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IT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軟件的應用已經深入到了政府、企業及普通民眾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由于企業內部軟件開發團隊出于在公司組織架構、人力資源投入力度和公司主營業務方向等方面存在差異,開發軟件的過程和管理方法與軟件企業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本文就如何針對企業(尤其是中小型企業)內部應用軟件的開發、應用和管理進行探討,以便積累IT軟件的項目管理經驗,完善相關項目管理體系,以供后期研究者借鑒。
關鍵詞:BOSS系統;中小型企業;軟件開發和管理
引言
隨著全球一體化的快速推進及IT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如今各種信息通信技術在國民生活的各行各業都有著越來越豐富的應用和需求[1]。在各類信息技術中,軟件的應用已經深入到了政府、企業及普通民眾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用戶需求的日益增多,催生了龐大的軟件開發行業。據相關文獻顯示,目前全國的軟件公司約有15000家[2],其中,許多公司(或企業)為了應對各種業務需求,都以不同的形式建立了自己的軟件開發團隊,開發企業內部應用軟件,并且大多數企業的內部開發團隊是企業內部輔助主營業務的非贏利組織。由于企業內部軟件開發團隊利益自發地和企業利益保持了一致性,同時開發人員可以直接與用戶溝通,更方便對所開發的軟件項目進行長期管理和規劃,所以企業內部軟件開發在整個軟件產業中的地位越來越被受到重視[3]。
但是,由于企業內部軟件開發團隊出于在公司組織架構、人力資源投入力度和公司主營業務方向等方面存在差異,開發軟件的過程和管理方法與軟件企業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對此類企業內部軟件開發團隊的軟件項目管理以及相關問題的研究,必將有助于提高軟件項目管理的水平,增強軟件項目使用客戶的滿意度,為企業創收更大的效益[4]。
1 BOSS系統及相關理論體系
本論文研究中利用的支撐系統,就是通常意義上所說的BOSS系統(Business Operation Support System),即業務運營支撐系統。BOSS系統一般分為四個部分:計費及結算系統、營業與賬務系統、客戶服務系統和決策支持系統。從業務層面來看,BOSS系統是一個框架,用來承載業務系統、CRM系統、計費系統,從而實現統一框架中的橫向和縱向管理。
本論文在研究中應用的項目管理理論體系,主要由美國項目管理協會PMI提出的項目管理知識體系(PMBOK)和由美國軟件工程研究所SEI推行的軟件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MMI)兩部分組成。文獻[5]為PMBOK 2000版本的具體內容,而文獻[8]則是CMMI 1.2版本的具體內容。由于這兩種理論體系提出的項目管理模型均可以根據使用者的實際情況進行裁剪,因此更容易滿足研究需求。
1.1 PMBOK項目管理知識體系
PMBOK自1976年提出,到1996年修訂由PMI正式提出規范,已有近40年的發展歷史。國際標準組織(ISO)以PMBOK為框架制訂了 ISO10006標準。同時ISO 通過對PMI 資格認證體系的考察,向PMI頒發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證書。PMBOK的最新版將于2013年上市。
PMI在PMBOK中,把項目管理分為:范圍管理,時間管理,成本管理,質量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溝通管理,采購管理,風險管理和集成管理9個領域。如今,PMBOK知識體系已在各行各業廣泛實踐, 在中小型軟件開發中,PMBOK的知識領域模型也得到廣泛應用。
1.2 CMMI軟件成熟度模型集成
CMM(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軟件能力成熟度模型)是由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的軟件工程研究所(SEI)所創立的軟件企業能力成熟度認證評估方法,而CMMI(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即能力成熟度集成模型(CMM模型的最新版本),其目的是把現在所有的以及將被發展出來的各種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到一個框架中去。它為工業和政府部門提供了一個集成的產品集,消除不同模型之間不一致和重復,降低基于模型改善的成本,以更加系統和一致的框架,來指導組織改善軟件過程,提高產品和服務的開發、獲取和維護能力。
CMMI共有五個等級,分別為:
CMMI一級,完成級。
