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庭園綠化是城市綠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造什么樣的園,在設計上至關重要的事是:庭園的功能必須和美互相協調。庭園即要建立在科學基礎上的合理設計以充分實現其功能,還要把庭園的各種要素有機的結合起來,為游人提供美的享受。由此可見,造園不單純是個技術問題,而是以各種材料繪制出空間美的一種造型藝術。庭園設計,不是眾口相傳的語言,而是以“物”為媒體的形象化語言,它保持著實物有物理的,生理的和心理的功能。設計者的本意,就是把具體的“物”景化,發揮出外在乃至潛在的功能。緊密圍繞著如何去滿足人的各種需求,也就是要充分考慮到老人、兒童、殘疾人等各類人群的不同需求。
關鍵詞:庭院;綠化;設計
1 設計理念
西方規劃式的園林布局已經不再適應于現代人的審美愛好,隨著時代的發展,將規則式園林與自然式園林相結合,取兩家之長,即能與現代建筑環境協調,又能體現中國傳統園林中的曲線美,色彩構思考慮自由奔放的配色,設計時與各種幾何形狀、自然弧線相結合,栽植考慮植物自然美,追求配色的對比效果。隨意中再現著規律,追求一種流暢而有規律可尋的曲線效果。
2 設計原則
2.1 突出特色:吸取傳統園林的精華,創造出有別于傳統,個性鮮明,別出心裁,但又合理,為人民大眾所喜愛的曲高眾和的園林。切不可盲目追潮,各企事業單位由于職能不同,綠化應各有著重點。例如:科研院所綠化要以休息、娛樂兼作文化活動為重點。綠化特色即莊重又不失活潑;廠礦區要重視抗塵、防污染、隔音;學校、醫院要以寧靜、遮蔭。
2.2 種植設計:植物配置簡練、全面考慮喬、灌木幼年及成年期后的尺度,注意植物美的整體效果,并與周圍的環境協調。在領略到大自然的氣息及植物自然生態景觀的同時,欣賞到人工裝飾之美。在植物色彩的運用上、組合形式、及空間處理上,挖掘園林植物配置的美。種植設計中充分考慮季相的變化。在色彩方面,以沉暗的色調和燦爛的色彩同時采用,努力取得光和影的效果。
2.3 視覺效果:在園林設計、規劃中,要把平視景觀與俯視景觀結合在一起考慮,全面系統規劃,利用可利用的空間、設施。
2.4 針對綠地所處的周邊環境及人群,相應的調整綠地結構。
2.5 庭園內道路規劃:多采用規則式布置,體現城市的地方風格。道路出入口在保證安全的同時要面向主要人流方向,但在與迎賓干道垂直方向一般不設出入口,而應設在綠地兩端為宜。
2.6 豎向設計:利用原有地形適當加以整理以減少土方量,在短時間內,排出地面雨水。人行游步道坡度大時,為方便行走可設臺階。
2.7 園林建設及小品設施:在庭園內要設棚架、園亭、園桌、園椅、園燈及欄桿等,要根據綠地的性質、用途、投資情況以及園林藝術構圖和組織游覽路線的需要來安排。在風格上突出地方特色,力求具有時代感、造型要輕巧、簡潔大方,通透感強,色彩淡雅、明快,格調清新、實用、經濟、美觀,給人以美的享受。
3 園林綠化的形式與色彩
園林綠化是一項創造美的藝術,其重點依靠于形式、色彩兩方面來體現美的景觀。
3.1 形式美方面
