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于以往公路施工安全事故的分析,總結公路施工安全事故的特點,認為公路施工安全事故的發生,受到地質環境、社會外部環境、施工機械設備失控以及施工人員主觀過錯等因素的共同影響,并應用安全人機工程學的事故致因理論,分析各因素間的相互關系。針對事故誘因,提出構建公路施工安全事故的預控管理模式,對可能產生公路施工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施工過程、緊急救援措施等進行監測與評價。通過預警分析,制定預控管理對策,以使公路施工事故的災害損失盡量減少到最低。
關鍵詞:公路施工;事故誘因; 預警管理
隨著我國高速公路建設事業的快速發展,施工作業的安全問題越來越受到各級領導和施工企業的重視,因此,確保公路施工安全,有效地預防和控制公路施工安全事故的發生,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筆者基于以往公路施工安全事故的分析,認為公路施工安全事故的發生受到地質環境、社會外部環境、施工機械設備失控以及施工人員主觀過錯等因素的共同影響,構建了公路施工安全事故的預控管理模式。
1 我國公路施工安全管理的現狀
基于我國城市化的推進,使我國公路施工建設的速度發展非常迅
速,市場化的競爭又使公路施工建設的競爭更加激烈,這使我國的公
路施工建設的經營機制、 管理體制及利益分配等受到嚴峻的挑戰,也使公路建設施工安全變得更加復雜。目前公路施工的現狀如下:
1.1 公路施工事故點集中
通過對公路施工建設安全事故分析, 公路不安全事故多發于隧道、路基及橋梁的施工中,在這些路段發生的事故是所有事故中的比例分別占 19%、47%和 29%, 可以看出在這些路段中發生的事故占總事故的 95%。
1.2 公路施工事故后果嚴重
公路施工建設有著很大的工程規模和復雜的自然環境條件,工程施工建設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及經濟損失都會給后果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
1.3 公路施工安全事故的多發性
據統計,工程施工建設安全事故具有多發性,一般觸電、坍塌及高處墜落等事故頻發,根據上述發現可總結出安全事故一般都具備其內在的規律性,針對引發事故的根源,采取合理和有效的預防措施。
2 公路施工安全工作的特點
公路施工安全問題,有著與其他行業生產安全方式不同的特征,主要體現為多源性、動態性、高風險性及系統性等。具體情況說明如下:
(1) 多源性。公路施工生產活動大多是在開放和露天條件下進行全天候作業的,外界自然環境、地質環境、社會環境以及公路施工系統內部環境等多方面的因素對施工安全的干擾和影響較大,工人的工作環境差,包含著大量的危險源;又由于一般的流水施工使得班組需要經常更換工作環境,因此,相應的安全防護往往跟不上施工過程。
(2) 動態性。公路施工生產/位移的過程處于時空的巨大變換之中,影響安全問題的不可預料的因素很多,稍有不慎,就將發生差錯,都將會產生不可挽回的損失。
(3) 高風險性。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公路工程(如橋、隧道)在向長、大方向發展,與此相應的施工廣泛采用新技術、新材料和新工藝,使技術系統的復雜程度在增加,而相應的安全事故的風險性也在隨之增加,公路施工安全工作的艱巨性越來越大。
(4) 系統性。公路施工作業是一個開放系統,安全問題涉及到施工生產的各個環節,包括人員、設備、環境、管理等諸多因素,需要用系統工程的方法加以分析、綜合和處理,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3 公路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
3.1 公路施工對安全事故的重視問題
當前,公路施工企業實行的管理模式為自主經營,由于追求直接經濟利潤,忽視了公路施工安全的管理,使公路施工安全管理“只說不做”的尷尬局面。這樣就無法確保高危施工作業區的安全舉措的保證,如水上、深基坑、高邊坡下、隧道開挖道坑內等不同區域。
