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我國國民經濟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近幾年建筑行業得到了飛速發展,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問題,其中能源浪費問題日益突出,受到人們的關注與重視。建筑施工過程中消耗了大量的材料、能源,還對環境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破壞。因此,如何降低能耗是建筑行業也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就綠色施工技術來降低建筑能耗進行了論述。
關鍵字:綠色施工技術 綠色建筑 可持續發展
1.前言
隨著時代的進步,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全球各國對可持續發展的關注度不斷提升。可持續發展問題,直接關系到人類文明的延續,無論從哪個角度考慮都是當今世界面臨的最重要的問題之一。1993年,在美國芝加哥召開的國際建筑協會(UIA)第18屆大會上把“可持續發展”作為一個主題來討論,大會指出:“建筑及建筑環境在對自然環境的影響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可持續發展的設計原則需要對資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對環境和健康的影響、對材料的選擇等方面進行綜合思考?!碑斍敖ㄖ澞芸茖W研究在技術方面的發展主要是結合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和理念:一方面在建筑節能方面不斷提出更為先進的目標,另一方面把建筑節能與自然環境環境保護相結合,使節能建筑的內涵更加豐富,而不僅僅局限于減少建筑的能耗。
據統計數據顯示,建筑工程項目在建造過程中會消耗大量的自然資源同時也給環境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建筑業能耗占整個社會總能耗的30.2%,工程項目在施工過程中對物資、材料等自然資源的消耗量占人類所使用的自然資源總量的40%左右,能源消耗總量的30%左右;更為嚴重的是建筑行業所產生的垃圾也占人類活動產生垃圾總量的40%左右。由此可見,建筑業能耗是非常大的,因此加強建筑業的節能減排,降低能耗,實行低碳建筑是迫在眉睫的工作。對于建設工程一項來說,施工階段的能源、材料的消耗是最大的,對環境造成的危害也是最嚴重的。所以,想要降低建筑能耗,就要從施工技術入手;想要建設低碳建筑,也只有通過低碳環保的施工技術手段才能夠得以實現。
2.綠色施工技術對建筑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綠色施工技術的主要特點是在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對施工過程進行科學合理的管理,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最大限度的節約資源,減少材料的浪費,減少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同時不降低施工質量的標準和保證施工安全。綠色施工技術主要就是實現“四節一環保”(其中四節指的是節能、節地、節水、節材;環保就是環境保護)的建筑工程施工活動。綠色施工技術使得施工過程更為安全、高效、環保,最大程度的節約了資源的消耗,符合了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因此,綠色施工技術的重要性體現在以下幾點:
1)施工階段是整個建筑全壽命周期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在施工階段采用綠色施工技術是實現建筑領域資源節約和節能減排的關鍵環節。在對綠色施工的認識上很多人存在著認識的誤區,很多人將綠色施工看作是綠色建筑,看作是文明施工。綠色建筑指的是整個建筑全壽命周期內的節能、環保、減少污染;而綠色施工的落腳點是建筑施工過程,更加強調對過程的控制。對于綠色施工與文明施工的關系,綠色施工高于、嚴于文明施工。綠色施工的實施是對建筑施工整體方案的優化,從規劃、設計階段就開始考慮綠色施工的總體要求;施工中對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藝的選擇、材料的選用、現場施工過程的實施等進行嚴格的控制和監督。
