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從風景地貌的特點以及種類出發,對當前不同形式的園林地貌特點以及風景地貌的觀賞進行了分析,從而論述了如何利用自然風景地貌去營造風景優美且具有人文氣息的園林美景。
關鍵詞:自然風景地貌;營造;園林美景;探討分析
地貌也叫地形,是地球表面各種形態的總稱。它是內力與外力地質作用對地殼綜合作用的結果。內力和外力是塑造地貌的兩種營力,地貌是內力過程與外力過程對立統一的產物。依照地表形態規模的大小,地貌可以分為全球地貌、巨型地貌、大型地貌、中型地貌、小型地貌以及微型地貌。通常來說,全球地貌、巨型地貌以及大型地貌是內力地質作用的結果,中型地貌、小型地貌以及微型地貌是外力地質作用的結果。地貌是自然地理環境中非常重要的要素,它對地理環境的其它要素以及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有著極其深刻的影響。
1 常見園林地貌特征
1.1 花崗巖地貌。花崗巖地貌是由于地下的花崗巖石在地殼變動中露出地表形成的地貌,當花崗巖石露出地表并處于上升時,流水沿著垂直節理裂隙下切,形成石柱或者孤峰,這些石柱或者孤峰叢集成為峰林,在流水侵蝕或者重力崩塌作用下,形成峭壁懸崖。其特征是質地比較堅硬,巖性均勻統一,垂直節理發育,成為顯著的隆起地形,在流水侵蝕與重力崩塌作用下常常形成峭壁懸崖、石柱林立等奇特景觀。
1.2 丹霞地貌。紅層是丹霞地貌發育的物質基礎,受到強烈侵蝕分割、溶蝕以及重力崩塌等綜合作用而造成平頂、徒崖和孤立突出的塔狀地形。這些地形沿著垂直節理面不斷侵蝕、搬運以及風化后形成的一種獨特地貌類型。丹霞地貌最突出的特征是“赤壁丹霞”廣泛發育,形成了頂平、身陡和麓緩的方山、石柱、石墻與石峰等奇險的地貌形態,形態各異的山石形成了一種觀賞價值極高的風景地貌,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紅石公園”。
1.3 喀斯特地貌。所謂喀斯特地貌就是指那些具有溶蝕性的水對可溶性巖石進行溶蝕、侵蝕及巖體重力崩落和坍塌等作用過程,形成于地表與地下各種侵蝕和堆積物體形體的總稱,喀斯特地貌的形成除了溶蝕作用以外,還包括流水的沖蝕伴隨的機械作用。我國的喀斯特地貌面積大且地貌豐富多樣,比較典型,生物形態比較豐富,主要分布在氣候暖濕的石灰巖層分布區。
1.4 風積地貌。風力堆積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態。在干旱與半干旱氣候及風沙來源豐富的條件下,經風力搬運作用后堆積形成的。影響風積地貌發育的因素很多,主要是含沙氣流結構、風運動的方向和含沙量的多少。如風的類型,有單風向、雙風向與多風向;風速度的大小、起沙風的合成方向;地面起伏程度;地面組成物質的粗細與多少;地面的水分與植被分布狀況等。
1.5 冰川地貌。冰川地貌就是由冰川的侵蝕以及堆積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態。冰川是準塑性體,冰川的運動包含內部的運動和底部的滑動兩部分,是進行侵蝕、搬運、堆積并塑造各種冰川地貌的動力。但它不是塑造冰川地貌的唯一動力,是與寒凍、雪蝕、雪崩、流水等各種營力共同作用,才形成了冰川地區的地貌景觀。冰川地貌可分為冰川侵蝕地貌和冰川堆積地貌。冰川侵蝕地貌是冰川冰中含有不等量的碎屑巖塊,在運動過程中對谷底、谷坡的巖石進行壓碎、磨蝕、拔蝕等作用,形成一系列冰蝕地貌形態。冰川堆積地貌是冰川運動中或者消退后的冰磧物堆積形成的地貌。
2 不同形式園林地貌特征
2.1 規則式。規則式園林在一些平原地區,是由不同標高的水平面以及緩傾斜的平面交互形成;在一些山地以及丘陵地區,規則式園林地貌是由階梯式的大小不盡相同的水平臺地以及傾斜平面組成。規則式的園林外形輪廓通常為幾何形,往往采取整齊式駁岸,園林水景的類型以及整形水池、碧泉、整形瀑布以及運河為主,其中多以噴泉作為水景的主題。
