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層建筑工程施工經常存在屋面滲漏的質量通病,不僅影響建筑物的功能使用,降低人們的生活質量環境水平,而且會降低建筑物的使用壽命,因此我們需要提高屋面的防水功能。據統計,我國房屋屋面滲漏率高達90%以上,而其他先進國家滲漏量僅有5%左右,這說明我國在房建工程屋面防滲漏施工方面仍然有很大的提升差距。文章將以某高層建筑工程的屋面施工為例,探討該工程屋面滲漏的主要原因,然后提出相應的防水對策。
關鍵詞:高層建筑;屋面滲漏;防水技術
以某房地產開發的房屋住宅項目為例子,該項目總共有12棟23層的地上結構,并于2012年4月份封頂交房,屋面結構采用的是厚度為200的C35P8商品混凝土,在竣工之后,施工單位根據甲方和監理單位的自檢要求,試驗了屋面結構的防水性能,進行了閉水24小時的滲漏試驗,發現屋面存在多處的滲漏點。從上面可以看出,該工程出現這種滲漏水情況,已經無法達到交付使用的基本要求,需要在分析其滲漏水原因的基礎上,采取必要的措施進行防治,并分析如何提高屋面結構的防水水平。
1 屋面滲漏的原因分析
針對以上案例屋面滲漏水的情況可以看出,同現場的分析和討論,確定屋面產生滲漏點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屋面建筑層:該工程屋面的建筑層施工以中南標圖集為依據,其屋面隔熱保溫構造屬于傳統的施工模式,分為六層的結構,第一層是屋面結構層,采用鋼筋混凝土材料,有進行閉水檢驗;第二層是保溫隔熱層,所材料的材料是厚度為25mm的擠塑聚苯板;第三層是找平層,采用的材料水泥砂漿,厚度控制在20mm;第四層是防水層,采用的防水涂料是聚氨酯,厚度為2mm;第五層是保護層,采用水泥砂漿材料,厚度為20mm;第六層是找坡層,采用C20細石混凝土材料,厚度為40mm,分格縫小于或者等于,分格縫內填補瀝青材料。本工程的建筑面層,由于擠塑聚苯板強度太小,不足以承受上部荷載,從而導致產生找平層和防水層變形位移,并出現裂縫,造成防水層的失效。
(2)材料選擇:該工程屋面所選用材料是聚氨酯防水涂料,這種材料對環境要求很高,需要進行人工嚴格的配比攪拌,方可取得良好的防水效果。同時,聚氨酯涂料需要涂刷至少2層以上,才能夠滿足2mm的厚度要求,而且每涂刷一層,必須經過8小時的表干和24小時的實干,才能夠涂抹下一層。這種比較長的施工周期,容易產生主客觀的負面影響因素,譬如雨季施工的時候,聚氨酯防水涂料的成膜效果很差,但為了控制施工成本和追趕工期,未能嚴格按照聚氨酯防水涂料使用要求施工,自然難以保證防水層的質量水平。
(3)穿過屋面結構管道施工:本項目當中,穿結構的管道沒有按照要求預埋設設置水環的套管,而且管道和結構混凝土結構表面的緊密程度不足,形成了穿水通道,管道存在明顯的變形拉裂情況。筆者通過施工現場的詢問了解,得知穿結構管道的孔洞不是預留的,而是后期使用工具鑿出的,因此大致可以判斷在鑿洞的過程中,所產生的沖擊和震動作用,破壞了孔洞周圍的混凝土結構,這也是滲水裂縫產生的原因。除此之外,管道通過的孔洞堵塞模板牢固程度不足,在澆筑混凝土之后,模板存在下層和位移的跡象,使得澆筑后的混凝土出現明顯的松散和孔洞情況。
2 屋面工程施工防水技術
根據上文案例屋面工程存在的幾方面滲漏水問題,筆者結合工程施工現場的具體情況和施工條件,針對性提出以下方面的防水施工措施,其中包括建筑層防水技術、防水材料選擇、穿過屋面結構管道施工,并形成施工的具體方案:
(1)建筑層防水技術。為了解決傳統建筑層施工的弊端,筆者認為該工程可以采用倒置式屋面施工的方法,在柔性防水層的上方設置擠塑板保溫層,減少柔性防水層受到高溫和紫外線的干擾,同時延長其使用壽命,這種方式筆者已經在多次施工中得以證明:既能夠防止屋面滲透,還能夠防止保溫層變形對防水層功能的影響。另外,在排水坡度施工方面,可以在原來結構找坡的基礎上,將其上方的細石混凝土層的排水通道坡度設置為2%,同時將面水落口的匯水面積改為200平方米,而且距離落水口的距離控制在30米左右,這樣就能夠提高排水的通暢,根除屋面的積水問題。以上防水結構構造中,屋面結構層、保溫層、找平層、保護層、找坡層的施工方法不變,另外滿鋪一層無紗布,而防水層則以2mm厚度的PVC卷材作為材料,遇墻上返250mm。