2)實施綠色施工是貫徹國家節能減排方針政策的重要體現。建筑業是消耗自然資源、能源較大的行業之一,建設活動進行時對各類材料的消耗、能源的消耗以及各類資源的占用都占有很大的比例;建筑活動帶來的建筑垃圾以及對環境的污染也是非常嚴重的。所以實施綠色施工改變建筑業粗放式的管理模式,有效地節約能源,實現可持續發展是勢在必行的趨勢。
3)綠色施工是轉變建筑企業發展模式的重要途徑。建筑行業的發展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現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是國家經濟戰略的重要一步。綠色施工技術的提出從根本改變了建筑行業傳統的管理模式,使得建筑業從高能耗轉變為高效率,從粗放式管理到集約式管理。以此同時,也給建筑行業帶來了更多的先進技術和先進理念,不管是從施工技術還是管理方式都有利于建筑行業以及建筑企業能夠更好更快的發展。
3.施工企業實行可持續綠色施工技術的建議
施工企業在創建綠色施工時,可以遵循以下幾點來實施:
1)重視前期的策劃和設計工作,盡可能的貫徹實施動態控制。雖然綠色施工是在施工階段進行的,但是建設工程前期策劃、設計階段與其有著密切的聯系。如果不能對策劃、設計階段進行總體優化,那么之后要想實施綠色施工也就困難重重,為此就必須要對前期的整體方案進行優化。在前期階段要充分的考慮綠色施工的要求,盡可能的為在施工中實施創造良好的條件。除了要抓好前期工作還要對施工組織設計、材料采購、施工過程、工程檢驗、驗收等一系列階段進行控制。要在控制過程中實施動態管理的方法,分階段,分時期,分部位的對綠色施工的實施情況進行檢驗、監督和管理,確保實施的質量。
2)采用BIM技術,不僅可以實現設計階段的協調設計,施工階段的建造全過程一體化和運營階段對建筑物的智能化維護和設施管理,同時打破從業主到設計、施工運營之間的隔閡和界限,實現對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設計階段通過BIM進行三維碰撞檢測,能及時發現并調整設計,從而極大地避免了施工中的浪費;施工階段通過BIM施工虛擬模擬,提供有關施工進度以及成本的信息,幫助施工人員實現建筑構件的直接無紙化加工建造,實現整個施工周期的可視化模擬與可視化管理,可以迅速為業主制定展示場地使用情況或更新調整情況的規劃,改善施工規劃,從而節省施工中在過程與管理問題上的投入,可以有效地做到節能減排。
3)加強對施工材料的控制,從材料的采購到材料的使用、以及對材料的回收處理進行全過程控制。建設過程中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資源,對木材、鋼材、水、電等資源的消耗占整個社會總消耗的40%左右。實施綠色施工就要從施工材料下手,嚴格控制施工材料的質量,還要盡量選擇綠色環保的新型材料。材料除了要滿足質量和環保的要求以外,還要保證材料的安全性,保證材料的強度合格;裝飾材料要確保對人體健康沒有危害。最后還要加強對材料使用量的控制,合理編制材料使用數量計劃,減少材料的浪費;盡量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最大程度的實現材料及廢料的回收利用。
4)通過對施工過程的管理來提高綠色施工的實施效果。為了保證施工企業能夠順利、高效的實施綠色施工,施工企業應該加強對各個環節的管理工作,設立相應的管理部門對綠色施工的實施情況進行跟蹤、指導和監督。實施綠色施工之前要對施工人員進行宣傳教育普及,讓項目建設的各個參與者了解綠色施工的重要性,并讓每個施工人員能夠主動的參與到綠色施工當中,主動的去落實綠色施工的方案實施。項目管理人員除了要按照綠色施工方案編制專項施工計劃外,還要對方案、技術的實施效果進行檢查,通過對工序工藝管理、現場材料加工管理、現場管理等不斷改進、調整,保證綠色施工的質量。
5)加強創新能力,對落后的施工技術、施工工藝進行改進。在現行的施工技術、施工工藝中有一些是不符合綠色施工要求的,它們對材料的浪費嚴重,對環境的污染嚴重,必須要對這些施工技術、施工工藝進行一定的改進或是給予廢除。目前,一些新的施工技術、新的施工工藝在不斷的推行當中,如逆作法施工,不僅降低了施工的噪音還防止了粉塵的污染;一些新材料也在推廣使用,如:免振搗自密實混凝土。
