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房屋建筑施工主要問題是施工過程中的亂鑿和土坯墻的施工,房屋建筑施工結構復雜,這要求所有相關人員相互合作和配合。本文就針對房屋建筑施工的主要問題——開槽鑿洞及土坯墻施工進行了分析探索,并根據這些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質量保證措施和技術措施,以提高房屋建筑施工質量,滿足使用要求。
關鍵詞:房屋建筑;施工;開槽鑿洞;改進措施
1.隨意開槽鑿洞問題
在混凝土結構房屋建筑施工中,施工者為了安裝電、水、暖等線和管,就在墻、梁、柱、板等房屋部位隨意進行開槽和鑿洞的現象十分的普遍。特別是在房屋安裝階段,施工場地的錘鑿聲源源不斷。甚至有的施工者為了工作方便將承重墻體鑿去一大半有效墻面;還有的施工者為了施工方便把剛剛完工的墻體打穿打松,還有的則在柱子上隨意的開鑿。廚房和衛生間安裝水管的時候,這種現象特別普遍,為了安裝水管,施工者把地面大面積的鑿開,破壞房屋的整體美觀。最嚴重的是,施工者在開鑿時鑿到了剛澆筑的受力鋼筋時也會直接將其鑿斷,這樣房屋的樓板承載力將大大下降,而且房屋的安全性大大降低,這樣亂鑿給廚房和衛生間防水帶來了隱患。出現這種亂鑿亂開洞的原因,其最主要的還是施工工作和安裝工作不同步,各種工種配合度和銜接不恰當。主要是施工時安裝工種和建筑施工配合不銜接,施工人員在施工時應該和安裝人員溝通,在相應的地方預留位置,安裝人員也要到施工現場做測量,給足預留位置的尺寸大小。而實際施工中,兩者是相互獨立的,并沒有接觸,就算施工者預留了位置,尺寸大小也不合適,最后還是不可避免對墻體進行開鑿。開鑿后再由施工者進行修補,不但浪費時間,修補過后也沒有原有的美觀,墻壁的強度也無法達到原有的程度,這樣就會給房屋安全帶來了隱患。
為此,為了避免開鑿帶來的種種安全隱患問題,在房屋建筑主體施工中,安裝人員要和施工人員進行溝通,對埋墻和穿過現澆板一定要預留位置或者進行預埋,并且預留位置和尺寸要準確。對于那些由于疏忽而遺漏的預留位置的孔洞和管槽要采用沖擊鉆進行開鑿和切割機等措施。而對于孔洞和管槽堵塞及修補工作需要安排專門的人根據有關規定進行處理,處理后還需要進行檢驗和試驗。
2.房屋土坯墻的施工
2.1基礎及堿腳
通常房屋土坯墻的基礎埋深為600mm,寬為500mm,并利用素土分層回填來夯實。這種方法和夯土墻基礎施工方法類似,其不同點在于房屋土坯墻基礎做好后并不是直接在上面進行砌筑,而是先做堿腳。而堿腳又是由磚砌筑成的,山區及河道地區人們也經常采用片石和毛石砌筑,土坯墻的寬度是根據墻的厚度不同變化的,在山區或河道地區也常采用毛石或片石砌筑,寬度根據墻厚不同變化,每邊比墻體寬50m以上。堿腳在房屋中發揮的作用是防潮。所以,堿腳最少應該砌筑三皮磚,也可以砌筑到和窗臺一樣高,堿腳具體砌筑的高度由房主的經濟條件來決定。等堿腳砌筑好以后才可以對土坯墻上面進行砌筑。
2.2土坯的夯制
土坯的夯制所用的土料的制備和夯土墻所使用的土料相似,都是一般的粘土,但是土坯比夯土墻的土料要搗的更細些,其土塊不能大于“棗狀”,并且加水量要比夯土墻的土料加水量要稍多些,因此,工人們稱為“濕打土坯干打墻”。檢測加水量的方式是用手握住土,看其是否呈團狀和是否有粘性,需要加水時要一邊加水一邊拌勻。房屋建筑的土坯的尺寸大約為340mm×220mm×60mm,由于地區的不同,土坯的尺寸也會有較小的差別。施工者在夯制土坯時,要將土坯模具放在平整的石板上固定好,然后加上3锨土,就是工人常說的“三锨”,并用腳把土踩實,踩時也有技巧,通常腳要在上面移動6次,這就是“六腳”,最后用夯錘進行夯實,夯好的土坯表面會呈現有“十二個窩窩”。有時會在土坯加土前在石板上撒一層草木灰為了防止打好的土坯和石板粘在一起抬不起來。
