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居住區環境的改善,人們對于居住區的軟景設計要求也越來越高。文章通過對當前影響居住區景觀種植設計的幾個關鍵因素進行研究,努力改善居住區景觀種植設計的現狀,使更具自然性的生態景觀融入到居民區中,為人們創造一個良好的休息和活動的空間。
關鍵詞:居住區;景觀種植;設計
人類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就是居住,同時居住也是人類最主要的一項行為內容和生活構成。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們對于居住的觀念也有了相應轉變,居住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人們對于居住小區的喜愛程度,而軟景的設計(即景觀種植設計)直接影響著居住區的景觀環境好壞,那么軟景設計就自然而然成為影響景觀設計效果中非常重要的一筆,以下就從幾個方面來闡述居住區景觀中做好種植設計的幾個關鍵因素。
1 空間的組織
種植設計開始之前,要對整個小區的景觀方案進行分析和定位,做到了然于胸。而空間的組織是種植設計的第一步和做好種植設計至關重要的一步。首先,分析場地的基本條件,對當地的地質進行研究,研究的目的就是找出與該居住區地質相匹配的植物,并利用不同的植物品種特性從平面上來構造景觀空間序列,并利用植物高度來形成豐富的天際線;其次,分析各空間序列的功能,并進行功能的定位,功能結合空間,使所選的種植空間能夠符合居住區功能要求,并產生相應的景觀空間效果;再次,居住區的景觀設計要考慮到當地人的文化傳統,尊重當地的鄉土知識和傳統文化,吸取當地人的經驗,將當地的文化特色納入到景觀空間序列中;最后,種植設計的空間的組織還需要美學來把關,通過視覺效果來引導和組織景觀空間序列,以達到良好的景觀效果或者形成不同的視覺沖擊力。
2 功能分區
功能分區就是通過研究各區域的功能以及彼此之間的聯系來確定各功能區域的具體位置和所占的范圍。功能的分區和定位之于景觀種植設計在于對植物品種的選擇,并充分的結合與應用植物固有的植物特性、美學特性以及功能特性,來進行植物配置和組景,營造符合功能的景觀效果。例如,可以將一個居住區分為:入口區、休閑娛樂區、健身活動區(又可分為老人、兒童活動區)等,那么在做種植設計時,這些功能區域在選擇植物品種的時候也必然是不一樣的,植物品種的選擇首先就需要以符合功能定位為第一要素,其次就是要表現出此區域的景觀的特質,以植物品種來呼應主題或者以植物品種來定位此區域的主題性,再者就是要考慮植物的季相性、文化性等進行植物的配置。最后植物種植設計需要與總體藝術布局相協調,除了把四季的景色變換也考慮在內,還要注意各景點之間的融合,使種植設計更好的符合人的需要和更好的為人的居住服務。
3 地形的塑造
地形塑造是居住區景觀設計中外部環境中最廣泛的影響因素,是居住區的景觀骨架,地形的塑造能夠形成景觀中心,塑造不同的空間,豐富居民的休閑活動。所以地形因子對種植設計的影響也就不言而喻了,做好地形的塑造就能與種植設計相得益彰,使景觀設計效果更加突出。在進行地形的塑造之時,首先對場地的現狀地形、建筑的室內外高差關系、場地的總體設計豎向趨勢進行分析,然后結合前面的種植設計的空間組織分析、功能分區定位分析等進行地形塑造來構思。構思時需要結合地形塑造的高低起伏大小以及種植設計來統籌考慮,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展開:
3.1 造價因素
造價因素即成本因子,無論是對于地產商還是設計單位,成本意識都要統籌到每一個設計之中,在有限的空間里做最有價值和最有效果的景觀設計,那么地形塑造的造價因素就是考慮整個小區的土方平衡--即挖方與填方的土方平衡關系。盡量使用場地內的土方來塑造地形,減少外運進來或者出去的土方量,不增加額外的土方成本,同時塑造時還應該根據居住區的結構來進行處理,禁止大型的改動,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在地下車庫頂板上的地形塑造還需要滿足結構荷載要求,不能隨意的增加地形的起伏,要考慮安全性,不能為后期留下安全隱患。
