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端梁與叢板座的裝配需液氮條件下冷裝螺栓,如此以來對¢32H8孔的同軸度要求很高,實際加工中不易保證。通過對加工刀具改進和工藝路線的優化,降低裝配難度,優質高效地生產出合格產品。
關鍵詞:液氮冷裝;同軸度;錐柄帶定心刀具;工藝路線
HXD3型電力機車端梁,作為車體底架的一部分,不僅需要和其它梁一起承受車體本身和車內所有設備的重量,而且用于直接傳遞機車的縱向牽引力及縱向沖擊載荷。端梁下部的車鉤箱主要用于安裝車鉤及緩沖裝置,因此端梁與前后從板座的裝配加工精度(尤其¢32H8孔的同軸度)至關重要(參照圖1)。改進前加工時,首先將端梁和從板座(前列工序已鉆好¢28底孔)進行一次組裝,在搖臂鉆床上對二者進行擴孔¢28-¢31-¢31.6,而后鉸孔至設計要求¢32H8;第二,拆卸前后從板座,在搖臂鉆床上對從板座進行60°倒角加工及锪平操作(參照圖2);第三,將端梁與從板座二次組裝,液氮條件下冷裝螺栓等,完成裝配。此種工藝忽略機床及刀具本身的缺點,累積誤差較大:一次組裝加工后¢32H8孔保證了同軸,但是拆卸后倒角60°時基于搖臂鉆床定心差、倒角刀精度低,產生誤差0.01-0.02mm,以至于最終冷裝螺栓時裝配難度大、優質率低(裝配要求:螺栓外徑¢32p6+0.042+0.026,而孔為¢32H8+0.0390)。
經過一段時間的技術攻關及現場實踐,對端梁裝配加工工藝進行優化,基本消除0.01-0.02mm的誤差,大大降低了裝配難度,優質高效地生產出了合格產品。
1 原方案的不足
1.1 沒有考慮機床與刀具組合后的影響。在鉆床上刀具定心較差,倒角時會產生振動,致使表面粗糙度差,新成形的孔與原¢32H8孔不同軸。
1.2 工藝路線不夠優化,過程工序、最終工序分配欠合理。加工時,將可能產生誤差的低精度工序放在了最后,產生新的誤差,給最終裝配造成困難。
2 工藝方案改進
2.1 自行設計,采用實用新型刀具
考慮端梁在整車中的重要性,根據圖紙對裝配精度的高度要求以及搖臂鉆床定位精度較低的特點,結合端梁自身結構,自行繪制錐柄帶定心60°锪鉆的草圖,聯系廠家,多次商討,確定最終方案并生產出實用新型刀具。實踐證明此刀具的運用大大減小了倒角產生的誤差。
2.2 改變工藝路線,提高精度
一次組裝時,首先運用¢28的工藝螺栓在對角最遠的孔上分別將前后從板座固定在端梁上,在搖臂鉆床上運用¢31的擴孔鉆進行擴孔;然后拆卸,運用¢60的錐柄帶定心60°锪鉆對前后從板座¢31的孔進行倒角、锪平操作;第三,運用¢31的工藝螺栓二次組裝端梁和叢板座,運用¢31.6的擴孔鉆進行擴孔,進而用¢32的鉸刀鉸孔至¢32H8。
完成加工后,不再拆卸,直接送去組裝,如此以來,保持了很高的同軸度,使得液氮條件下冷裝螺栓易于進行,順利完成了最終裝配。
3 結束語
3.1 采用自行設計的實用新型刀具后,定心很好,倒角成形的60°圓孔和¢32H8孔同軸度得到很大提高。
3.2 通過改變工藝路線,將有可能產生誤差的倒角、锪鉆工序放到中間,而將能夠保證同軸度的二次擴孔及鉸孔操作放到最后,大大提高精度,為最終冷裝螺栓作了很好的鋪墊,提升產品幾何精度一個等級,使得端梁與從板座裝配質量合格率達到100%。
3.3 裝配加工工藝的改進減小了裝配難度,保證了裝配精度。經過5臺車工藝驗證,生產效率提高了80%,產品的優質率也由過去的53%提高到85.5%,合格率100%。
參考文獻
[1]張曙光.HXD3型電力機車[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9.
[2]陳隊志,吳慶記.機械制造基礎工藝設計[M].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