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文筆者結合某項目工程施工實例,詳細分析清水砼的施工過程、操作工藝、質量標準等深入探討了清水砼工程質量的施工技術措施。
關鍵詞: 建筑工程;清水混凝土;模板設計;模板安裝;砼澆注和養護
1、清水砼概述
⑴清水砼是指砼結構施工一次澆筑成型,不做任何外修飾,直接采用現澆砼的自然顏色為飾面,在拆模后達到裝飾抹灰的效果。
⑵清水砼對施工工藝要求很高,有別普通砼的施工。隨著清水砼在工程建設中的應用,能不能保證清水砼的質量成為施工企業技術素質高低的標志之一。
本工程清水砼要求砼內實外光、色澤一致,杜絕蜂窩、麻面、氣泡、接口不順直等通病,以達到施工質量高、工程進度快的目的。
2、施工準備
⑴技術準備;a施工前編制《作業指導書》,“測量放線、鋼筋、模板和砼”是清水砼施工的四個重要環節。;b對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明確施工程序;⑵原材料及配合比;a水泥選普通硅酸鹽水泥,做到用同一廠家同一批次的水泥。b粗骨料(碎石)選用強度高的5~25mm粒徑,要求連續級配好、同顏色、含泥量≤0.8%和不帶雜物的碎石。c細骨料(砂子)選用中粗砂,細度模數2.5以上,含泥量≤2%,不得含有雜物。d粉煤灰,選用細度按《粉煤灰混凝土應用技術規范(GBJ146-90)》規定Ⅱ級粉煤灰以上的產品,要求定供應廠商、定細度,且不得含有任何雜物。e外加劑用EA-1(2)普通型減水劑,要求定廠商、定品牌、定摻量。f對首批進場的原材料經取樣復試合格后,并“封樣”,以后進場的每批來料均與“封樣”進行對比,發現有明顯色差的不得使用。一定要嚴格按試驗確定的配合比投料,不得帶隨意性,并嚴格控制水灰比和攪拌時間。隨時抽驗砂子、碎石的含水率,及時調整用水量。g在材料和澆注方法允許的條件下,采用盡可能低的坍落度和水灰比,以減少泌水的可能性。
3、工藝流程
①施工準備(模板制作與組合)→②模板安裝→③鋼筋制作、綁扎→④砼澆筑→⑤砼養護→⑥拆模→⑦表面缺陷修補
4、模板工程
模板是清水砼施工的關鍵,模板支設必須牢固,決不允許在澆注砼時發生脹模和漏漿現象。本工程層高為5.6m,外墻厚250mm,內墻厚200mm。采用竹膠復合大模板施工工藝,標準塊選用2900×1200和2800×900兩種進行組拼。光面竹膠板具有強度高、韌性好、表面光滑、拼縫少、容易脫模等特性。可使砼墻達到清水砼標準,能使砼表面光潔度好、棱角清楚、細部美觀,平整度、垂直度均達到中級抹灰標準。
⑴模板設計包括:模板拼裝部位、施工縫的設置位置、形式,對拉螺栓的間距等,制作模板施工圖(見下圖)。根據圖紙設計的結構外形尺寸,對光面竹膠板進行配板,根據配板尺寸進行下料。光面竹膠板下料時應用100mm×100mm的方木在底部墊實以防出現毛邊現象。下料采用直徑為300mm,100齒合金鋸片,用帶導軌的鋸邊機。下料時應保持鋸邊筆直,長寬偏差不大于1.0mm,對角線偏差不大于1.5mm。
