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各個行業對于水資源的需求都在不斷的擴大,然而我國水資源,特別是淡水資源嚴重缺乏,很難滿足各個行業對于水資源的大量需求。為了更好的緩解目前水資源的各種供需矛盾,我國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對水資源進行科學的管理和控制。但是目前水資源的缺乏的現狀仍然沒有得到根本的解決。本文主要對我國目前水資源的管理現狀進行了分析,同時針對水資源管理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思路,以期可以為水資源的管理和可持續的發展提供一些必要的借鑒。
關鍵詞:水資源管理;可持續發展;問題與策略
水資源的短缺和水環境的污染目前已經成為了制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水的問題是一個十分嚴重的社會問題。近年來,搞小號和高污染的傳統粗放型的經濟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加劇了城市水污染的狀況,這造成了一些本來豐水的城市也發生了水資源短缺的情況,極大的影響了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在新時期的背景之下,加強水資源的管理和可持續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雖然我國在水資源管理和可持續發展方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但是水資源污染浪費的狀況仍然十分的嚴峻,因此水資源的管理部門應當對水資源污染和浪費的原因進行研究,探究水資源管理和可持續發展的相關策略,為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必要的借鑒。
1 我國水資源管理面臨的主要問題探究
1.1 水資源總量不斷減少
目前階段我國的水資源的發展趨勢是呈現出逐漸減少的狀況,這是我國水資源的基本情況。長久以來,一些地區過度的砍伐森林,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森林的蓄水能力,一些淡水資源順著地表流失,這造成了水資源不斷減少的局面。甚至在一些地區淡水湖泊出現了干渴斷流的情況,這些都是我國目前水資源不斷減少的最好的證明。另外隨著城市化和工業化的發展進步,社會對于水資源的需求量不斷的加大,水資源缺乏的矛盾不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完全解決,這造成了水資源供需矛盾的進一步惡化,水資源總量的不斷減少不利于社會穩定,也不利于社會經濟發展。
1.2 水污染浪費的現象比較嚴重
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不斷推薦,工業用水量也在不斷的增加,這同時也伴隨著水污染和水浪費的增加。特別是近年來,工農業污水的排放量一直居高不下,這些都成為了我國污水治理過程中的難點問題。此外還有很多城市自身的污水處理設備和設施不健全,這些容易導致污水的排放不達標一些污水沒有經過嚴格的處理就排入到了江河湖泊,容易導致二次污染。
2 水資源可持續發展和充分利用的措施探討
2.1 制定水資源科持續發展的向相關政策
國家相關的部門應該健全水資源可持續發展的引導政策,充分履行對于水環境污染的監管職責,通過監督確保機構的監督管理,做好水資源的管理工作。另外,還可以以行政手段的方式對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做出必要的引導,為了能夠有效的緩解水資源的供需矛盾,國家還應當對于農業的用水進行科技創新,進行滴管,噴灌等節水灌溉措施。此外,對于缺少比較嚴重的西北地區,政府應當鼓勵農民退耕還林,增加森林的覆蓋面積,從而更加有效的增強森林的蓄水能力。
2.2 以可持續發展為核心,建立完善的水資源管理體系
目前我國水資源污染和浪費的行業主要是工業和農業,以及居民用水。特別是近年來,伴隨著國家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工農業和居民生活用水不斷的增加,水資源供需矛盾不斷的加重。為了可以很好的加快水資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對水資源進行合理的保護,國家應當健全相應的水資源的保護機制。推廣和使用節水的設備,最大限度的提升水資源的利用效益。另外,完善水資源的管理體制,能夠形成供水和用水以及節水等各個環境的有效管理,以可持續為發展的核心,最大限度的對水資源進行保護和利用。
2.3 做好對于水資源保護的宣傳工作,調動群眾參與水資源保護的熱情
群眾是水資源的使用主體,讓群眾認識到水資源保護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和關鍵的,所以,各地的有關部門應當采取有效的措施對群眾進行激勵,充分調動群眾節約用水,保護水源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另外在農村地區,可以多使用一些警示牌或者是墻體廣告,呼吁人們做好水資源的保護和節約的工作,總而言之,做好群眾的宣傳教育,要讓群眾都參與到水資源保護的管理工作中來,這是做好水資源節約和保護中十分重要的環節。
3 結束語
水資源是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所必須的重要資源,目前我國的農林漁牧等行業都離不開水資源的利用,然而伴隨著水資源污染和浪費的不斷加劇,水資源的供需矛盾也產生了比較大的變化。中國水資源的短缺已經成為了影響社會發展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制約因素,面對水資源短缺和污染情況的加劇,必須要堅持以水資源的合理分配作為基礎,對水資源進行高效的利用,走水資源可唏噓發展利用循環的道路。我國水資源科持續發展和水資源管理方面積累了不少的經驗,但是在水資源的實際利用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不少的問題。要做好水資源的管理和可持續的發展,不僅僅是需要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同時也需要社會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這樣才能夠達到水資源的管理和可持續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趙琳琳.淺談我國污水回用前景[J].水利科技與經濟,2005(6).
[2]趙梅梅.淺談國內外污水回用狀況及發展遠景[J].水利科技與經濟,2009(2).
[3]柏麗梅,劉柏英.柔性石墨對水面油吸附的研究[J].水利科技與經濟,2009(7).
[4]王忠福.我國水資源利用中的問題與可持續利用對策[J].西安郵電學院學報,2011(5).
[5]姜桂華,王文科,楊澤元.關中盆地潛水含水層脆弱性評價[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10).
[6]張倩.《濕地公約》與我國濕地保護立法[A].生態文明與林業法治-2010全國環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上冊)[C].2010.
[7]劉海燕,伍法權,李淑進.地質工程建設與環境的協調發展[C]//中國地質學會工程地質專業委員會、貴州省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2005年學術年會暨“巖溶·工程·環境”學術論壇論文集,2005.
[8]黃立文,韓延勝,牟軍敏,等.長江水上交通安全評價指標體系研究[C]//.中國航海學會2005年度學術交流會優秀論文集,2005.
[9]王順久.岷江徑流特征及其對青藏高原氣候變化的響應[C]//.中國氣象學會2008年年會復雜地形影響下的天氣與氣候分會場論文集,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