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北京的前一天,歌莉婭電商總經理劉世超在消費者家里做用戶調研,他交給消費者1000元錢,然后觀察她怎么把錢花出去,“問她做每一個決策的時候心里在想什么,你就知道哪些因素影響她的決策;問她用什么娛樂軟件,看看她桌面用什么圖標,你就知道互聯網投放的錢應該往哪兒花了。”
買完歌莉婭,他讓消費者再買一遍競爭對手的衣服。“服裝行業不怎么懂市場研究,一個做營銷的人,必須對消費者有類似于偏執的狂熱。”學習市場營銷專業,在寶潔做過銷售,管理過Olay等品牌,帶領過寶潔互聯網營銷和電商項目的實踐,搭建過寶潔的會員體系,劉世超的每個經歷都與消費者緊密相關,他判斷:“未來一定會進入全網營銷的時代。消費者不再依附于某一個平臺的聯系,只要喜歡這個品牌,你應該在各個能碰到它的地方讓它碰到你。”
2012年來到歌莉婭之后,他擔任歌莉婭電子商務總經理兼歌莉婭互聯網營銷總監,一方面對電商的整體業務負責,同時也要負責責公司整體的互聯網營銷。2013年上半年,歌莉婭電商平臺的銷售突破一億,線上營業額占到品牌的20%以上,在線下品牌中排名第三。
身處一個急速擴張的行業,單看業績的提升,劉世超似乎應該是激進的管理者,但平和淡然在他身上體現得更加明顯。“心態平和的時候是最可怕的狀態,是能力最好的狀態,不焦慮,不狂妄。”
管理的重構
用互聯網精神改變企業的運營模式
加入歌莉婭時,歌莉婭在網絡平臺的年銷售是7000萬,也到了銷售能力的瓶頸。劉世超分析:“歌莉婭的電商戰略沒問題,極早進入電商,做電商的專供版,保持良好的質量。但是怎么跟電商平臺打交道,怎么建立一個符合電商的組織結構和決策模式,沒有人懂。”
在清晰的思路指引下,劉世超開始了對歌莉婭電商的改造,進行整個供應鏈的優化和效率提升。“互聯網行業對傳統行業最大的改造,不是多了一個電商平臺,而是用互聯網的精神改變整個企業的運營模式,我不擅長做電商,我擅長的是用互聯網精神改變整個企業的運行效率。”
他倡導“失控”的管理思想,基于信任的授權,建立一個良好的運營體系。過去的服裝行業是高層決策,因為高層往往是做了十幾年服裝的行業專家,對行業特別熟悉。但是現在互聯網改變了信息傳遞的效率,今天如果繼續堅持層層匯報等待決策的方式,可能情況在匯報的過程中已經發生了變化,“所以你必須要讓最了解消費者的人能夠做決策,提出策略。”
他討厭管理者干涉員工做事的過程,“只要過程不超出價值觀的底線,你應該告訴我,你希望到哪里,需要我提供什么資源,這是互聯網的精神。”傳統品牌之所以做不好電商,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管理模式沒有轉變,依然堅持“控制”。“如果你還是想要什么都控制,你的信息傳遞的時間成本會讓你一事無成。”
產品上,歌莉婭在線下品牌GOELYA的基礎上,打造了全新的互聯網品牌Goelya。后者是在同樣優秀的生產體系下面,做一個設計更適合年輕人的品牌。設計上也要針對互聯網一代,大概23~27歲的年輕人。“做生意有道有術,更多人關心的是怎么做直通車,怎么做聚劃算,怎么打爆款,這些能快速打造一個新的品牌,但是真的要做一個百年品牌就需要有道,包括怎么能夠控制好生產,怎么能做好的設計,怎么能打造好的品牌。”
在新的組織架構和決策體系下,歌莉婭的人效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2012年,89位員工做出了7000萬元的銷售額,今年,120位員工上半年的銷售額是1.7億元,平均人效從78萬元提升到140萬元,“接下來會提升到250萬元。”劉世超信心十足。
掌握構建商業模式的能力
生活比工作重要得多
拋開管理者的角色,劉世超也是一位創業者。由他創立的汽車備件店,保持著淘寶同類店鋪銷量最高的紀錄。
在他看來,這是一種構建商業模式的能力,所謂商業模式,就是一個運行系統。“一塊錢進去,一塊五出來。其實是品牌建設和管理能力,這個是中國企業現在普遍比較缺乏的,品牌建設管理絕對不是打廣告,它是從消費者研究開始,到品牌定位。現在中國企業容易犯的錯誤是你想了一個好的創意就去做了,整體上不是整合的。”
而他自己,似乎很早就發現了自己的能力。“16歲我就知道以后要做職業經理人,我其實是個很笨的人,有個階段覺得有些人怎么什么都比我好。后來我發現,聰明人容易跑折線,考注冊會計師、考托福、考GRE,我從來沒考過,因為我覺得那跟我的未來沒關系。我喜歡商業,就一直低著頭在那條商業的路上一直走。”
從寶潔辭職后,劉世超“放空”了10個月,有一個集中的時間進行一些訓練和總結。那段時間他會下樓到小店里吃面,感覺比以前吃幾千元的大餐更快樂,他和小區里的花匠聊天,幫他拔草,也學會了打坐。在這過程中他發現名和利都不是成功,有時間從事生命中重要的事,和諧的家庭關系,有效理財,能夠平衡生活與工作,從事自己喜歡的事,這些同時做到,才是成功。
“心無愧事常安枕,室有余閑自煮茶”,這被他稱作“心靈成本最低的生活方式”,“你始終內心認可你的所作所為,在這個前提下取得的成功,才算是成功。”
在他看來,生活和工作不需要平衡,生活比工作重要多了,“人只會在熱愛的事情上無休止地投入,喬布斯的演講,我聽了不下200遍。找到熱愛的事情,生活也會過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