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市政工程作為城市建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程項目之一,關系著城市公民的日常和生活企事業單位運行狀態。本文簡要論述了水泥穩定碎石作用原理,并從準備階段、設計階段、施工階段等市政施工全過程進行分析,旨在為市政工程施工時提供一些可參考的理論依據。
【關鍵詞】: 市政工程;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施工;攤鋪;輾壓
泥穩定性材料以其整體性較強、力學強度較高、耐凍、水穩定性較好等優勢,在市政工程項目中得到較為廣泛的應用。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推動著我國交通行業的興起,因而市政道路施工也有了更高的標準。行駛車輛以及運輸量的不斷增長,市政公路承載能力也應不斷增強。為確保市政設施的使用功能,不少城市逐漸在市政道路結構基層中引入水泥穩定碎石,從而維持路面基層良好性能。然而,水泥穩定碎石基層的抗拉強度普遍不高,容易引起基層開裂,還會使得瀝青面層出現反射裂縫。因此,認真把握市政工程水泥穩定碎石基層的施工流程和技術特點具有十分必要的現實意義。
1.水泥穩定碎石運行原理
1.1 填充骨料空隙
這種施工技術將不同級別的碎石當成施工用骨料,選取定量的膠凝材料和充足的灰漿來對骨料中的間隙進行填充,在充分理解嵌擠原理的基礎上,根據施工要求開展攤鋪壓實作業。盡量讓壓實度與結構的密實度相接近,在憑借不同碎石間嵌擠鎖結原理來維持整體強度的同時,應該確保充足的灰漿體積對骨料間隙進行填充。水泥穩定碎石基層具有較高的初始強度,能夠較為快捷地結固生成板體,這樣其就具備較高的強度,且其抗滲強度和抗凍性能較為良好。
1.2 水穩水泥特性
其用量通??刂圃诨旌狭媳壤?%到7%,一個星期后的無側限抗壓強度能夠達到1.5%到4.0%MPa,且水穩成活之后路面堅固老實,在陰雨天氣時不易出現泥濘,所以說水泥穩定碎石市政工程路面最為理想的基層材料。
2.施工用材料的標準
在市政工程施工時,所用的水穩材料通常包括粒料和灰漿體積兩個部分,粒料即不同級別的碎石,灰漿體積有水與膠凝材料構成,而膠凝材料分為水泥以及混合料。
2.1 水泥
通常選取的是符合標準的普通硅酸鹽水泥425#,嚴格控制器凝結時間,如初凝應高于3h,終凝不得少于6h;在投入使用之前,檢測人員必須對水泥的質量合格證書和相關的化驗單、級別、類型、生產日期、型號等開展全方位的檢查;對所用水泥進行抽樣實驗,檢驗其膠砂強度、凝結時間等是否滿足市政施工要求。
2.2 粒料
最好選用人工級配碎石,確保在對市政道路底基層所用粒料的最大粒徑控制在40mm以內,基層用的粒徑保持在30mm范圍內。
2.3 水
根據市政工程施工標準,開以采用飲用水進行灰漿的配制。在對相關水源取水充分試驗的基礎上,要保證所配置水泥砂漿抗壓強度不應低于采用蒸餾水配置的水泥砂漿抗壓強度的9/10,方可用于基礎施工。
2.4 混合料
這種材料有活性和非活性兩種類型。能與水泥中氧化鈣反應的粉煤灰等活性材料不應含有有害物質,非活性材料通常為礦物。
3.水穩混合料的組成設計
3.1 粒料配合比
良好的粒料配合比能夠確保結構的穩定性,還能節約水泥的用量,在多年的實踐經驗總結過程中,較為經濟實用的粒料配合比如下::G1-3:G1-2:G0.5-1:砂=23:21:32:24。
3.2 混合料配合比
在能達到設計要求的基礎上,盡可能地節約水泥、細集料、粉料等用量,并且要按照市政施工所遇到的天氣狀況對含水量加以控制,實際標準如下:水泥劑量保持在5.5%以下、碎石中粒徑長在0.075mm下的顆粒含量應在4%以下,含水量最好保持在最適宜含水量的99%到101%之間。
4.施工階段
4.1 混合料配制