(2)模板安裝①安裝時先將小面板找正固定,再安裝大面。②設置模板定位基準,門窗洞口側面的暗柱或墻,焊接固定位置鋼筋,以防模板位移。③墻身大模板嚴格按照排模方案進行。為了防止漏漿,在板底、門窗洞口側面、大模板下口與地面接觸面、陰陽角、拼縫、水平欄板和墻體之間等部位用401膠粘50mm寬的海綿條。模板內側用墊塊做鋼筋保護層,并用<14鋼筋做頂桿。外側用對拉螺栓內穿塑料管來控制尺寸,以便對拉螺栓重復使用,又能保證混凝土表面質量。④頂板竹膠復合板支設a支模前彈出板底標高線,用切割機沿彈線上10mm-15mm切齊并粘貼海綿條,邊框100×100方木留出與膠板厚度相同的企口,并且與砼接觸面刨光涂刷脫模劑。b支立柱、安裝大小龍骨后,鋪設竹膠板,鋪設竹膠板的上皮不得低于陰角膜的上皮,一般高1mm-2mm為宜,以保證刮完膩子后陰角方正、順直。
5、模板拆除和維修
模板拆除按支撐的倒順序進行,遵循:“后支先拆,先支后拆”。在確保不缺棱掉角的前提下,先松動對拉螺栓,再松動支撐架,拆模時保護砼墻、梁、板面,嚴禁強行砸撬模板。①拆除非承重側模,應在砼強度能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損壞。②對承重模板,砼必須達到一定強度后方可拆模。懸臂部分砼強度達到設計標號時方可拆除模板。③拆模時要注意安全,不得站在正拆除的模板下方或正在拆除的模板上,不得硬撬,避免損傷結構和模板;④已拆下的模板要及時起釘、修理,按規格分類堆放,并及時清除粘結的灰漿。梁板底模拆除時對砼強度的要求(見后表)
6、砼工程:
⑴澆筑砼工程①砼澆筑前,對模板及支撐體系認真進行檢查,模板內清理干凈,特別注意是否封堵嚴密;②合理調整攪拌輸送車送料時間,逐車測量混凝土的坍落度;③為減少砼表面氣泡,應嚴格控制每次下料的高度和厚度,保證分層厚度不超過500mm;④振搗方法要求正確,振搗均勻,不得漏振和過振。可采用二次振搗法,以減少表面氣泡。⑤墻砼澆筑:墻根部先澆入與砼成份相同的水泥砂漿,然后再澆筑砼。嚴格控制振搗時間和振搗棒插入下一層砼的深度,振搗時間以混凝土翻漿不再下沉和表面無氣泡泛起為止。窗下墻容易產生氣泡的部位振搗時,在窗臺模板上開孔放氣,確保窗下墻砼密實、飽滿、無氣泡;⑥柱砼澆筑:應先在底部填10-15mm厚同砼標號的水泥砂漿。
澆筑高度超過2m時應加串筒或溜槽。每排柱子應由外向內對稱順序進行,不得由一端向另一端推進,防止柱模傾斜。⑦梁、板砼澆筑:梁板砼澆筑應同時澆筑,從一端向另一端連續推進,先將梁澆成階梯形,當達到樓板位置時,再與板砼一起澆筑。
⑵施工縫處理①施工縫位置a柱:基礎頂面、梁底面。b梁:板底下20-30mm處。c單向板:短邊任何位置。d有主次梁的樓板,宜順著次梁方向澆筑,施工縫留在次梁跨度的1/3區段內;②施工縫施工方法a澆筑砼前,應將施工縫處松動石子、浮屑、垃圾清理干凈,用水沖洗干凈并充分濕潤;b澆筑砼時,應避免直接靠近縫邊下料,振搗時,向施工縫處逐步推進,振搗密實,使其結合緊密。
7、質量標準:
⑴質量標準根據施工中的具體做法和經驗,在普通砼施工質量驗收標準的基礎上,制定清水砼結構施工的《內部質量標準》。
⑵外觀質量砼的表面不允許出現普通砼的質量通病,要求軸線通直、標高一致,幾何尺寸準確;陰陽棱角方正、線條順直;砼表面平整、光滑、色澤均勻一致;表面無明顯氣泡,無砂帶、黑斑;表面無蜂窩、麻面、裂紋、夾渣、和露筋現象。模板接縫、對拉螺栓和施工縫留置應合理,模板接縫與施工縫處無掛漿、漏漿。
8、結束語:
由于施工采取了科學合理的技術措施,清水砼結構誤差在允許范圍內,表面平整光潔觀感效果良好,節省了裝飾的投資,又提高了工程質量,達到了預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