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安全生產管理、文化管理、規章制度管理三個方面簡要的介紹了內蒙古鄂爾多斯電業局輸電管理處輸電專業管理的方法,列舉了在輸電專業這一特殊高危行業中管理的具體實施方法與手段,并對輸電專業管理的創新、提高提出了看法并制定了目標。
關鍵詞:鄂爾多斯電業局;輸電專業管理;創新;提高
內蒙古鄂爾多斯電業局輸電管理處是局屬重要二級單位,承擔著鄂爾多斯地區110kv及220kv輸電線路共四千多公里的維護與檢修任務,員工常年工作在電力生產第一線,工作具有“苦”“臟”“累”“險”等特點,日常工作與全市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息息相關。隨著時代的進步和地方經濟的發展,傳統的輸電管理方式面臨嚴峻的挑戰,如何適應新形勢,不斷創新,不斷提高,實現管理的與時俱進,是輸電管理者面臨的一項重要課題。鄂爾多斯電業局輸電管理處緊緊抓住管理中的要點,總結經驗,強化管理,形成了一套具有鮮明特色的輸電管理辦法。
1 強化安全意識,確保人身與電網安全
“安全”始終是生產型單位的頭等大事,如果不能保證安全生產,其他工作也無從談起。
對于一個供電企業來說,首先要確保電網安全。電力企業有責任也有義務保證社會的正常供電,線路跳閘不僅影響正常生產、生活,也會使企業承受巨大的經濟損失,還會對企業的社會聲譽造成負面影響,所以如何減少跳閘率,保證電網的健康穩定的運行,是供電企業的首要任務。
輸電管理處針對這一目標,制定了多項電網事故預案,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原則,想在事故前,做在事故前,堅決杜絕責任事故的發生。常態化開展重點線路特巡工作,全面消除線路存在的缺陷、隱患。同時處里和各個班組均分級制定了防洪、防鳥害、防外力破壞等多項預防措施,力爭將跳閘率降到最低。我處還實行了嚴格的考核制度,一旦發生跳閘事故,必須要查明事故原因,安全責任考核落實到個人,不論是處領導還是班組成員,只要有責任,均一視同仁,事故后做好分析和總結備案,嚴防類似事故再次發生。
輸電專業作為高危行業,人身安全管理是專業管理的重中之重。我處現設有運行檢修班六個、帶電作業班兩個,運行檢修班主要完成線路巡視檢修工作,帶電作業班主要完成帶電消缺工作,工作中面臨著觸電、高空墜落、掉物傷人、交通事故等危險,所以必須嚴把人身安全關,為員工安全負責。根據實際經驗,大部分人身安全事故的發生,都源于員工安全意識薄弱、規章制度執行不剛性、不到位。所以首先要強化員工的安全意識,主動預防事故發生。我處定期組織員工參加各類安全培訓教育活動,每周舉行一次安全生產日活動,每月進行一次《安規》和《運規》考試,開展一次技術講課及事故預想,每人簽訂“四不傷害”保證書,杜絕“三違”現象。在制度方面,班組設置專責安全員,每個班組嚴格執行“兩票”管理,召開班前會、班后會,嚴格執行鄂爾多斯電業局“安全生產十條禁令”,制定考核細則,切實加強監督管理手段。制度必須要有約束力和執行力,真正讓制度發揮作用,改變不良作業習慣,從主觀和客觀兩方面杜絕人身安全事故的發生。
2 堅定不移實施文化管理
鄂爾多斯電業局近幾年的迅猛發展離不開獨樹一幟的企業文化管理,鄂電的企業文化概括為先進的“和效”文化,以“和”為本,以“效”為先,講求“和”、“效”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和效”文化在提出的短短六年時間內,迅速發展,迅速升值,已在實踐中證明了“和效”文化強大的生命力和實用性,“和效”文化已經深深印在鄂電的每個角落,也深深印在了每個鄂電人的心里。
輸電管理處堅定不移地做“和效”文化的踐行者,在秉承“和效”文化的同時,將“和效”文化發展創新,樹立輸電人自己的文化品牌。輸電人歷來有吃苦耐勞、簡單淳樸、能打硬仗的精神,將這種精神傳承發展,輸電人便有了自己的文化。一句“藍天銀線高壓人”已經成了輸電人形象的代名詞,雖然話語簡短,但是反應出的就是輸電人的精神。企業文化做到基層、做到生產一線,才能把文化做扎實,才能讓文化扎根,秉著“身邊的人講身邊的事”的宗旨,輸電管理處創立了自己的刊物——《高壓人》,以普通員工的視角記錄身邊的人和事,講自己的故事,辦自己的刊物,極大的豐富了員工的精神世界。“和效”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強調“人本,人和,人正;求實,求效,求新”,輸電管理處也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員工作為工作的主體,關愛員工,發展員工,讓每個人都有歸屬感和自豪感。“和效”文化強調反對人治,強化制度流程體系,但是不能忽視管理者對整個團隊的影響,管理者首先要從自身做起,身先士卒,以身作則,才能打造出一支團結和諧的團隊,從而在平凡的工作中干出不平凡的業績。
3 綜合管理,公平公正,全面周到
作為一個有一百二十九人的團隊,管理要做到細致周全,公平公正。在績效考核方面,由于輸電管理處工作的特殊性,主要工作集中在野外的高壓線路上,野外工作環境惡劣、工作辛苦、危險程度高,所以出工人員的績效制定要高于非出工人員。進一步細分,出工天數多的人員績效要高于出工天數少的人員,出工天數少的人員績效要高于不出工人員,而不出工人員的績效要高于事假、病假等不出勤不出力人員,這樣的績效制度,可以真正福惠實實在在干活的員工,避免出現消極怠工情緒,也做到了公平公正。
在人員分配方面,處里堅持因才用人的原則,把每個員工放到最適合自己的崗位,這樣才能發揮出每個人最大的能量。我處人員組成主要有復轉軍人、大學畢業生以及系統調轉人員等,所以不同的經歷造就了不同的能力,比如軍人身體素質好,做事執行力強,所以適合生產方面的工作,而大學生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和理論知識,接受新知識較快,所以適合辦公室資料的整理及綜合事務處理。
在人員培訓方面,處里每年聯系具備職業資格證頒發資質的單位進行人員培訓,做到持證上崗,也切實提高作業人員的業務水平,并積極組織員工參加職業技能考試,幫助員工順利取換證。對于新入職員工,與老員工簽訂“師帶徒”合同,師傅手把手對徒弟進行培訓,真正做到對新人員負責。同時安排新入職的大學生參加處里的周例會,盡早熟悉工作環境及任務,早日完成角色轉變。
此外,處里對遲到早退的處理、請銷假、互聯網的使用、辦公紀律及勞動紀律均有嚴格完善的規定。
制度是嚴肅冰冷的,但人心卻是溫暖的,對于管理者來說,真正管理好一個團隊,不僅要靠制度,更要靠一個博愛的胸懷。輸電管理處就是一個大家庭,每個人都在各自的崗位上無私的奉獻著,一個團結的、有凝聚力的團隊才能在工作中釋放出巨大的能量,相信在所有人共同的努力下,輸電管理處將不斷提升輸電專業管理水平,打造具有鮮明特色的輸電管理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