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樓板是除地基基礎之外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其質量優劣直接影響整個房屋建筑的質量。在對大量房屋建筑工程進行調查后發現,很大一部分建筑的樓板都存在裂縫問題,這給結構的整體穩定性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響。由于引起樓板裂縫的原因的較多,所以,必須在工程施工階段,采取有效的技術措施控制好樓板混凝土的施工質量。基于此點,本文首先對房建結構樓板裂縫的特征及成因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控制房建結構樓板裂縫問題的技術措施。
關鍵詞:房建結構;樓板;混凝土裂縫
一、房建結構樓板裂縫的特征及成因分析
(一)樓板裂縫的基本特征
根據分類標準的不同,可將混凝土樓板裂縫分為以下幾種:
1.按照裂縫的大小可將其分為宏觀和微觀裂縫。
2.按照裂縫的發展方向可將之分為豎向、斜向以及水平裂縫。
3.按照裂縫的深淺程度可將之分為表面、貫穿、縱深裂縫。
4.按照裂縫的形成原因可將其分為荷載引起的裂縫、變形引起的裂縫。
5.按照裂縫的運動規律可將之分為穩定和不穩定裂縫、愈合裂縫以及閉合裂縫。
(二)常見的樓板裂縫類型
1.斜向裂縫。這種類型的裂縫一般分布在房間的四角以及內外墻交接位置的角部,并且裂縫多為穿透樓板,其形態主要呈中段寬、兩頭窄,端部大多都會消失在圈梁邊,并與外墻成45度夾角,故此又被稱之為45度斜裂縫,這是房屋結構樓板裂縫最為常見的一種類型。
2.與樓板短邊或長邊平行的裂縫。此類裂縫多數出現在樓板的中間部位,在混凝土連續澆筑的工程中最為常見。
3.穿線管位置處的裂縫。此類裂縫常見于樓板內埋設管線的位置,裂縫一般都是沿著管線走向分布,并以上下貫通的形式存在,且裂縫寬度較大。
(三)樓板裂縫的成因分析
通過對大量混凝土樓板裂縫進行研究分析發現,引起樓板裂縫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荷載作用、地震作用、地基基礎不均勻沉降、原材料質量問題、溫度變化、設計原因等等。其中由于變性作用引起的裂縫所占的比重較大,約為85%左右,在變形裂縫中又以收縮變形引起的裂縫居多。
1.原材料方面因素。由于混凝土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水泥,所以混凝土的質量與水泥的質量關系密切。相關試驗和工程實踐證明,當1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增大10kg,水泥的水化熱便會使混凝土的溫度升高1攝氏度,若是水泥用量減少10kg,混凝土溫度也會相應降低1攝氏度。由于很多建筑工程的樓板采用的都是早強型水泥,所以很容易出現裂縫。同時,砂石骨料的含泥量偏大也容易引起混凝土塑性裂縫,用水量的多少會影響水灰比,有關資料記載,水灰比較低的混凝土強度較差,這很容易引起裂縫。此外,外加劑選擇不當也會引起混凝土裂縫。
2.施工方面因素。①建設工程的工期過緊,施工速度過快,在連續多層支模的施工狀況下,易造成下層樓面超載嚴重,進而產生房建結構樓板裂縫。②模板支撐不牢固,在澆筑完樓板混凝土后,沒有間隔一定時間便上人進料, 造成樓板混凝土受損,并且導致樓板整體撓度增大,極易引起樓板角部開裂。③下層模板在樓板混凝土尚未達到規范拆模要求的情況下過早拆除,導致樓板混凝土受到損害,進而形成混凝土內部缺陷,為樓板角裂遺留隱患。④混凝土澆搗施工質量不過關。在施工中樓板的負筋下踩,導致其負筋作用失效或削弱;混凝土振搗時間過長,使得混凝土出現離析現象;混凝土振搗不均勻,或存在漏振問題,致使混凝土不密實,遺留樓板裂縫隱患。
3.設計方面因素。①房建結構設計重視樓板強度計算,而未充分考慮混凝土收縮特性、溫差等多種因素,致使配筋量不足,難以滿足房建結構質量要求,致使其裂縫產生。②建筑設計重視建筑外觀和功能設計,而沒有針對建筑平面形式不規則處或凹凸角處所產生的收縮應力和溫度應力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進而導致樓板裂縫。
