售人員為了個人收入會以信托的名義推薦一些有些合伙項目,而且標榜收益更高,這是比較有風險的,識別產品是有限合伙還是信托產品,只要看產品名稱里有沒有信托字樣即可。
相比第三方理財機構,信托公司更看重銀行的渠道,銀行仍然是信托銷售的最主要渠道。目前信托業8萬多億元的管理資產規模中,多數是與銀行簽訂的單一信托。銀行在與信托公司簽訂單一信托合同之后,再將信托拆分,以理財產品的方式出售給銀行理財客戶。這就是銀信合作產品的最終歸宿。銀行所獲取的信托項目原則上是優于第三方理財公司,同時,銀行對信托產品的風控要求更嚴,相對風險較小,但在信托產品收益率方面沒有太大競爭優勢。目前,大多銀行審批信托產品往往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原因在于多層審批制。銀行對于信托項目的第一還款來源、質押\抵押物、擔保措施等要求更嚴。另外,銀行渠道最大的優勢在于銀行的品牌價值,銀行最看重的是品牌價值,最擔心的聲譽風險。因此,從某種意義而言,銀行更愿意用資金來挽回聲譽風險。
信托理財產品
與其他理財產品有何不同
通過上面的表格,我們可以直觀地看到信托理財產品與其他理財產品的不同。
信托理財產品的收益為什么可能高于其他理財產品?
首先,與銀行的無風險存款利率及國債相比,信托產品收益率不受限制。融資類信托計劃在發放貸款時,無需參照人民銀行制定的基準利率上下浮動限制,可以在不高于基準利率4倍的范圍內靈活設定利率水平,這意味著信托產品收益更接近真實市場利率水平。
其次,信托公司作為境內唯一可以跨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和實業領域進行投資的金融機構,可以通過貸款、股權、權益、購買債券等進行投資運作,其中一些投資市場是普通投資者不能進入的。跨市場套利機會的存在也是信托重要的高收益來源。
信托理財產品的風險控制
相信無論何種投資,人們最關注的還是風險問題。信托根據不同的產品有不同的風險控制措施,主要有:抵押、質押、擔保和結構化設計等 。有的產品只采用一種風控措施,有的產品同時采用多種風控措施。
抵押或質押:融資方將其動產或不動產(房產、股權等)抵押或質押給信托公司,若融資方無法按期支付信托產品的本金及收益,信托公司可以拍賣抵押或質押物,以保障投資人的利益;
擔保:對于沒有抵押(或質押)或者抵押率比較高的,信托公司往往會要求融資方對信托財產提供相應的擔保。比如,擔保公司擔保、第三方擔保(融資方的母公司或關聯公司)、公司法人無限連帶擔保等;
結構化設計:所謂結構化設計就是將信托收益權進行分層配置,購買優先級的投資者享有優先收益權,購買次級和劣后級的投資者享有劣后收益權。在固定收益類信托理財產品中,劣后級投資一般由融資方投資,信托期滿后,投資收益在優先保證優先級受益人本金、預期收益及相關費用后的余額全部歸劣后級受益人;若出現投資風險,也先由劣后級投資者承擔。以房地產信托為例:房地產信托貸款,風險控制措施一般為土地或現房抵押,保證擔保;房地產股權投資,風險控制措施一般為信托持股,股權質押,派駐人員,監控資金,回購安排等。
信托理財產品的選擇
挑選信托要看清以下四點:
第一,要選擇信譽好的信托公司的產品。投資者要認真考量信托公司的誠信度、資金實力、資產狀況、歷史業績和人員素質等各方面因素,從而決定某信托公司發行的信托產品是否值得購買。現在信托公司,有央企系、銀行系、地方政府系、上市公司系等等,大型央企控股的“中”字號信托公司由于股東背景實力強,所以相對穩妥一些。同時,各家信托公司風格不一樣,有的比較激進,擅長房地產項目,有的則傾向于票據等穩妥項目,理財風格有所不同,業內經常發布一些信托公司的評級排行,可以作為參考。
第二,要預估信托產品的盈利前景。目前市場上的信托產品大多已在事先確定了信托資金的投向,因此投資者可以透過信托資金所投資項目的行業、現金流的穩定程度、未來一定時期的市場狀況等因素對項目的成功率加以預測,進而預估信托產品的盈利前景。
第三,要考察信托項目擔保方的實力。有銀行擔保或銀行承諾后續貸款的信托項目,其安全系數會高于一般信托項目,當然其收益會相對低一些。此外,對于有擔保的信托項目,投資者不能只看擔保方的資產規模,而要看擔保方的資產負債比例、利潤率、現金流和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等因素。
第四,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信托資金投向房地產、股票等領域的項目風險較高,收益也較高,比較適合風險承受能力較強的年輕投資者或閑置資金較豐裕的高端投資者;投向能源、電力、基礎設施等領域的項目則安全性較好,收益則相對較低,比較適合于運用養老資金或子女教育資金等長期儲備金進行投資的穩健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