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隨著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建筑中的電氣工程越來越引起人們的注意,在電氣安裝過程中往往會出現一些通病,影響電氣工程的質量。文章就對這些通病進行相關的闡述和分析,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配線箱安裝;橋架安裝;電氣配管;電纜敷設
1 配電箱的安裝、配線
1.1 現象
1.1.1 接線端子無緊固標志,電纜頭處未掛標識牌。
1.1.2 箱殼的開孔不符合要求,特別是用電焊或氣焊開孔,嚴重破壞箱體的油漆保護層,破壞箱體的美觀。
1.1.3 落地的動力箱接地不明顯(做在箱底下,不易發現),重復接地導線截面不夠。箱體內線頭裸露,布線不整齊,導線不留余量。
1.1.4 盤柜線纜進出口未封堵或封堵不美觀。
1.1.5 盤柜安裝完成后未進行外包保護。
1.2 原因分析
1.2.1 施工人員施工責任心不夠。
1.2.2 施工過程不精細,未按要求標準施工。
1.2.3 安裝隨意,不按施工員交底要求施工,無自檢過程。
1.3 預防措施
1.3.1 加強檢查督促,增強施工人員的責任心。
1.3.2 配電盤內電纜接線完畢之后應及時掛好電纜標識牌,掛牌前要先檢查接線端子是否緊固并在確認緊固后用油性記號筆畫緊固標。
1.3.3 箱體的“敲落孔”開孔與進線管不匹配時,必須用機械開孔或送回生產廠家要求重新加工,或訂貨時嚴格標定尺寸,按尺寸生產。
1.3.4 透切理解驗收部門關于接地的有關規定。根據供電部門和市質檢總站的要求,動力箱的箱體接地占和導線必須明確顯露出來,不能在箱底下焊接或接線。接地的導線按規范當裝置的相線截面S≤16mm2時,接地線最小截面為S;當1635mm2時,接地線的最小截面為S/2。
1.3.5 箱體內的線頭要統一,不能裸露,布線要整齊美觀,綁扎固定,導線要留有一定的余量,一般在箱體內要有10-5CM的余量。
1.3.6 盤柜就位后現場還有施工時應對盤柜做好成品保護。具體做法有:
指示燈處應用類似海綿材料進行保護;箱體應用彩條布或者塑料紙進行保護;已送電配電盤應做好“已送電危險!”的警告牌。
2 橋架安裝
2.1 現象
2.1.1 橋架支架歪斜。
2.1.2 橋架末端未做收口。
2.1.3 用橋架穿墻穿板處未做處理。
2.1.4 非鍍鋅橋架無跨接線。
2.2 原因分析
2.2.1 工人施工過程不精細,施工完畢后無自檢過程。
2.2.2 現場施工管理員對國家施工及驗收規范等有關規定的執行力度不夠。
2.3 預防措施
2.3.1 橋架安裝完畢之后應仔細檢查橋架和支架,確保橋架支架整。
2.3.2 橋架末端應用顏色一致的鋼板做封堵。
2.3.3 橋架穿墻穿板處應及時蓋好保護蓋板并做好封堵,且應對孔洞進行修補保證美觀。
2.3.4 所有非鍍鋅橋架均應用合適截面的導線進行跨接接地。
3 電氣配管
3.l 現象
3.1.1 管口沒有仔細打磨、清除毛刺。
3.1.2 線管連接不牢固,易松動。
3.1.3 預埋深度不夠,位置偏差較大。
3.1.4 線管固定間距不滿足要求,線管安裝支撐缺乏,線管歪斜。
3.1.5 轉彎處用電焊燒彎,上墻管與水平進戶管網電焊駁接成90°角。
3.1.6 進戶管與地下室外墻的防水處理不好。
3.2 原因分析
3.2.1 施工馬虎,未按技術要求及施工規范施工。
3.2.2 與土建和其他專業隊伍協調不夠。
3.2.3 沒有彎管機或不會使用彎管機,責任心不強,貪圖方便用電焊燒彎。
3.2.4 預埋進戶管的工人不懂防水技術,又不請防水專業人員幫忙。
3.3 預防措施
3.3.1 加強與土建和其他相關專業的協調和配合。
3.3.2 加強對承包隊伍領導和材料采購員有關法規的教育,監理人員要嚴格執行材料進場需檢驗這一規定,堵住漏洞。
3.3.3 檢查核對施工現場條件,確定建筑物圍護結構完成,安裝部件的障礙物已清理,地面上無雜物。
3.3.4 確認施工現場安裝尺寸是否符合施工圖紙的要求,有無遺漏。
3.3.5 確定標高、接線盒和箱子安裝位置,確定支吊架的形式,設置支、吊點。
