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安全文化同安全管理的關系,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四個體系,接受先進管理理念等方面闡述了如何在建筑企業進行企業安全文化的建設。
【關鍵詞】安全管理,體系,安全文化
我們將安全文化的建設自初級到高級分成四個階段:即自然本能階段,嚴格監督階段,獨立自主管理階段和互助團隊管理階段。目前,我們所制定的大多數的規范要求、體系建設、管理方法均建立在后兩者基礎上,而我們絕大多數的建筑施工企業的管理水平、經濟能力、體系建設卻仍處于初級階段。如何的建設企業安全文化,形成一貫而終的行為理念,進而指導企業安全管理體系的建設呢?
一、要確立安全文化同安全管理的具體關系。
建筑施工企業安全文化管理服務于企業的安全管理工作,是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管理的基礎和靈魂。其主要任務是解決四個方面的內容,即: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環境的不安全條件和管理的不適合方法。其中,“物的不安全狀態”、“環境的不安全條件”可以通過技術手段解決,可技術的局限性決定了它不能夠解決所有的問題,一方面是因為我們的技術能力和技術發展水平所局限,另一方面則是經濟能力所局限。由此就可以看出,控制和改變“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管理中的不適合方法”在改變現有狀態的要求下顯得格外重要。
控制和改變人的不安全行為就是在立足于企業內部具體環境的基礎上,結合企業的技術和經濟能力,采用階段性強制管理的手段(如通過制定制度、規程、獎罰條例,編制交底、方案等)約束被管理者個性行為,使其符合管理者的階段性需要。同時,通過宣傳教育手段,規范員工行為,明確安全目標。當上述措施得以實現并使員工自覺遵守,形成慣性時,它就能夠彌補企業在安全管理體制和手段上的不足,從根本上改變員工在安全生產上的意識、狀態,使其從不得不服從管理到自覺主動的去規范自己的行為,安全的采取作業方式。
二、根據企業自身狀況、特點,確立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四個體系1、安全培訓體系
安全宣傳、教育培訓非常重要。我們必須讓“安全第一”的思想牢牢扎根在每一位員工心中,讓遵章守紀成為每位員工的自覺行動。不僅三級教育、安全方案、安全交底、班前會這些方式,還要有針對性、實用性,要因地制宜、因人而異。比如通過安全檢查整改措施的方式,針對某一問題、隱患進行分析、整理、提出整改措施、交底。
此外,作為一個培訓體系,僅僅是安全方面的教育是不夠的。培訓教育不僅要讓員工認識到安全本身,更要認識到安全本身之于企業,之于員工的風險、價值和收益。使員工的意識、行為占據主導者、執行者的位置,把“要我”變為“我要”,而企業的管理者、決策者則僅占據導向性位置,引導、決策。
2、安全制度約束體系
這里的安全制度約束體系并不僅指被約束者,也包括約束者。安全制度約束體系的建立,意味著安全文化管理體系體制性架構的形成。它包括忠誠理念、契約精神、等級差別理念及責權利對稱性理念四個主要部分。
2.1、忠誠理念
指企業的安全制度約束機制建立在相互忠誠的基礎之上。即任何當事者都應以忠誠原則對待安全制度約束機制,把整個行為(包括約束人和被約束人及制度本身)都建立在對企業安全約束機制的忠誠上來。堅持公平、公開、公正原則,堅持保持員工的個體性為原則,堅持強化自我約束(包括企業,包括員工),堅持忠于各方權利、義務。只有這樣,才可以最終全面貫徹忠誠理念,使企業制度真正的建立起來,真正的發揮作用。
2.2、契約精神
契約精神有兩層含義。其一是企業安全約束機制本身就是當事人共同的認可或共同承諾;其二是企業制度本身約束當事人行為,保護當事人利益,規范當事人行事規則、義務,當事人應正視自己的認同、承諾,自覺地貫徹和遵守企業制度。
2.3、等級差別理念
必須強調,等級差別理念的引入并不與我們在安全管理中的“人本主義”觀點向悖。相反,因為我們在企業制度安排的條件下,地位、職務、職責、利益各不相同,只有強調差異化本身,才可以更好的貫徹約束機制本身強調的責任、權利、義務。
2.4、責權利對稱性理念
責任,對于人們對權力和利益的追求有一定的約束作用。任何一個經濟主體,擁有甚樣的責任,就擁有甚樣的權力和利益。所以,責任,是約束人們權力和利益的最主要約束條件。同時,權力和利益是衡量責任、義務的唯一結果條件。有甚樣的責任就有甚樣的權力,有甚樣的義務,就有甚樣的利益。總之,企業責任、權力、利益的有效結合是企業安全管理約束機制的一個重要環節。它不僅體現了員工最基本的權利,是處理責權利關系的唯一準則,它也體現了機會公平原則。
3、安全機構保障體系
指建筑施工企業必須建立安全管理機構,配備掌握安全管理知識和安全技術知識的管理人員。依據企業的具體情況(如組織架構、人員結構)和施工項目的具體內容,明確安全管理機構的特別優勢,建立風險識別系統和PDCA(策劃、實施、檢查、改進)循環管理系統,確定部門責任制度并落實到人。
4、安全考核激勵體系
簡而言之,就是把企業安全文化獎懲化。它可以是物質的,或精神的。以獎懲的方式使企業安全文化、理念真正成為員工的價值理念。因為從現階段的社會狀況即企業狀況來看,只有獎勵那些遵守企業安全文化,傳遞安全管理理念的人得到獎勵,而違背企業安全文化的員工得到懲罰,才有可能將我們的安全文化、管理理念根植于員工頭腦之中。所以,在塑造和建立企業安全文化和理念的過程中必須強調這種獎懲制度。
三、接受先進管理理念,加強安全文化制度建設
企業安全文化建設,首先必須立足于企業本身的發展狀況,同時建立一個適應本企業發展的、科學的、系統的、有可持續性和改進性的管理體系。比如引入CIS(企業形象識別系統),它可以幫助企業在建立文化支持系統的同時發展和建立企業個性;引入OHSMS(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其基本思想是實現體系持續改進,通過周而復始地進行“計劃、實施、監測、評審” 活動,使體系功能不斷加強。它要求企業在實施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時始終保持持續改進意識,對體系進行不斷修正和完善,最終實現預防和控制工傷事故、職業病及其他損失的目標;引入ISO(國際標準化體系),在我國它包括GB/T19001(質量管理體系)和GB/T24001(環境管理體系)兩部分。此外還有如《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河北省建筑施工安全技術管理標準》(DB13J/100-2009)等等安全標準、規范,形成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技術支持系統。
安全文化之于企業,作為企業文化的一個重要分支,作為一項長期的戰略性的工程,其本身不能被當成完全可以通過自然方式形成起來的價值理念,而是要通過塑造的方式,通過制度建設、理念的統一而逐步形成的一項綜合性系統工程。這就要求其應與行業和本單位實際相結合;應與建筑施工企業發展的目標相結合;應與安全文化建設結合起來。它需要全員、全方位通力合作;循序漸進,常抓不懈;預防為主,以人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