6)土石方工程中的綠色施工技術:土石方施工要在充分掌握、了解施工現場水文地質條件的基礎上進行,盡可能的實現挖填土平衡,減少對植被的破壞以及對地下水的污染。施工過程中采取覆蓋、灑水等措施控制揚塵的出現,對出入施工現場的車輛給予必要的清洗。夯實回填施工中選用噪音量小的機械,優先采用分層填筑壓實的方法。對施工現場的用水進行優化管理,可以在現場設置沉定池、儲水池,實現水的多次重復利用;對施工進行中產生的污水、廢水要進行相應的處理,達到排放標準之后才可以排放。加強對建筑拆除后的廢物回收,如回填施工時可以利用廢棄的混凝土作為回填材料,盡可能的對材料進行回收利用,減少建筑垃圾的產生。優化施工組織計劃,合理選擇施工機械,使機械的利用率達到最大,充分利用能源減少耗能;對施工場地布置進行優化設計,減少土地占用,充分利用空間,以提高土地使用率。
7)混凝土工程中的綠色施工技術:在混凝土結構施工中綠色施工技術主要是針對材料的堆放和使用,對于模板來說,要增加循環使用的次數,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做好施工前的材料計劃合理利用材料,模板加工時要準確,減少模板的再加工,做好對下腳料的收集和再利用;模板堆放時要注意防火、防潮;拆除模板時要禁止亂扔亂放現象的出現,避免對模板的損壞和浪費。鋼筋下料時要嚴格按照鋼筋配料單進行,下料時長短搭配組合使用,有效的節約鋼材;對廢料進行回收,最大程度的進行再利用;鋼筋堆放時要按照使用順序進行編號,注意成品的保護?;炷翝仓耙崆坝嬎慊炷恋挠昧?,澆筑中對各環節加強管理,減少混凝土的浪費,少使用料斗、手推車運送混凝土,不得不使用的要做好防漏、防灑的措施;混凝土養護時對用水量進行控制,杜絕無人看管的自由灑水,對養護過程中使用的氈布、塑料布、草柵等材料,及時給予收集回收,留有下次繼續使用;對澆筑之后的場地進行清理,將灑落在現場的砂石統一堆放到相應的廢棄材料堆放處。
8)建筑防水工程中的綠色施工技術:建筑防水應優先選用新型環保的材料、選擇環保的施工工藝,盡量避免采用熱粘法施工,熱粘法施工即需要耗費較多能源,加熱過程中又會產生環境污染物,還會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選擇采用冷涂、冷粘等低能耗且環保施工工藝的防水材料,以達到綠色施工的要求。
9)腳手架工程中的綠色施工技術:腳手架施工時要遵照設計用量進行,現場禁止亂堆亂放,防止對周轉材料的損壞和丟失。施工時要合理配置,長短搭配;能夠選用懸挑腳手架最好,能夠大大的提高周轉材料的利用率;施工前對構件進行防腐、防銹處理,定期對腳手架進行檢查保護,對損壞部件及時更換和維修,保持腳手架完好的工作狀態;因周轉材料的用量大,合理安排周轉材料的進場時間,安排堆放地點充分利用場地,減少對場地的占用;規劃好腳手架的周轉順序,提高使用效率。
10)合理選用施工機械:在施工組織設計時,應針對工程項目的實際情況,選擇效能相匹配的施工機械,盡可能的做到不在小工程上使用大機械,以免造成能源的浪費,同時應選用新型的施工機械設備,減少污染物的排放。
4.結論
總之,建筑施工技術與建筑能耗問題的探討是不會停止的,反而這一話題將會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和重視。在哥本哈根大會上,溫總理向全世界承諾:“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溫總理為此指出了實施綱要即必須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采取更加強有力的政策措施與行動。因此,作為能耗最大、對我國經濟發展影響也最大的建筑行業來說,一定要加強對能源節約,減少對能源的消耗,減少排放。
參考文獻:
[1]《建筑工程綠色施工評價標準》(GB/T50640-2010)
[2]蔣競,潘娟.綠色施工理念在我國綠色建筑評價體系中的引入及推廣[J].施工技術,2009(5): 42-44.
[3]任宏,陳婷,葉堃暉. 可持續建設理論研究及其應用發展[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0,27(19):8-11.
[4]張士平,華勇,朱善堯,薛原,聶更新.試述綠色施工在工程中的實現[J].浙江建筑,2006,23(6): 66-68.
Power by YOZ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