二、控制房建結構樓板裂縫問題的技術措施
(一)原材料的質量控制措施
1.水泥。應當按照工程項目的實際特點選用最為合適且質量過硬的水泥品種。由于房屋結構的樓板厚度加大,致使收縮變形成為混凝土樓板開裂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實際工程中,應當盡可能選用收縮較小的硅酸鹽水泥或是粉煤灰水泥。同時,在水泥進入施工現場前,應當對相關質量憑證進行檢查,并進行28d強度復試。
2.砂、石骨料。按照國家現行規范標準的規定要求,房屋建筑工程中使用的石子應為連續級配,最小粒徑不得超過5mm;用于混凝土拌制中的砂,必須為中、粗砂,不得采用細砂。砂、石進場前應當進行質量檢測,確保符合規定要求后方可使用。
3.水和外加劑。要控制好水灰比,并選擇合適的外加劑,在價格相同的條件下,應當盡可能選用大廠家的產品,外加劑不得按照批量進行復試,最好不要使用早強型外加劑。
(二)防治樓板裂縫的施工技術措施
1.房屋主體結構的施工速度不宜過快,樓層混凝土完成澆筑之后必須采取相應的養護措施,這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強度,進而避免溫縮裂縫的產生。主體結構的施工應當盡可能控制在7d左右,這樣可以確保混凝土有足夠的養護時間。
2.要科學編制樓層施工作業計劃,樓層混凝土澆筑完成的24h前,應當做好測量、定位、彈線等準備工作,不得進行大宗材料裝卸,以免產生振動影響混凝土澆筑質量。當混凝土澆筑完成達到24h之后,應當按照分批的原則對材料進行吊運,施工中要做到輕卸輕放,使沖擊振動降至最低。
3.安裝模板時,吊運的材料應分散放置,不得集中放置在一個位置上,以免因荷載過大引起混凝土開裂。
4.澆筑完成后的混凝土強度未達到1.2MPa時,不得踩踏或是堆放材料,若是條件允許應當每隔一周對混凝土進行一次強度檢測,以此來確定上人時間。在對模板進行安裝劑拆除的過程中,應當做到輕拿輕放,不得與樓板混凝土發生碰撞,拆除后的模板必須及時運離現場,不可集中堆放在樓板上,以免因施工荷載過大引起混凝土開裂。
5.為了避免管線位置出現裂縫,樓板內管線的直徑應當不大于板厚的1/3,若是管線較粗或是多根管線集中的位置,應當在樓板內的PVC套管處加鋪厚度不小于20cm的鋼絲網,以此來進行補強。
(三)加強結構設計
在計算樓板配筋時,計算模型要按照雙向連續板進行計算,確保支座沒有產生塑性鉸,避免因抗彎承載力不足而造成裂縫的產生。加強房間四周陽角處的版面配筋,包括平面形狀突變的凹口房屋陽角處,不能采用分離式切斷負彎矩筋,而應當根據房間的沿邊進行全長配置,此外要適當加粗、加密配置。
結論:
總而言之,為了避免房建結構中樓板裂縫問題的發生,除了應當控制好原材料的質量、采取相應的施工技術措施以及加強結構設計的合理性之外,在實際工程中,施工人員不可馬虎大意,還應樹立起質量意識。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房屋建筑結構的整體質量,也才能使樓板裂縫問題獲得有效控制。
參考文獻
[1]鄭宏宇.蘇益聲.鄧志恒.混合結構房屋現澆樓板裂縫的試驗研究與有限元分析[J].吉林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08(6).
[2]李明.淺析鋼筋混凝土現澆樓板裂縫產生原因及防治措施[A].浙江省鐵道學會2009年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9(6).
[3]汪定海.高層住宅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板裂縫產生原因及預防措施初探[J].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理工版).2008(6).
[4]朱紹奇.基于非荷載作用下的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板裂縫分析與控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