3.2 空間大小
地形塑造的第二個需要統籌考慮的就是空間大小,在做景觀設計是,我們經常會提到這樣一句話:大空間大尺度,小空間小尺度。空間和尺度也需要體現在地形的塑造中,大空間大地形,小空間微地形,所以在高度起伏上也要有區別對待。即在塑造景觀種植的地形時也要充分考慮到景觀所占的空間大小以及居住區能夠提供的種植區域,進行合理規劃和布局。
3.3 坡度要求
說完了空間與尺度,對地形塑造的另一個指標要求就是坡比--即坡度,坡度的大小也與景觀種植設計是有緊密聯系的,可以影響和改變景觀種植效果的天際線,不同的地形塑造會形成和產生不同的天際線變化。一般來說居住區的坡度比較平緩,偶爾也存在坡度比較大的地區,通常情況下,坡度大于18度就不適宜景觀種植,其次坡度太大對排水很有影響,特別是下雨后帶來的泥土沖刷對景觀效果有很大的破壞力,同樣也加大了后期物業的維護管理。此外,不同的植物——即喬灌草適合的最佳坡度也有所不同。因此,在做地形塑造是需要考慮坡度對種植設計的影響,使其能夠為多種植物提供一個好的種植環境。
3.4 排水
地形的塑造從宏觀上說是為種植設計提供一個更加豐富的立面效果,但是從微觀上來說,是為整個小區的排水系統進行重新的規劃,也間接的為植物的生長提供一個更加優良的環境。所以在進行地形塑造時,必須結合建筑的排水管網線進行統籌考慮,將綠地中的排水系統納入到小區的大排水系統中,系統性的解決整個效果的排水問題,避免出現積水現象,且要特別考慮建筑周邊的地形塑造,不能出現排水倒灌到建筑室內中。
將以上四個方面統籌考慮之后,地形塑造就已基本成型,種植設計緊密結合地形塑造來進行天際線的設計,營造景觀效果。
4 尺度體量的分析
尺度體量的分析是在空間組織、地形塑造的基礎上進行種植設計再次深入的一次構思分解,尺度體量充分結合空間大小(包括空間場地內的景觀構筑物)、地形的高低起伏會加強空間的圍合感,豐富天際線的變化,增強或者改變視覺沖擊力的效果。尺度體量的分析除了跟景觀的構筑物有著一定的聯系,更加要考慮到建筑物與建筑物之間以及不同景觀構筑物與建筑物之間的體量與對應關系。所以首先要對建筑物的高度、長度、寬度以及建筑物的整體做到了解,此外,還要了解通常情況下人體的平均高度、寬度、坐高、蹲高、彎腰、舉手以及殘疾人坐輪椅所需要的活動空間尺寸等,基于以上數據,再來估算景觀種植區內植物設計所需要的尺度體量大小。最后要把景觀對建筑物的作用效果事先評估一下,可分別從橫向和縱向的視覺尺度來進行分析,使所設計的景觀與景觀中的建筑物能夠產生最佳的視覺效果。
5 植物的選擇
在經過了以上空間、功能、地形、尺度體量的分析之后,植物品種的選擇、層次和色彩的搭配是居住區景觀種植設計中的關鍵性因素,也是種植設計最后的一步,且是直接影響景觀效果的一步。種植設計就是通過喬木、灌木、花卉、草坪等不同的組合與配置營造不同的景觀效果,每一種植物都有它固有的生物學特性,美學特性和不同的應用效果,所以選擇不同的植物品種或者不同的植物配置組合就會形成截然不同的景觀效果,而植物不同的色彩選擇也必然會產生不同的視覺沖擊力,另外在不同的區域內對植物品種的選擇也是不同的。那么對植物品種的選擇我們從哪些方案出發呢:
5.1 植物品種的選擇
在進行植物品種的選擇時,我們必須要考慮其的區域位置——重要與非重要;功能——滿足什么樣的功能定位,空間組織是收還是放;成本意識——即是否需要重點打造;季節性——人的行為活動與四季的關系;植物本身質感——親切細膩或者大氣或者粗糙等。比如說入口區的種植設計:區域位置——入口,重要節點位置;功能——小區的形象入口,空間具有展示和引導的功能;季節性——人出入的主要通道,活動量大且為展示區空間,因而需要考慮每一個季節的景觀效果,且以其中一個或者兩個季節的景觀效果尤為突出,體現四季變化;植物本身質感——入口的種植設計要簡潔而大氣,豐富但不凌亂,植物的選擇體現入口的親切、溫馨和細膩感。
5.2 植物樹形的選擇
