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8日,TCL通訊CEO郭愛平在宣布其年產能1.2億臺新手機生產基地投產的同時,提出要把其手機出貨量在3年內提升至全球前五,5年內做到全球前三。
臺下的TCL集團董事長兼CEO李東生聽到這一承諾,不禁胸有成竹地莞爾。“郭總是謹慎的人,當著大家的面說出這個目標,顯然TCL通訊的團隊對此已有深入討論。”
10月25日,TCL集團2013年的三季報似乎印證了這一點: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10.96億元,同比增長26.08%;凈利潤17.42億元,同比增長131.72%。智能手機銷售增長加快,產品均價和毛利的提升,使得通訊業務在首三季(截至9月份)純利上升50%,至1400萬元。不過,距離全球前三的愿景,這條路還很遠。
盡管在Gartner發布的2012年全球手機銷量排行榜中,TCL排名第七,但對于中國這個最大的智能手機消費市場而言,誰知道?
這也是TCL通訊要重回主場作戰的原因,“TCL通訊回歸中國市場是戰略性的,我們希望中國區的營收占比至少要達到20%~25%”。TCL通訊COO王激揚說。
“回家”曾水土不服
建品牌“慢就是快”
在國內常常有人問王激揚:“你們TCL還做手機啊?”他聽了覺得滿腹委屈,“這就像蠻有出息的一個小伙子出國了,在國外努力打拼,做到全球第七名,但此時國內的人卻幾乎把他忘了。”
TCL通訊的當務之急似乎是要淡化它的“海歸”身份,更好地融入到中國的本土市場,尊重和理解這里的“叢林法則”。
王激揚首先要克服的就是“水土不服”。
“過去我寧可去做美國,也不做中國,因為美國市場雖然很難進,進入門檻很高,但進去了保證你的利潤,比較規矩。為了一個產品認證,在美國要派駐40、50號人(測試)。現在美國市場的毛利肯定是 TCL全球市場區域里最好的,單月過百萬。在海外,西歐也是類似這樣。中國市場則完全跟美國相反,進入門檻很低,但進去了之后,比較混亂。”
回國則完全是另一種挑戰,“要快速,要變化很大。” 因為對中國市場缺乏了解,王激揚坦承犯了學院派的錯誤,在一開始甚至忽略了與運營商的深度合作,從而錯失了對市場節奏的把控。
國外的運營商不是控制渠道,而是控制產品。運營商補貼到10%后,就不再投入,更多的是開放渠道。“而中國市場完全相反,運營商一上來就控制渠道,走量繞不開”。這種反差讓王激揚彼時的判斷出了問題。“當時我認為和運營商的合作,對品牌和品牌價值建設不是加分項。但實際上運營商對你的勢能有所幫助,品牌也是需要勢能的,不僅是美譽度,要把品牌建設上去,確實不能只在一邊路上走。”
TCL整體的品牌定位是大眾品牌,并且是多年累積的“綜合系”。它不像蘋果定位于高端消費電子類。“高端這塊我們會持續不斷地去做,但也要借助運營商的勢能。”與原來做品牌一步到位的“快想法”不同,王激揚說現在TCL的品牌策略沉淀下來,“慢就是快”。因為做消費品牌重在堅持,不能時斷時續也不能急躁冒進。“我想建品牌,所以我不能犯錯,為了快,把產品弄得不好,反而損傷。”王激揚認為品牌的根本仍是過硬的產品。
TCL通訊剛剛在廣東惠州投產了國內最大的單體手機制造基地。一期新廠已經投產使用,明年第二季度工廠的第二期也會投產,第一期整個產能有6500萬臺左右,第二期建成后將達1.2億臺產能。這是TCL從功能機到智能機的加量過程,從產能上為手機未來幾年的發展做好準備。“真正要在中國做起來的話,TCL有優勢,產品是有能力的。”王激揚很有信心。
運營商和電商是突破口
4G不能再錯過
渠道無疑是TCL通訊下一步推進的戰略重心。“在中國最缺的就是渠道建設。手機要發展起來,真正核心的是渠道要接上來,一個品牌想讓大家都知道,花費更多精力的還是渠道建設。”
4G市場是TCL手機加強與運營商合作的最好時機,TCL計劃在2014年一季度前推出5款TD-LTE手機、三季度率先推出4G千元智能機,迅速占領國內4G市場。眼下,TCL通訊已開始向國內客戶批量供應4G產品。
TCL通訊定下3年戰略目標,逐步開始建立品牌、復合渠道以及成立各省份公司。公司從去年8月份開始認真規劃,通過一年左右時間運作,已經成形。目前TCL與移動、電信逐步開始合作。華星光電預計將于2015年開始向智能手機供給高清屏幕。
抓住4G的機會,TCL通訊會通過復合渠道把中國市場規模做起來,突破口一個是電商、一個是運營商渠道,“這兩個渠道是可以較快見到效果的”。
王激揚眼中的復合渠道,既不是像小米倚靠互聯網模式,也不是像酷派那樣依賴運營商模式,他們的榜樣毫無意外的是三星。“TCL集團的目標也是三星電子。TCL集團走垂直化整合路線,這讓我們跟國內其他廠家不一樣。” TCL手機會選擇性地進入TCL集團建立的專賣店、體驗店、旗艦店。TCL物流體系有全國一級分銷、二級分銷,整體形成O2O模式。
現在運營商渠道占比超過60%,電商渠道占國內銷售量的不到10%。經過近一年的摸索,TCL手機今后會加強電商的權重,“選擇高階產品在這塊發力,否則會被淹沒。” 目前單價1500~2000元的手機主要走電商渠道。今年6月,TCL與京東聯手打造的特供機型“東東槍”(S950)售價1699元,以纖薄、高清為賣點。其首發成績不俗,當天便兩小時售罄5000臺,一舉成為京東10周年店慶的支柱。
王激揚介紹,TCL與國內電商企業京東、天貓合作,也與線上線下復合的蘇寧、國美等企業合作。“電商是全新的商業模式,電商也變成了TCL集團的事情。目前集團整合O2O,整合售后服務,建設適應電商的IT系統。”王激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