2.3坯的砌筑
土坯的砌筑方式有平砌、立砌、臥砌和裱砌,立砌和臥砌的區別在于土坯長寬尺寸的位置,以220為墻厚是立砌,以340為墻厚是臥砌。不同的墻體采用不同的砌筑方式,后墻上部的土坯墻采用平砌或立砌,檐墻采用立砌,山墻采用臥砌,隔墻不承重,只起分隔空間的作用,因此常采用裱砌。在這些砌法中,平砌的墻體穩定性最好,對抗震性能也有利。但這種砌筑方式費工費時費料,農民很少使用。
3.質量保證措施
3.1屋面防水卷材鋪設
1) 準確的掌握好烘烤的溫度是卷材熱熔法施工的關鍵。通常我們把瀝青的溫度控制在200℃~250℃之間,并有效的控制瀝青熔化而不使其過多地流淌或者被烤透。
2) 施工者在進行卷材熱熔粘貼時,千萬要注意要從后向前推鋪,烘烤時要注意火焰烤在卷材和基層的結合部,使用刷子在找平層上的基層刷上處理劑也使其熔化發光。等到表面瀝青熔化了薄薄一層厚后,就一邊烘烤一邊向前滾動翻轉卷材,并用壓輥把它壓實。
3.2剛性防水層施工
1) 細石混凝土防水層中的鋼筋網片施工時應放置于混凝土的中部,細石混凝土的養護時間不應少于14d。
2) 剛性防水屋面的分格縫(或伸縮縫) 處理是保證屋面不滲漏的重要一環,施工時要求分格縫表面要平整、密實、干凈、干燥,并且下窄上寬;振搗混凝土時,分格縫兩側要拍實,抽取分格條要在混凝土初凝并達到一定強度時,及時取出分格條,取得過早或過晚都會損壞分格縫的完整,密封材料與縫的底面,尤其是縫壁的兩側粘結要嚴密牢固。
4.改進技術措施
4.1房屋建筑施工前一定要嚴格把握材料關,嚴禁鋼材、水泥、石子、砂子不符合設計的原材料進入施工現場。進廠的鋼筋、水泥要有出廠合格證,并取樣到檢測中心復試,復試合格方允許施工。
4.2混凝土配合比要以試驗室所給出的配合比為準,保證混凝土達到設計要求強度,嚴格加強前臺計量管理,做到計量準確。加料順序一般先倒石子,再倒水泥后倒砂子,最后加水。如需要摻外加劑,應與水同時加入?;炷翑嚢钑r間落式攪拌機一般不少于1.5mm。
4.3進行模板設計。柱模用木料制作,拼縫應刨光拼嚴,縫隙最大不得超過2.5mm,過大應堵嚴,模板厚度要適中。根據柱子斷面的大高度,柱模外面每隔80cm~120cm應加設牢固的柱箍,防止炸模。只有做到以上各項才能確保在建筑過程中不漏漿,不炸模,不產生外鼓。
4.4構造柱在澆筑之前,應該在構造柱的底部預留的清掃口處把柱模漿、木屑、磚渣等雜物清理干凈,這樣可以提高模板的質量,在澆灌混凝土前要對濕潤磚砌體及木模板,封閉口進行清掃。
4.5嵌在墻體中的鋼筋混凝土構造柱,一般先進行砌磚墻施工,等到墻體砌成以后形成柱狀,要為構造柱預留一個位置,為了確保構造柱的中心線能夠在同一垂直線上,因此構造柱的預留位置一定要準確。
5.結 語
隨著社會的進步,建筑工程質量及服務質量總體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建筑隊施工既要滿足建設項目的使用功能,加快施工速度,又要保證工程質量。因此在建筑施工中,實施科學而有效的技術管理,不僅是設計部門和施工單位的共同要求,也是為達到建設設計指標,也滿足了建設單位的需要。而房屋建筑施工的主要問題解決了,不但房屋的美觀度和安全性將會大大提高,而且我國房屋建筑施工水平也將大大提高。
參 考 文 獻 :
[1]郭維海.淺談建筑施工技術管理及施工質量問題處理[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7
[2]鄭玉懷.市政工程項目管理質量控制簡析[J].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
[3]楊宏. 淺談高層建筑施工技術管理[J]. 中國房地產業.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