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煤礦企業安全生產過程中,勞動者使其最主要影響因素,也是踐行安全生產的基本主體。礦井下勞動者的任何不安全行為,都有可能導致惡性的安全事故,進而造成十分嚴重的經濟和人員損失。其中,心理因素是對煤礦安全生產過程影響最大的因素之一,勞動者對于安全生產工作認識的深化,能夠顯著提高煤炭生產工作的安全性,因此,煤礦生產企業應針對自身的實際情況,通過安全教育等方式,轉變勞動者的工作技能和狀態,從而降低煤礦安全事故發生率。本文針對煤礦安全生產過程中常見的不安全行為心理因素進行了分析,在此基礎上探討了基于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的安全心理培訓措施和作用。
關鍵詞: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煤礦安全;心理培訓
煤礦企業安全生產是一個動態性、多環節、多因素的系統性工程,而特大煤礦安全事故發生率過高也是現階段我國亟待解決的一項問題,并對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產生了嚴重的阻礙作用?,F階段,隨著各個煤礦企業對于安全生產重要性認識的逐步深化,員工安全培訓和教育的重要性也逐漸受到了企業管理者的重視,在員工安全教育過程中融入安全心理學的相關知識也成為了煤礦企業安全心理培訓的主要發展趨勢,然而,現實情況確實,很多企業并未切實將安全心理培訓的理論成果轉化為實際,為實際的安全生產工作提供有效指導,導致員工易出現倦怠心理等問題。以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的方式實施煤礦安全心理培訓,有助于員工安全心理的形成以及安全生產意識的深化,從而實現以安全心理學的方法對員工不安全行為加以控制。通過安全心理培訓能夠有效消除各種不安全心理的影響,建立起不安全行為的條件反射系統,并實現員工自我控制能力和操作規范性的提高,從而將靜態的安全管理與事故管理逐步轉變為現代化的安全管理、隱患管理和事件分析,最終徹底消除安全生產事故的危險因素。
1 常見煤礦不安全行為心理影響因素
第一,冷漠心理。即勞動者對于其他與自身無直接聯系不安全事件、行為所產生的不關心、無所謂的態度,對于這類事件,勞動者會持有一種誰出是誰負責,與自己無關的態度,所以,對于已經發生的安全問題態度冷漠,對于安全隱患視而不見,對別人的違章行為冷眼旁觀,不重視培訓的作用[1]。
第二,焦慮、恐懼心理。頻繁發生的煤礦安全事故,給礦井工作人員造成了極大的不安全感,導致其對礦井失去信心,甚至心生恐懼,下礦工作前總會擔心自身的安全,對于安全事故持有焦慮和恐懼心理。受到這一心理問題的影響,礦井工作人員在工作過程中常常無法集中精力,遇到安全事故時不能做到客觀冷靜,心理上的慌亂急促會致使其不能及時摸清原因、查看情況,因而不能采取有效的處理措施[2]。
第三,過于自信、得過且過心理。即勞動者雖然已經對安全隱患有所察覺,但認為這一安全隱患不會造成過于嚴重的后果,進而采取得過且過的態度。勞動者雖然知道自己的行為不符合安全規定,但自信安全事故的發生率很低,進而不去改善,對于事故發生的必然性和偶然性認識不足[3]。
第四,疏忽大意的麻痹心理。即勞動者對于已經預見的安全隱患采取忽視態度,沒有及時準確地預見潛在危害。由于礦井下工作環境較為危險、單調,機械化程度高,曠工生產過程中易分散注意力,進而漠視或忽視安全隱患維系,即便出現違章作業情況,也不會予以充分的警惕,長時間形成習慣,會大大提高危險的發生率[4]。
2 安全心理培訓中心理學知識的作用
第一,通過組合性強化整體意識。對于顏色相近、形式一致、時間連續且空間接近的觀察對象更加容易被人們所感知和了解。在安全心理培訓過程中,可將潛在的或是已經發生的各類安全事故以及不安全行為,通過組合的形式向勞動者展示,并幫助其分析安全事故的基本特征,以減少錯誤的感覺,提高其自身生產行為的安全性[5]。
第二,通過協同性增強效能感。在煤礦安全心理培訓過程中充分利用感知器官的作用,協同活動、分工合作,從而實現培訓效果的提高。在安全心理培訓過程中,可通過多樣化的形式,強化培訓內容的形象性與直觀性,以實現手到、眼看、耳聽之間相互協同[6]。
第三,通過對比性激發直觀感受。在安全心理培訓過程中,應強化各項事務的性質與強度對比,從而激發員工的安全隱患意識,提高其對于安全隱患的重視程度。
第四,通過強度性激發感官刺激。各項感覺器官所受的刺激更加容易被人所認知,從而知覺的記憶性和清晰性。在安全心理培訓過程中,可通過具有較高強度的的敏感特征,來強化員工記憶和感知效果。
3 以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為基礎的安全心理培訓
第一,具有特別啟發性。通過典型的煤礦安全事故案例,對其實施加工和分類處理,從而對各個客觀實施的基本環節進行如實、準確地反應,從而為煤礦安全心理培訓提供豐富的心理,在教學者的指引下,員工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事件的發生原因,進而充分了解到礦井下工作過程中安全行為的重要意義。
第二,具體針對性更強。以典型事故案例為基礎實施的煤礦安全心理培訓,具有更強的可操作性和針對性。通過全方位分析煤礦典型事故案例,能夠對其形成直觀且深入的認識,從而充分激發員工主動分析和學習安全事故的主動性,對于技術性較強的災難事故,能夠對其發生機理和原因進行具體分析,并主動探索相關的搶救和處理辦法。
第三,直觀形象性更強。通過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對典型事故案例進行較為形象的分析,直觀演示、深入淺出、聲像并重、圖文并茂,以此來減少員工的知覺錯誤,提高各項生產行為的安全性,激發其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形成強烈的感知刺激,并充分認識到安全生產過程中員工行為的重要性和主動性,防止發生焦慮恐懼、盲目自信、疏忽大意等問題,徹底轉變了傳統培訓模式中簡單抽象地說教的問題,提高員工參與培訓的自覺性。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于煤礦安全生產過程中常見的危險心理因素,通過典型事故案例的方式,實施煤礦安全心理培訓,能夠明顯提高培訓過程的有效性、新穎性和針對性,提高煤礦生產過程中安全行為的主動性和預見性,充分調動員工安全生產的積極性,充分彰顯人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從而保證員工生產過程中具有良好的意識和心態,因而具有無法比擬的優勢,實現煤礦安全事故發生率的進一步降低。
參考文獻
[1]張向榮.科學發張視域下的曠工安全心理探析[J].西安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1(1):10-11.
[2]康懷宇.關于煤礦典型事故案例分析方法的研究[J].事故淺析,2011,1(2):4-6.
[3]李乃文,徐超.煤礦企業安全心理培訓體系的構建[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10,1(7):40-41.
[4]陳彥珍.落實“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確保煤礦安全生產[J].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27(2):161-164.
[5]王祿鵬.科學發展促進煤炭企業安全生產[J].中國煤炭工業,2008,1(10):38-39.
[6]馬亞靜.關于礦工安全心理問題的思考[J].煤礦安全,2007,1(7):8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