3.3.6 明配管中,線管固定方式常見有兩種:卡箍固定,管碼固定。管徑較小時采用管碼固定,管徑較大或管碼安裝不方便時采用卡箍固定。管碼應固定在磚塊的中間。
3.3.7 電線管在施工前要認真檢查已是否做好防腐措施,地面引上線管安裝完成后應及時用塑料薄膜密封管口防止在電線敷設前有水或雜質進入。
3.3.8 金屬的導管和線槽必須接地(PE)或接零(PEN)可靠。
3.3.9 金屬導管嚴禁對口熔焊連接;鍍鋅和壁厚小于等于2mm 的鋼導管不得套管熔焊連接。
3.3.10 線管管口必須打磨光滑無毛刺。
3.3.11 暗配的導管,埋設深度與建筑物、構筑物表面的距離不應小于15mm;明配的導管應排列整齊,固定點間距均勻,安裝牢固。
3.3.12 穿線之前應先敷設能承重的穿線器或者鋼絲,如遇有暗敷中間有接線盒的情況,則應提前將鋼絲穿入管中一起埋設。
4 電纜敷設
4.1 現象
4.1.1 梯式橋架內電纜不整齊,綁扎密度不夠。
4.1.2 電纜過彎部分施工不規范。
4.1.3 電纜綁扎不整齊,不美觀,且扎帶留尾巴。
4.2 原因分析
4.2.1 電纜敷設完畢,橋架內電纜不整齊,不按施工規范長度進行綁扎牢固。
4.2.2 施工人員工作不負責,未按規范施工。
4.3 預防措施
4.3.1 橋架內電纜敷設整齊,垂直梯式橋架內電纜每隔1.5m設綁扎點。
4.3.2 敷設電纜時所有過彎處均有專人負責,確保電纜彎曲半徑滿足要求且電纜完全置于橋架內。
4.3.3 橋架內電纜敷設完畢后,綁扎整齊,扎帶不得留尾巴。
5 開關、插座的盒和面板的安裝、接線
5.1 現象
5.1.1 線盒預埋太深,標高不一;面板與墻體間有縫隙,面板有膠漆污染,不平直。
5.1.2 線盒留有沙漿雜物。
5.1.3 開關、插座的相線、零線、PE保護線有串接現象。
5.1.4 開關、插座的導線線頭裸露,固定螺栓松動,盒內導線余量不足。
5.2 原因分析
5.2.1 預埋線盒時沒有牢靠固定,模板脹模,安裝時坐標不準確。
5.2.2 施工人員責任心不強,對電器的使用安全重要性認識不足,貪圖方便。
5.2.3 存在不合理的節省材料思想。
5.3 預防措施
5.3.1 與土建專業密切配合,準確牢靠固定線盒;當預埋的線盒過深時,應加裝一個線盒。安裝面板時要橫平豎直,應用水平儀調校水平,保證安裝高度的統一。另外,安裝面板后要飽滿補縫,不允許留有縫隙,做好面板的清潔保護,開關、插座面板應緊貼墻面安裝,安裝完畢后應打與墻面顏色協調的密封膠。
5.3.2 加強管理監督,確保開關、插座中的相線、零線、PE保護線不能串接,先清理干凈盒內的砂漿。
5.3.3 剝線時固定尺寸,保證線頭整齊統一,安裝后線頭不裸露;同時為了牢固壓緊導線,單芯線在插入線孔時應拗成雙股,用螺絲項緊、擰緊。
5.3.4 開關、插座盒內的導線應留有一定的余量,一般以100-150mm為宜;要堅決杜絕不合理的省料。
6 燈具安裝
6.1 現象
6.1.1 燈具安裝不整齊,成排燈具的水平度、直線度偏差較大。
6.1.2 燈具與天花板之間間隙過大。
6.1.3 照明燈頭線軟管保護不到位。
6.1.4 天花吊頂的筒燈開孔大大,不整齊。
6.2 原因分析
6.2.1 預埋燈盒時位置不對,有偏差,安裝燈具時沒有采取補救措施。
6.2.2 施工人員責任心不強,對現行的施工及驗收規范、質量檢驗評定標準不熟悉。
6.2.3 筒燈開孔時沒有定好尺寸、開好位、圓孔直徑不統一等。
6.3 預防措施
6.3.1 安裝燈具前,應認真找準中心點,及時糾正偏差。
6.3.2 按規范要法,成排燈具安裝的偏差不應大于5mm,因此,在施工中需要拉線定位,使燈具在縱向、橫向、斜向以及主同低水平均為一直線。
6.3.3 燈具安裝之后要自查,燈具支架牢固無松動。
6.3.4 燈具配線的保護軟管長度和規格必須按要求敷設。
6.3.5 天花吊頂的筒燈開孔要先定好坐標,除要求平直,整齊和均等外,開孔的大小要符合筒燈的規格,不得太大,以保證筒燈安裝時外圈牢固地緊貼吊頂,不露縫隙。
作者簡介:宋池(1978-),男,江蘇啟東人,工程師,研究方向:電氣技術及工程造價管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