在對水泥穩定碎石混合料進行配制之前,應該做好拌合機的調試工作,最好制定出每種材料在特定料門開度下轉速流量運行曲線,并且按照所設計的混合料配合比對每項材料對應的皮帶轉速做出說明;同時,應該安排專項工作人員對料斗內的顆粒過大的碎石以及雜草樹葉等揀出,把膠結在一塊的細粒料搗碎,確保出料的順利進行。應該合理調整混合料的配制速度,確保其均勻一致。
4.2 混合料運輸
在和拌合機相互配合的過程中,應該讓運料車輛便于駛進拌合機卸料的下端,且二者的高度應適當,這樣就有效規避了因落距過大造成的離析問題;在運料過程中,運料車料斗升降性能應運轉良好,最好用篷布對料斗進行覆蓋,降低混合料水分的損失量。嚴格控制混合料的運輸時間,最好在45min內完成。
4.3 攤鋪
作為市政工程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施工的關節工序,攤鋪作業好壞關系著路面的平整程度。
4.3.1 潤濕
在對水泥穩定碎石混合料進行攤鋪之前,應該在開展相關實驗的基礎上來合理確定基層的松鋪系數大小,并且做好相應的基層潤濕作業。
4.3.2 攤鋪
應用攤鋪機對混合料進行連續攤鋪,可使用兩臺機器,保持前后順序,距離在5到10m一同朝前推進攤鋪;縱縫應該垂直相撞,最好不要斜接。
4.3.3 規避離析現象
攤鋪離析主要是由混合料拌合不均勻或者運輸時出現離析而造成的,包括離析帶和局部離析兩種表現方式。如果在攤鋪過程中出現離析問題,就應該在第一時間進行有效處理,換料回填。
4.4 輾壓
對于混合料的壓實作業,應該根據初壓、復壓、終壓過程來實施。輾壓機要根據由外到內的順序,從外側向中心進行基層壓實;臨近輾壓帶要保持33%到50%的疊加,在對中心位置進行輾壓時,壓完全幅即一次輾壓過程;在輾壓時,調節驅輪機的面向,使其和攤鋪機保持一致,不應臨時改變輾壓路線和方向,以免引發混合料推移現象;在輾壓機開動或者停止階段應該確保其速度緩慢均勻,輾壓長度要視攤鋪機平衡狀態而定,在大體上保持穩定;輾壓機的推進方式應為在保持與攤鋪機一致的情況下,按照兩側折回處呈階梯型前進,使得折回處并未在同一橫斷面上;如果攤鋪機進行連續攤鋪,那么也應該保持輾壓機工作的連續性。
4.4 養生以及交通管制
4.4.1 養生
通過養生工作,合理調整結構濕度以及齡期,能夠維持水泥穩定碎石基層結構的強度。因此,一旦完成輾壓工序,就應該在第一時間開展養生處理。在根據實際天氣情況的基礎上,科學確定灑水次數,保持水泥穩定碎石路面良好的濕潤性,禁止發生路面時干時濕的狀況;養生工作應該堅持7d以上。
4.4.2 交通管制
為了確?;鶎硬皇艿叫旭傑囕v以及其它因素的破壞,就可以采用封鎖交通的有效策略,規定除灑水車之外嚴禁其它交通車輛通行;在平交道口的位置,在防護基層的基礎上,向其表面覆蓋施工用土工布,必要時再添加約15cm防護土層,使得車輛通行時,不會對基層造成破壞。
5.結束語
市政工程中,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施工所涉及方面較為繁雜、工程量較大、工期較長,為使水泥穩定碎石具有良好的板結性能,就應該對影響基層結構耐久性以及強度的因素加以控制,從原材料、含水量、灰漿體積、施工工藝等多個環節了解施工技術特點,規范作業流程,最終使得市政工程欣欣向榮和城市道路暢通。
參考文獻
[1]葉勤春.市政道路水泥穩定碎石施工質量控制要點[J].中國電子商務,2013(4)
[2]蔡茂加.水泥穩定碎石施工技術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運用[J].中國房地產業:理論版,2012(8)
[3]莊廣福.城市道路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施工質量控制技術[J].交通科技,2012(4)
[4]黃學.結合工程實例探討市政道路工程水泥穩定碎石施工技術[J].大科技:科技天地,2011(10)
[5]詹勇智.淺談市政道路瀝青處治碎石柔性基層施工工藝[J].建筑知識:學術刊,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