不同的樹種有其固有的特性,樹形就是其中的一方面,在景觀的種植設計中,樹形是構景的基本因素之一,對景觀效果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通常所見的樹形有:圓柱形、尖塔形、圓錐形、廣卵圓形、倒卵形、球形、扁球形、饅頭形、垂枝形、龍枝形、傘形、叢生形等。不同形狀的樹種經過不同的配置組合,可以產生韻律感、層次感等不同藝術組景效果。而且,同一個樹種的樹形也并非永遠不變,它會隨著生長發育的過程而呈現出規律性的變化,所以作為一個優秀的種植設計師,除了要了解植物的常態,也必須掌握這些變化性的規律,對其變化能有預見性。
了解了植物樹種的基本樹形,我們還需要了解植物的樹形所產生和帶來的不同視覺效果。一般來說,喬木樹形中的尖塔狀及圓錐狀的樹形,會形成嚴肅端莊的效果;柱狀狹窄的樹形,會形成高聳靜謐的效果;圓鈍、鐘形的樹形,會形成雄偉渾厚的效果;垂枝類的樹形,會產生優雅、平和的氛圍;而對于灌木、叢木方面,呈團簇叢生的,會形成樸素、渾實之感;呈拱形及巖崖狀的,會形成瀟灑的姿態。所以,在做種植設計時,可以充分利用植物本身所固有的這些特性來營造豐富的景觀效果和烘托場所精神。
5.3 植物本身特性的分析
植物品種種類繁多,但是每一種都有它所獨具的形態、色彩、風韻、芳香等美麗的特色,而這些特色會隨著季節及年齡的變化而有所豐富和發展,即我們常說的季相美。
不同民族或者不同區域,由于生活、文化、風俗習慣以及歷史的沉淀,會賦予不同的植物品種某種精神的象征,將其人格化,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植物所蘊含的文化美。
除了季相美,文化美的特性,植物本身還有美化環境、改善環境的功能美和生態美的特性,這些都是作為一個種植設計師在植物品種選擇時需要去分析和考慮的,充分發揮植物本身所具有這些特性來服務人的生活,改善和提供人居住的環境空間。
5.4 色彩的搭配
不同的植物色彩會對人的感官和心理產生不同的效果,而在做種植設計時,是需要結合人的行為心理學來進行設計的,而植物品種的色彩的搭配可以從樹葉和花的色彩來分析。
樹葉基本以綠色為主,但是綠色也可以分為淺綠、綠、深綠、藍綠等,綠的程度不同,帶給人的心理感觀也是有區別的。其次,有些樹種會隨著季節的變化,樹葉的顏色也會跟著發生變化,呈現出完全的不同的季相色彩美。所以充分的應用樹葉的這種季相色彩美,可以為景觀設計效果增色很多。
樹種的花色所帶來的色彩美和所產生的景觀效果就不言而喻了。紅色的花朵,會營造熱情興奮的景觀氛圍;黃色的花朵,會營造明亮活潑的景觀氛圍;藍色的花朵,會營造出沉靜靜謐的景觀氛圍;白色的花朵,會營造出悠閑淡雅的氛圍等等,且每一種的植物花朵在形狀和大小之上又會有區別,那么同一種色系的花朵也會因為植物品種的不同也會產生不同的景觀效果和心里感受。
總之,在進行植物的選擇時,從品種的選擇、樹形的選擇、植物特性分析、色彩的搭配等這些方面來考慮,充分的運用植物的本身的特性來營造景觀是對植物設計師最基本的一項要求,也是種植設計體現景觀設計效果的直接影響因素。
綜上所述,居住區的景觀種植設計要把握住以上幾方面的關鍵性因素,且一步一步的分析和定位,層層推入,統籌考慮,方能最大的發揮出植物本身所具有的特性美,營造出最佳的景觀效果。
6 結束語
居住區的景觀種植設計是一個完整的組成部分,它是在合適的經濟條件下實現的,必須符合自然的規律,也要符合一定的社會功能,同時還要涉及到藝術的構圖,任何一方考慮不周,就會引起設計的缺陷。因此,要需要多個方面研究人員的共同努力,創造出最好的居住環境。
參考文獻
[1]劉建明,孫一萌,霍宏.城市景觀生態建設的研究[J].中國林業經濟,2010(6).
[2]周建東.節約型園林綠地規劃設計的生態策略[J].安徽農業科學,2009(2).
[3]陳紀貴.城市現代居住區植物景觀設計初探[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10(26).
[4]王軍,傅偽杰,陳利項.景觀生態規劃的原理和方法[J].資源科學,2010(2).
作者簡介:鄧湘南(1983-),女,漢,湖南省衡陽市人,本科,園林專業,身份證號:43048219831004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