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體現人水關系的文化,水文化在人類文化的共生中占據很重要的地位。所以,保持人與水的和諧關系,是水文化最根本價值的體現。人水和諧作為人類文明和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基礎,其僅僅從技術方面來看,要實現人水之間的和諧存在一定的困難,必須要對水文化的價值引起足夠的重視,以生態教育作為一種有效途徑,促進人水的和諧發展。
關鍵詞:人水和諧;水文化;建設
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一種重要的自然資源,它不僅給人類的生存及開展一系列經濟活動提供必要的物質條件,同時由其產生的洪澇及干旱等也造成了很大的危害。當前,人水關系變得日益緊張,所以要重視水文化價值,提倡人水和諧,對于進一步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1 水文化建設的必要性
1.1 水資源環境的惡化
作為我國南方地區,以江西為例,盡管水資源比較豐富,然而因為人為造成的污染導致出現嚴重的水質性缺水現象。造成這種問題的最主要原因是工業廢水的隨意排放,使得地表水中有百分之八十以上被遭到或輕微或嚴重的污染,甚至還有不少地下水被排放的酸堿鹽等化學物質的侵染,因而造成了比較突出的飲用水安全問題。
1.2 水土流失現象比較嚴重
水土流失是指水資源和土地生產力在水力、風力等外部環境以及自身的重力作用下,所造成的土地表層、水以及植被等的嚴重損失和破壞。水土保持與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密切相關,并且影響到可持續發展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方針政策。如長江98年所發生的全流域性特大洪水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便是其中上游地區出現了嚴重的水土流失現象。
1.3 水資源問題使社會和諧發展受到嚴重的影響
作為人類文明進步的基礎,人水和諧是人類社會和諧首先要面臨的工作重心。然而當前,人水關系卻面臨著水資源匱乏、水環境惡化以及嚴重的水土流失等困境,這些現象使得人類社會的和諧發展受到很大的制約。第一,人水不和諧將會導致一系列政治、經濟以及社會問題的發生,從而使得社會的穩定與和諧發展受到影響。第二,人水不和諧還會給社會造成貧困。依據調查資料表明,中國有90%的人口所生活的地區水土流失現象都非常嚴重。以江西省為例,其中42個縣水土流失面積達33.3萬公頃以上的,貧困縣數量就有35個。第三,人水不和諧還會導致經濟出現嚴重的損失。根據水利部的統計,我國農田受害面積每年都在遞增,并且每年平均年產糧量也在持續減少,因而給我過農業經濟帶來嚴重的損失[1]。
2 以人水和諧為核心推動水文化建設
2.1 加強水文化發展,進一步促進人水和諧
作為人類水觀念的外化,水文化主要反映的是人類對水的認識程度,其初衷是實現人與自然、人與水的和諧相處,因此,對于水利部門來說,進一步加強對水文化的建設與研究,從而使得水利行業職工的職工素質得到進一步提高,并有利于對水利院校學生的知識結構作出進一步改善,為水利界的新一代有效培養“水文化”的理念。
2.2 普遍提高人們的水文化意識,大力提倡節約用水觀念
對于當前我國水資源污染和水資源緊缺的問題,應當普遍提高人們的水文化意識,使節約用水的觀念深入人心。為此,我們可以有效學習西方國家更加細致地做節約用水宣傳工作,加強培養公民的節約用水意識,并強調公民從身邊的細節做起,自覺形成良好的節約用水的習慣,爭取將我國建設成一種節水型社會[2]。
2.3 正確處理人水關系
應當吸取西方發達國家高速發展經濟時期對水資源的過度利用這一教訓,江西地方政府應當貫徹實施科學發展觀,有效預防因為水資源過度開發而導致的水資源匱乏、水土流失以及經濟的快速發展而造成的水污染等問題。在對地區經濟進行規劃時,應當將一定流域和地區內的水資源承載力充分考慮在內,有效地保護生態和環境,使得可持續發展這一戰略目標得以長久實施。
2.4 進一步加強生態教育工作
要在江西省營造良好的水文化環境,實現人水和諧,其根本途徑是加強全省人民民的生態教育工作。將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融入到生態教育之中,對校內外豐富的生態教育資源進行系統有機地整合,有效促進人水和諧。
3 新形勢下實現水文事業跨越發展的幾點思考與建議
3.1 樹立水文事業發展理念
將國家與水文事業相關的決策部署與江西水文實際相結合,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進一步實現水文發展思路的創新,將傳統水文巷現代、民生、科技等方向推進,實現水文的可持續發展。
3.2 將水文事業相關的法規政策體系建設作為基礎內容,要貫徹執行相關的政策規范,堅持不懈,有效保障水文事業健康長效發展[3]。
3.3 水文工作必須與經濟社會的新發展、水資源與水環境條件的新變化相適應,重點關注防汛抗旱防污以及水資源供用水安全決策等方面的問題,將政府決策和經濟社會發展作為水文工作的工作重心,使得水文公益性特點及基礎保障和技術支撐作用得到切實體現。
3.4 進一步加強對水文管理體制及投入機制的改革,使得水文服務領域得到持續拓展,從而給水文發展和服務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和旺盛的活力。
3.5 進一步加強水利投入的歷史性機遇,使得水文項目前期工作得到有效推進,同時貫徹堅持不懈的奮斗精神,落實資金和項目工作。提高水溫基礎設施建設的步伐,加強水利發展和防災減災基礎設施建設。
3.6 進一步加強對水文事業的匯報和宣傳工作,引起政府及相關部門足夠的重視,保證水文事業能夠獲得政府及相關部門的有效支持,使得水文發展從根本上得到保證。幾年來,江西從省到市和縣等水文單位以務實的工作作風,加強水利部、流域機構、防洪抗旱等部門向上級的請示匯報工作[4]。
4 結束語
人水和諧是水文化的本質核心,人水和諧作為人類文明和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基礎,它不僅是人類的生存及開展一系列經濟活動提供必要的物質條件的保證,同時還是有效預防水土流失、水污染以及水資源匱乏等問題的基本手段。所以,必須要對水文化的價值引起足夠的重視,以人水和諧為核心進一步推動水文化建設。
參考文獻
[1]熊紅燕,楊艷春.人水和諧:水文化的核心[J].南昌工程學院學報,2009,26(2):111-114.
[2]張盛文.探析生態文明視野下的水文化建設[J].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8(2):112-115.
[3]古蘭.生態美學視域下的水文化建設[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0.
[4]黃欣.淺論水文化建設的意義及途徑[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1(29):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