3.2 公路施工人員的素質問題
多數公路施工人員來自農村工,他們對公路施工安全常識了解較少。 雖然公路施工企業開展了三級安全教育培訓,但路施工人員的安全施工素質仍無法達到要求。
3.3 公路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問題
公路施工企業制定的安全保證體系、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及安全施工方案等,一般是為應付檢查,關于安全管理方案缺少實用性。安全管理上的工作沒有專人負責, 一部分管理人員還兼任安全員的職位,無法將安全管理及監督工作落到實處。
4 公路施工預警管理對策
4.1 加強公路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措施
4.1.1 建立公路施工安全生產責任制
管理制度應以責任制為中心,目前,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已實施從上到下簽訂責任書,安全管理的重點轉移到具體實施,否則責任書也就變成一紙空文。
4.1.2 明確各級安全管理人員的責任
要明確公路施工企業的主體責任, 尤其要明確第一責任人的責任。 要制定安全生產責任考核評價制度,建立具備交通特征的安全生產控制體系。
4.1.3 安全生產責任制與安全管理人員職責
公路施工企業應從所有施工班組的專業安全員中選派專職安全員,從事平日的安全事宜。對施工現場應該徹底檢查,發現并解決潛在的安全隱患,糾正并處罰工地上不穿工作服和安全帽,尤其是不系安全帶就進行高空作業的違紀行為,并負責拆除、爆破、土方和混凝土施工時的設備及人員的安全防護。應將公路施工各環節督促及安全檢查工作落到實處,使安全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
4.2 提高公路施工從業人員的安全素質
要加強安全管理人員繼續教育工作, 鼓勵安全管理人員參加自學,改變公路施工安全隊伍的學歷組成狀況,同時要加強安全管理人員的職稱結構改變,由于安全管理工作中,一部分職稱和學歷比較低,要對他們進行專業知識的培訓,使整體水平提升。此外,使工人素質提升的措施就是對農民工開展更多的安全教育及職業技術培訓,使其具備過硬的安全操作技能及安全生產意識。
4.3 公路施工與安全施工設備
4.3.1 對公路施工設備要嚴格進行現場管理
認真落實設備維護保養制度, 操作者應嚴格執行機械保養制度,確保公路施工機械在工作時不出問題。跟蹤檢查,避免故障多發,將設備的損壞后修理轉變為預防性修理。
4.3.2 提高安全設施和防護管理
公路施工應在施工現場展示平面布置,應對具有潛在危害的場所設立安全警示標志。 要求正確使用機械安全設施。
4.4 公路施工作業的環境
4.4.1 預防生產性粉塵及噪聲
第一,加強組織領導,搞好防塵工作。由于有些施工路段出現粉塵作業,在這些路段應確立粉塵監測制度,配備專業技術人員測塵,并對效果及勞動條件的改善情況做出評定。第二,利用科技手段,采取技術措施,力將作業環境粉塵濃度降低。 若要控制噪聲應選用振動及噪聲都較低的設備。
4.4.2 防暑降溫的措施
夏季應避免或減少高溫條件的作業,可延長午休時間、小換班及增加休息次數解決。 在通風陰涼處設置休息地點等。
4.4.3 倉貯及材料堆放與安全規定
對施工現場堆放的各種材料:一定要根據總平面圖要求的位置堆放施工現場材料、工具及構件;要根據構件及材料品種及規格進行現場堆放。
5 結 論
由于公路施工的多源性、動態性、高風險性及系統性等特征,決定了其本身操作過程中存在著諸多安全隱患,因此公路施工工作者必須提高對風險的重視并嚴格貫徹預警管理對策,這樣才能保證公路施工安全、高校、平穩的進行。
參考文獻:
[1] 夏環環,汪華剛. 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管理問題探析[J]. 中國高新技術企業. 2010(19)
[2] 陳瑛. 公路施工的安全保障設施及設備[J]. 北方交通. 2009(08)
[3] 韋玉學. 公路施工安全影響因素分析與對策研究[J]. 科技創新導報. 200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