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們一般將機械工業叫做是機械制造行業,它是別的經濟活動的生產方法,所以它對于經濟的發展能力有著非常顯著的影響。我們在分析工業化的能力高低的時候,就可以論述它的機械工藝相關的能力高低。
關鍵詞:機械工業;進展狀況;對策
1 機械工業的發展現狀
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全部的技術都必須建立在一個基本前提上,那就是是否與我國的基本國情相匹配,是否能夠帶動我國經濟、工業的發展,而不會造成嚴重的后遺癥,所以,針對這些問題,我們看到,我國當前的國情是,我國在現代機械設計方面起步較晚,但經過了多年的努力,我國在現代設計方法的研究方面已經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現在的中國可以自豪地稱為“世界的工廠”,“MADE IN CHINA”已經是世界聞名了。但是相對于世界上先進的國家來說,我國的機械設計還是相對落后的。
2 當前行業發展之中面對的一些不利現象
2.1 產業結構存在問題
該項問題在我們國家已經存在非常久了,雖說對其開展過一定的整改,但是沒有認真的處理好。設計必須科學化,這意味著要科學地闡述客觀設計過程及其本質,分析與設計有關的領域及其單位,在些基礎上,科學地安排設計過程,運行優秀的措施對其開展設計。對于設計的方法學來講,它是為了確保設計思想不斷的發展,進而確保設計可以遵循特定的邏輯,保證工作者能夠帶來優秀的設計內容。像是在結構上最為顯著的是高端產品的需求量非常大,而別的產品就出現過剩的局面。對于分布區域來講,東部以及南方區域非常廣。對于組織來講,像是那種有著優秀競爭性的單位不多,而比較混亂的小規模單位總數非常多。在形態結構上表現為傳統加工制造業比重過大,現代制造服務業比重過低。發展我國的機械設計科學研究,必須集中探討機械設計各主要環節的正確工作方法和解決問題的途徑,收集開發新產品的成功經驗和范例,積累大量的設計資料,了解世界有關行業的發展動向,致力于提高我國機械工業的水平,生產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機械產品。
2.2 沒有形成獨立的自主創新意識和品牌
我們國家雖說在世界上是機械行業的大國,不過還有一些技術含量高的設備還是要靠著進口來獲取的。而導致這種現象的關鍵緣由是我們國家在該行業發展的時候沒有創新性。上述這些不當的政策思想和思維體系導致對機械工業的本土性研究資金支持少,用來開展研發活動的條件非常差,同時因為沒有足夠的經驗,所以導致我們國家的這項創新活動無法有效的開展。在現代機械制造系統中,工業機器人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2.3 研制和設計自主能力不高
研制階段是設計方案實現的基礎階段,機械設備制造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到能否取得設計的預期效果,甚至影響到設備能否正常使用。在此階段,除了制造加工的承擔單位應當注意嚴格按照圖紙設計要求合理安排制造工藝外,還應當加強設計者與制造者之間的溝通。機械設備的設計者應當知道,對于制造能力、加工手段和加工工藝,制造加工單位最有發言權,他們的許多意見和建議,甚至判斷,是很有價值的,有時是決定性的。
2.4 粗放化管理情況普遍
我國機械工業一直保持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但華麗的外表下并不能掩蓋其發展方式過于粗放的現象。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在于政府對機械工業發展缺少科學的宏觀調控,導致同類型機械產業重復建設,區域發展不平衡,核心競爭力弱,經濟效益低。并沒有一個屬于自己的電子信息工程和技術的發展體系,大部分的先進技術還是直接引進先進國家的成果。這種情況必須予以改變,因為這樣會嚴重的阻礙我國的電子信息工程技術的長期發展,沒有自主研發的技術和產品是不會在電子信息工程的發展中立足的。雖然目前來看我國的電子信息工程與其技術發展的還算比較迅速,但是仔細研究就會發現,我國雖然對此技術的應用范圍比較廣,但是真正掌握的核心技術和手段還是不夠的。隨著信息技術迅速的發展,電子信息工程已經成為時代的推動者,由此可知,支持設計過程的各個階段,即方案設計、總體設計和詳細設計,可以輸出有關的技術文檔,如工程圖樣、零件明細表等。
3 整改問題的主要對策
3.1 循環良性發展
在經濟高速前進的時候,雖說該行業的發展速率非常的快。在緊縮性的金融方針落實的時候,國家的經濟長速不是很快,此時對于該行業產生非常多的負面效益,其長速會受到很多的干擾,有時候還會出現下降。在很多的規劃之中,只有很少幾個是技術性優秀的。在對這些規劃分析的時候,要將技術以及環境等當成是關鍵的比對點。測評的措施非常多,接下來具體的闡述經濟性的內容。根據經濟性進行評價時,既要考慮到設計及制造時的經濟性,也要費用考慮到使用時的經濟性。
3.2 技術性能發展
技術性能包括產品功能、制造和運行狀況在內的一切性能,既指靜態性能,也指動態性能。例如,產品所能傳遞的功率、效率、使用壽命、強度、剛度、抗摩擦、磨損性能、振動穩定性、熱特性等。技術性能準則是指相關的技術性能必須達到規定的要求。
3.3 產品標準化發展
產品的標準化發展也是解決當前機械發展的重要方法和途徑,主要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標準化進程:
概念標準化:設計過程中所涉及的名詞術語、符號、計量單位等應符合標準。
實物形態標準化:零部件、原材料、設備及能源等的結構形式、尺寸、性能等,都應按統一的規定選用。
方法標準化:操作方法、測量方法、試驗方法等都應按相應規定實施。
標準化準則就是在設計的全過程中的所有行為,都要滿足上述標準化的要求。現已發布的與機械零件設計有關的標準,從運用范圍上來講,可以分為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企業標準三個等級。
3.4 基礎建設發展
我國工程機械企業普遍缺乏核心技術和品牌優勢,在出口中只能采取低成本、低價格、低檔次的競爭模式,盡管價格競爭力較強,但容易導致貿易增量不增價,甚至跌價的狀況。近三四十年來發展起來的優化設計技術,越來越顯示出它可使結構參數的選擇達到最佳的能力。一些新的數值計算方法,如有限元法等,可使以前難以定量計算的問題獲得極好的近似定量計算的結果。
4 結束語
通過分析如今的時代特征,我們得知,社會的發展要以不危害環境為前提,所以節能等理念開始深入人心,這是國際社會的同一目標。“綠色為先戰略”一方面要求機械工業本身在生產過程中重視環境保護,最大程度地做到節能減排效果;另一方面要求機械工業研發制造的產品在使用中能實現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目標,堅持走綠色制造和循環經濟的新型工業化道路。
參考文獻
[1]成大先.機械設計手冊[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2.
[2]譚慶昌.機械設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