CMMI二級,管理級。
CMMI三級,定義級。
CMMI四級,量化管理級。
CMMI五級,優化級。
每一個等級都是下一等級的基礎。一般而言,具備CMMI二級的企業,已經可以認為具備一個現代化軟件企業的基本架構和方法,具備了承接外包項目的能力。因此,對于首次嘗試進行CMMI認證的企業來說,應該從二級入手。
CMMI對軟件開發中的一些針對性問題也有指導意義,如文獻[4]中就基于對CMMI在國內發展和應用的分析,總結和歸納了影響項目管理的若干關鍵因素(CSF),提出了一套軟件項目管理的模型,在其他企業評估對項目成功產生關鍵影響的因素時,提供了可借鑒的方法。
2 BOSS理論與實踐案例
本論文作者就職的Y公司基于業務需求,自行開發BOSS系統。該系統模塊主要分為:系統管理、客戶信息管理、產品和服務管理、業務任務單管理、訂單管理、售后服務管理、財務及行政管理,以及WEB門戶等部分。在系統功能上,Y公司的BOSS系統有規模大、涉及業務部門多、項目實施過程長等特點。
Y公司BOSS系統的開發由公司內部軟件技術團隊進行。但由于Y公司在該項目研發初期沒有設立完備的項目管理流程,致使項目一期工程交付驗收延后,出現大量返工,給公司造成了時間和資金上的很大損失。在該項目正式上線后,隨著公司日常運營中對BOSS系統越來越頻繁的使用,之前由于項目管理不當引起的遺留問題也越來越明顯。因此,Y公司BOSS系統二期項目在啟動之前,如何對該項目進行更加有效的管理,引起了公司高層的高度重視。
在分析Y公司BOSS系統一期工程在項目管理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的基礎上,作者結合軟件項目管理的相關理論知識,對企業內部開發項目的管理提出針對性的項目管理策略,以期利用公司投入的有限資金,以盡可能少的成本,盡可能快的速度達到Y公司所預期的系統質量,實現預期的功能交付,并幫助Y公司業務開展,收到預定的經濟效益。解決問題的策略:
2.1 改善溝通管理計劃
對于Y公司BOSS系統的開發團隊規模小、成員之間在工作中的溝通多為口頭形式,而造成的開發過程中經常出現任務指派不清、出現問題相互推諉、扯皮等問題,作者提出按照PMBOK相關要求,對項目溝通管理進行規劃和實施。規劃后的溝通管理計劃應能滿足諸如Y公司之類的中小型企業內軟件開發團隊的實際工作要求。
2.2 增加需求變更管理流程
Y公司BOSS系統的需求來源于企業內部,服務對象是企業業務部門,服務內容是公司日常的運營活動,因此,在BOSS系統開發過程中會經常提出新的功能需求或者是現有功能的修改。這種情況一方面對系統開發的結構設計提出較高要求,另一方面也對項目的范圍管理造成了影響。針對這種情況,作者指出,為保障項目的最終效果,計劃根據CMMI相關理論制定項目范圍變更控制流程,制定需求變更分析標準,對前期業務需求進行量化分析控制。
2.3 優化時間管理
Y公司BOSS系統項目開發過程中,項目進度計劃過于簡單,僅列出重大活動項目的起始時間,而沒有給出具體時間要求。作者提出按照WBS和CPM(關鍵路徑法)對項目進度進行規劃和調整,細化每個開發人員的項目任務和資源分配,對整體開發進度進行重新審核和調整。
3 結束語
本論文是對YBOSS系統二期開發工程項目的管理模型,包括對BOSS系統一期工程中出現的項目管理問題提出的改進方法。為了能夠量化本論文成果的實際效果,還需要包括一個對項目成功關鍵因素的評價體系。該評價體系能夠在項目管理模型構建完成實施時,使項目團隊對該模型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評估,找出存在的問題并加以修正。同時,此研究也為Y公司BOSS系統后續的升級以及新功能的開發,積累企業內部開發IT軟件的項目經驗,完善相關的項目管理體系知識,使研究具備一定的理論水平和實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彭晏飛,劉樹啟.基于CMM的中小型軟件企業軟件過程改進研究[J].中國西部科技,2008(10):47-48.
[2]王財.中小型軟件項目的風險控制及管理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 2010(9):145.
[3]吳振海.軟件項目管理中的關鍵因素分析研究[J].項目管理技術,2008(z1):351-352.
[4]白思俊,朱宏超.基于CMM與OPM3的軟件項目關鍵成功因素分析[J]管理工程學報,2005(19):1-4.
[5]A Guide to the Project Body of Knowledge(PMBOK Guide)2000 Edition,2000 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Four Campus Boulevard,Newton Square,PA 19073-3299 US:14,27,35.
[6]田麗從,李鐵牛,彭宏.中小型企業軟件過程改進方法研究[J].計算機應用與軟件,2011(4):208-210.
作者簡介:牛逸飛(1983,4-),男,河南,碩士,軟件項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