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林業病蟲害是造成林木死亡的重要原因,直接影響到林業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關系到林業從業人員的切身利益,所以一直都是研究的熱點和重點。文章主要結合自身工作實踐,分析研究了林業病蟲害產生的主要原因,并就具體的防范措施給予了分析。
關鍵詞:林業病蟲害;防范;原因分析
林業病蟲害對于林業的危害是非常大的,直接影響到樹木的正常生長,所以防范林業病蟲害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我國林業病蟲害的主要特點是林業病蟲害的面積不斷的擴大,病蟲害的種類比較多,因此防御林業病蟲害的難度也非常大。對于林業病蟲害如果不及時的進行治理,將會對于林業的總體發展造成十分巨大的打擊。
1 林業病蟲害產生的主要原因分析
伴隨著國家對于人工育林工作的重視,人工林的面積呈現出逐年增加的趨勢,這在很大程度增加了我國的林業覆蓋率,但是相應的也伴隨著一些林業的病蟲害。這是因為林業生態系統有著一定的特殊性,這決定了其自身對于病蟲害的防御相對的脆弱。一旦有病蟲害的侵入,就比較容易發生大面積的擴張。林業病蟲害一旦發生,就會在比較短的時間內襲擊到附近的一些植物,這也是目前造成林業病蟲害范圍不斷擴大的最為重要的原因。人工林的這種特點,一旦林業的病蟲害流行起來將會造成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另一方面,雖然我國的天然林的數量也比較大,但是在林業生產中,主要還是以木材的生產為主,林業其他副產品的比例不大,這造成超量砍伐的情況比較嚴重,這使得天然林的面積不斷減少,相應的林業的原始結構也遭受到了難以逆轉的破話,這造成林業病蟲害的入侵的自然保障逐漸消失,病蟲的天敵生物也逐漸的減少。另外在進行農業活動的過程中,為了促進農作物更好的生長,使用了大量的化學藥物進行殺蟲,這雖然可能會使得農業豐產增收,但也在很大程度上給林業的植物生態環境造成了很大的影響,造成林業病蟲害的天敵逐漸消失。同時,當有林業病蟲害發生的時候,化學藥物可以再很短的遏制病蟲害的進一步發展,但與此同時也會造成大量的有益生物的生死。另外一方面,當病蟲害的害蟲產生一定的耐藥性的時候,會給林業植物造成更大范圍的影響,造成更大的損害。
2 林業病蟲害的管理防范措施研究
2.1 群防群治,對病蟲害進行分類的防控
在工作中,首先要提升林業管理人員自身的業務素質,提升他們的業務能力,在工作中能夠正確的識別林業病蟲害,一旦發生病蟲害可以快速的做出判斷,減少不必要的損失。另外,林業病蟲害的防治直接關系到林業產業的健康發展和安全,所以在工作中必須要加強對于病蟲害防治的宣傳,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在進行病蟲害的防治過程中要根據林木的具體情況和病蟲害的類型以及等級,做好分類防治,因地制宜的開展預防工作。林業部門可以參考以往防治病蟲害的經驗,制定出相關的預防方案和措施,同時嚴格的執行這些措施,定期的對森林進行檢查,消除隱患。同時還要依據每年多監測的結果,對防治方案作出必要的調整,也只有這樣,才可以在在最大范圍內對林業病蟲害做好防治。
2.2 依靠科技,做好病蟲害的防治
病蟲害的防治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在不斷的發展和變化的。因為病蟲害的可變性非常強,所以在防治的過程中難度很大,常常是難以進行預料。所以進行病蟲害的防治,就必須要結合多專業和多學科,對病蟲害的情況進行系統的考察,也只有這樣,才可以更好的發現新的方法,尋找出新的途徑。防治病蟲害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強化基礎的研究,掌握好林業的重要病蟲害生物的產生以及形成的規律,另外一點就是要提升監測的水平,依靠科技防治病蟲害,依靠科技進行病蟲害的控制。一旦有疫情的端倪,就應當立刻組織人力物力及時的消滅疫情,確保森林安全。最后就是要注意做好林業病蟲害趨勢的預防,為全面防治病情提供更加有力的科學依據。
3 林業病蟲害技術防范的措施分析
3.1 開展科學合理的封山育林工作
林業部門應當依據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封山育林的工作,封山育林工作應當適應林木生長的需要,同時要適應當地的自然條件。工作中在各類的選育措施全部到位的前提之下進行封山育林,使得現有的樹種的抗病基礎可以更好的增強。同時也可以對林木做好必要的混交工作,以更好的完善群落的合理化。另外通過封山育林也可以再一定程度上增強病蟲害生物天敵的數量,在生物學的意義上有效的提升林木保護的性能,最終達到能夠防病抗病的目的。最后封山育林還可以再很大程度上減少不必要的植被人為破壞,促進森林系統的完整發育,改善生態環境。
3.2 做好育苗的消毒工作
在植樹造林的過程中,土壤和種子本身都可能含有病原和害蟲,所以在開展育苗的過程中一定要對種子和育苗進行必要的消毒,這樣才能夠最大限度的確保出苗率和林木的安全。另外應當注意采取輪作的措施,使得土地資源可以最大限度的被利用起來。最后還要注意保護林木病蟲害的天敵,增強微生物、益鳥和捕食性昆蟲的數量,只有明確了他們對于病蟲害蔓延的意義才可以有效的抑制病蟲害的產生和蔓延,最大限度的維護生態的平衡,減少林業病蟲害的產生。
3.3 積極營造混交林
混交林的好處就是可以使得各種生物之間可以起到相互制約和共同生長的積極作用,一旦某種病蟲害產生也不至于對森林起到毀滅性的影響,而且這樣的實際效果從理論上來講也更加的接近實際的天然林木,可以使得森林的生態環境更加的穩定和諧。
3.4 通過科技手段,增加對于病害的防治工作
在進行林業工作的防治中,有幾個方面是需要進行改善和特別注意的。首先要做好林木的清潔工作,在林木修建完成之后,要及時的清除林木中間的雜草和敗葉,然后進行就地深埋,這樣就可以變弊為利。在對害蟲進行處理的時候也可以采取束草誘捕害蟲的辦法,在初冬時節以干枯的雜草包扎樹干的基部,然后誘集越冬的害蟲進入到草內,然后第二年2月中旬將這些草全部焚燒。對樹木進行必要的修剪,徹底的去除植物的死枝和病枝,改善樹木的健康狀況。對樹木進行必要的圖白,在樹干和主枝的下部分以石硫合劑進行刷怕,在葉落之后和春季發芽之前分別進行一次刷白。
4 結束語
總的來講,我們應當在林業管理的各個階段,采取所有可以采取的措施應用到林業病蟲害的防治過程之中,采取科學管理和科學防控的手段進行森林的管理,同時還應該注意將生物防治的方法和措施擺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也只有這樣才可以很好的保持住生態的平衡,同時還應當將多種防范的措施進行結合,做到對于病蟲害的有效控制,最終促進林業管理的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夏雨霞.林業病蟲害無公害防治的重要意義和防治方法[J].農村實用科技信息,2009(5).
[2]蘇玉珍,熱希.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中的問題及對策[J].內蒙古林業調查設計,2007(6).
[3]唐曉靜,李雪梅.森林病蟲害防治:林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任務[J].中國林業,2007(15).
[4]張淑梅.黑龍江墾區森林病蟲害管理信息系統構建及應用研究[D].東北林業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