2.2 自然式。自然式園林又稱為風景式園林或者山水派園林等。在一些平原地帶,自然式園林地貌地形一般為起伏的以及緩地形和人工錐置的若干自然起伏的山丘互相融合,它的斷面通常為和緩的曲線。在一些山地或者丘陵地區,自然式園林則運用自然地形地貌,除了園林中的建筑以及廣場這些基地中不作人工的改造工作以外,其它原有破碎割切的地貌都要做人工的整理,使其趨于自然。
2.3 混合式。規則式以及自然式園林比例不相上下的園林均可成為混合式園林。在那些原有園林地形中起伏不平,丘陵以及水面較多,面積也比較大的地方可科學規劃自然式園林地貌,周圍為自然式的環境則規劃為自然式園林為最佳。在一些居民區、體育館以及工廠的綠地中則適合建造混合式的園林地貌。
3 利用自然風景地貌營造園林美景原則
3.1 借鑒自然。在利用自然風景營造園林美景的時候一定要遵循借鑒自然的原則,用豐富多彩的自然地貌作為藍本,在繼承我國傳統掇山理水手法的基礎上,用“以假亂真”來合理塑造園林地貌,讓園林美景“做假成真”,出于自然而高于自然。
3.2 水到渠成。在園林中布置山水的時候,要有大局意識,要對園林中山水的位置、山水的朝向、山水的形狀、山水的高深,山與山、山與水以及山與平地之間的關系作一個全盤考慮。整個園林中山水地貌的變化和高低錯落要充分符合自然規律。在創造地貌的時候一定要依照園林土壤的不同性質來合理確定山體或者水體岸坡的坡度,使其更加穩定與持久。
3.3 全面照顧。在利用自然風景地貌營造園林美景中除了注意本身的造型以外,還要給園林中的建筑和工程設施創設一個比較合適的場地,在施工的時候要注重保留表面的土壤,這些土壤有利于植物的生長。在園林造景上,地貌要與園林中其它景物相融合,在山水旁須有建筑以及植物作適當點綴,園林建筑以及其它設施旁也要有山水相搭配。
3.4 因地制宜。在運用自然風景地貌營造園林美景中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宜山則山,宜水則水。在注重原有地形的基礎上,對其進行合適的改造,讓園林中的美景頓然改觀,從整體上形成一個環山抱水之態勢。
4 園林地貌美景創造步驟
4.1 認真相地。相地的主要任務就是對整個園林的園基情況有一個詳細的了解與把握,依照大體的了解與把握來對園林地形圖的精確度做一個檢查。同時,也對園林中的地貌進行觀察,審時度勢,把那些有利用價值的點在地圖上標記下來作為參考,最后依照園林的地形特征以及建造園林的具體要求,對園林中的景物安排做一個綜合考慮。
4.2 具體設計。在城市建設中,園林是其中的組成部分,其地形設計要以城市規劃要求為依據,并積極征得城市建設有關部門的有效配合,讓園林中的地形在高程中和周圍的環境有一個比較合理的關聯。比如,園林中的出入口廣場和園路標高的確定,園林中的水體與城市水系的關系,園林中的雨水和污水的排放等。假如園林的風景區處在山區之中,還要考慮山洪的攔截以及山洪的疏導等。
4.3 改造施工。利用自然風景地貌營造園林美景的施工方式通常可以分為兩種,即人力施工以及機械施工。在挖湖堆山與平整場地的時候一定要先用機械施工,再用人力來完成細部的修整。
5 結束語
在園林中,那些惟妙惟肖的假山、動靜結合的理水、蜿蜒起伏的園路、錯落有致的噴泉、波光粼粼的流水都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的,它們是對自然提煉的結果。在園林景觀設計當中我們要在有限的地域內創造出無窮的意境,顯然不能完全照搬自然風景地貌,要通過對大自然進行深入的觀察和了解,然后從中提煉出最具感染力的藝術形象,用寫意的方法創造出寄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意境,這才是利用自然風景地貌營造園林美景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蔡蕾.談中國古典園林的意境之美[J].建筑界,2013(1).
[2]孟冉.看與被看-蘇州園林的造景之趣[J].美術教育研究,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