(2)防水材料選擇。該工程的防水材料必須進行更換,但由于工期緊張,而聚氨酯防水材料對工序的要求很高,譬如實干前無法進行下道工序、涂抹厚度和均勻度嚴格、配比和拌和要求高等,因此該工程筆者認為可以用PVC防水卷材代替,為了確保PVC防水卷材能夠適應本工程屋面的防水施工,筆者對其特性進行了檢驗:
a.基本情況檢驗,檢驗的結果顯示:PVC防水卷材的縱橫向拉伸強度分別為16.4mpa和14.2mpa;縱橫向斷裂伸長率分別為253%和256%;熱處理尺寸變化率分別為0.6%;低溫抗彎性的最低溫度為-20℃;抗滲透性、抗穿孔性、剪切狀態下的粘合性均合格。
b.熱老化處理檢驗,檢驗時間為168h,經檢驗,確定外觀質量符合標準規定;縱橫向抗拉伸強度的相對變化率均為2%;縱橫向斷裂伸長率相對變化率分別為-6%和0%;低溫彎折狀態下沒有裂紋。
c.水溶液處理減壓,其中包括酸處理、堿處理、鹽處理三種檢驗方法,堿處理的檢驗結果顯示:縱橫向拉伸強度相對變化率分別為-1%和+3%,縱橫向斷裂伸長率相對變化率分別為-1%和-6%;堿處理的檢驗結果顯示:縱橫向拉伸強度相對變化率分別為+3%和-7%,縱橫向斷裂伸長率相對變化率分別為為-8%和-7%,低溫彎折狀態下沒有裂紋;鹽處理的檢驗結果顯示,縱橫向拉伸強度相對變化率分別為-11%和-10%,縱橫向斷裂伸長率相對變化率分別為為0%和-1%。
通過以上的檢驗結果,筆者認為這種以高檔聚氯乙烯樹脂作為原料的防水材料,不僅具有較好的延伸度和抗拉強度,而且在高溫和低溫條件下就能夠滿足防水的性能,譬如高溫條件下不會出現脆裂、疲勞、老化等情況,因此可以作為屋面結構防水施工中代替聚氨酯的防水材料。
(3)穿過屋面結構管道施工技術。穿過屋面結構的管道施工,需要預埋設帶止水環鋼套管,并用硅酮密封油膏對縫隙進行填補。預埋設管道需要通過PVC加強層和防水層,并用細石混凝土進行封洞,分兩次施工。但重點需要放在落水口的施工方面,如果處理不當,很有可能造成落水口的堵塞。通過分析,筆者認為其細部的處理方法為:落水口的地漏口邊為厚度2mm的加強層;屋面柔性防水層則為厚度2mm的PVC卷材;縫隙采用硅酮密封油膏填補;落水口在檐口澆筑混凝土的時候就進行預埋,其中落水口需要焊接止水環的落水頭,其周邊用配合比1:3的細石混凝土填補縫隙和密封材料填嵌地漏上方出口四圍的凹槽,然后將卷材貼上地面和側面位置上。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層建筑工程屋面滲漏問題是嚴重影響房屋工程質量的因素,其形成的原因包括屋面建筑層的問題、防水材料選擇問題、穿過屋面結構管道的施工問題,這些問題導致工程無法符合交付的標準要求。為此,本文將以某高層建設工程為例,對這方面在工程施工中的具體情況展開詳細分析,并結合工程施工現場的具體情況和施工條件,針對性提出以下方面的防水施工措施,進而形成施工的具體方案,對于其他工程的施工,可供借鑒參考。
參考文獻
[1]龔文曄,何東林,白飚.房屋建筑屋面工程的防水技術措施[J].涂料工業,2011(7):48-50.
[2]丁孝峰.屋面防水滲漏原因剖析及合理施工方案的選擇[J].民營科技,2012(2):278.
[3]金文.淺析建筑屋面防水滲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工程與建設,2008(3):428-430.
[4]黃忠干.談建筑屋面防水滲漏原因及防治措施[J].建材與裝飾:下旬,2011(7):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