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這句網絡流行語著實映射出一部分年輕人的心態。比起我們這代人,八五后、九零后的高校學子思維更靈活,視野更開闊。他們在一個物質相對豐裕的環境下長大、成才,因而也就對擇業、就業后的生活有了更大的期許,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他們也比前輩們更艱難——就業的壓力、不斷攀升的房價、追求“速富”的浮躁氛圍……這些因素都讓他們彷徨在理想和現實之間。
但夢想和現實并不像冰與火那樣難于并存——至少在雅虎北京全球研發中心是這樣的。我們特別欣賞那種敢于挑戰自身才智極限、夢想用非凡創想改變全球用戶體驗、愿意將個人成長與雅虎未來并軌同步的青年英才——為了幫助他們更迅速地從樹苗發展為砥柱,我們構建了與硅谷“零距離”的工作環境與文化,確立了多元的、涵蓋專業能力與擴展能力的培訓機制,并承諾為辛勤工作的他們提供超出平均水準的回報。想讓遍布全球的8億雅虎用戶每天都使用來自北京團隊的創新成果?我們已經實現了這個夢想,我們正在一步步超越這個夢想。
經常有許多即將踏入社會的年輕人問:“我是選擇成熟型企業還是創業型公司呢?”我的回答是:在一些以快速創新為特征的行業,特別是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行業,用個人或小團隊的創意與才華演繹出創業的神話,這種情形確實不少見,比如早年的雅虎,后來的Google、Facebook、Twitter等。創業并不是只有IPO才算成功,近期被雅虎收購的一批小公司均可說是自主創業的成功者。不過,說起創業,成功者永遠只是冰山一角,為人所景仰的成功者是海面上的部分,更多的失敗者則悄然埋沒于海水之下。所以,除非是罕見的人才,且具備百折不回的勇毅,否則還是可以選擇先在成熟的公司里積累經驗,待自身性情與能力、外部環境和機會都臻于理想狀態,再考慮創業與否的問題。
還有,關于跨國企業和本土企業的選擇,我的建議是根據自身的能力狀況與事業追求來決定。大體上,跨國企業對人才的語言能力、創造力、溝通與協作意識要求高一些,文化方面追求平等,鼓勵員工暢所欲言、不把真實的想法藏著掖著。以雅虎北京全球研發中心為例,我們的核心價值可以總結為五個詞:開放、樂趣、結果導向、團隊合作和創新。由于是在為雅虎面向全球用戶的核心產品提供研發支持,整個團隊因而能聚焦個性化、廣告、移動和云計算四個方向的平臺級產品研發,去探索和追求真正跨越國家和語言壁壘的創新。我們的視野、資源、機制、流程都是國際化的,也由此可以為國內的青年英才創造更多快速學習和成長的機會。
坦率的說,不論是本土企業還是跨國企業,大家在選擇的時候,最重要的選擇標準是和你工作相關的崗位,有沒有核心競爭力。怎么判斷?不妨從三個角度看。其一是有沒有世界級的核心項目。其二是有沒有平臺級的產品。什么是平臺級產品?就是一個公司開發出來的產品,能夠讓業界都受益并在這個基礎上共同發展。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安卓系統。第三是看有沒有國際化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