3.1.1 對比:美的構思中,注意對比的效果,所謂對比,即是保持一定距離的兩個物體,要有恰當的對比,這樣就會產生美的形式。如白與黑、三角與圓形、草地與花壇、不僅形與形、色與色有對比關系。形狀復雜的東西,色彩應單純些;形狀單純的東西,色彩應復雜些。即使在構圖上不對稱,也不均衡,在這種情況下,也是可以采用對比的形式的。在對比中,多樣與統一,具有強烈的作用,通常外表多樣,而內里是統一在起作用。例如紅與綠的關系,表面上令人感到亂七八糟,而實際則引人注目。這種表面為多樣性的,里面則具有統一性。
3.1.2 層次與韻律:層次要一層一層的逐漸推移,分形與色兩方面。一顆樹從上到下構成形的層次,樹葉從濃綠到淡綠的推移則構成了植株的色的層次。而所謂韻律,即節奏。例如,要使樹冠線(視覺上樹冠與樹冠連成的線)具有節奏感,則必須妥善進行配植。
3.1.3 基調:無論多么復雜,其中總會有一個共同的東西,使總體的情調得到統一。這個共同的東西,即主調或稱基調。例如花壇組的各個花壇的邊緣石帖面為同一色調,花壇內栽植各色花卉,在這里則是以花壇表面的統一色調為基調,使總體具有統一的關系。
3.2 色彩美方面
構成色彩美的要素是色調,明暗度、色彩。為了產生美的視覺效果,要進行配色。在配色過程中,注意冷色與暖色的應用。一般情況下,暖色調給人突出、積極的視覺效果,而冷色調則產生退縮、消極的視覺效果。在規劃應用中,暖色調的花株應選用矮化品種,將其栽植于靠近根部或低處,或盡可能的種在前面,這樣效果會很明顯。亮處用明色,暗處用深色,要盡量避免原色的混合配用。正面提供幾個效果比較好的配色方式:紅與藍、黃與藍、黃與紫、紅與綠、紫與綠、黃與綠、黃與紅。
4 庭園設計時應遵循的步驟
4.1 現場調查,對電線、高壓線方向、建筑物、土地高低、水流方向、外圍建筑物及道路等場地內原有的不能移動的物體進行詳細的調查。并制成方位草圖(越詳細越好)。
4.2 詳知庭園相臨建筑物內部生活區與外部生活區的關聯結構,相應制定土地分配規則。并確定設施的必要量。例如:在于辦公室、人口居住間相關聯的庭園部份,設計時要注意其安靜性、遠眺性,不要設置園路及高大喬木。食堂、車庫、客廳要相應的設置園路。
4.3 最后一個步驟為確定設施所用的材料及其用量計劃。
5 園林綠化樹木栽植與花壇布置
園林綠化是一項綜合性的景觀藝術,它緊密圍繞著功能性、實用性、藝術性這三大特性來進行景觀創造。在造景過程中,重點進行樹木栽植與花壇布置兩個內容。
5.1 關于樹木栽植方面,根據位置分為行道樹及綠地景樹兩類。一類是行道樹:路旁栽植,隨季節的變化,形成不同的景色。多栽植防塵的樹木,建筑物周圍進行綠化,以不妨礙采光為度。另一類是綠地造景樹:避免周圍的污染物影響園內并更快的形成景觀,宜于以種植生產快的常綠樹栽植成樹群。無論何處的栽植,都應相互協調形成一種統一的美。即要有體現群落的,又要有突出個性的。
5.2 就對花壇的觀看視角來分,可將其分為兩類。一類是立體、叢狀栽植花壇:考慮到各個觀賞視角的美觀,一般種植選用一年生草本花木,采取中央較四周高的設計,取得較好的栽植效果。設計原則是在各個視角均能觀賞到完整的栽植效果。另一類是平面、圖案花壇:利用高度、花期一致的矮化宿根或球根花木栽植。依據色彩美學要求合理配置,構成一定的備案,在感觀上力求,從上往下觀看的平面美。這類花壇包括具有一定規格形式的地氈式花壇和沿路種植或圈劃綠地的狹長種植的帶狀花壇(花帶)。
6 結束語
在庭園綠化設計中值得重點強調的是庭園的服務性。而服務功能則是針對綠地所處周邊的人群而設定的。要有足夠可供坐的地方,如一定數量的坐椅、花壇擋土墻等。綠地內不易設有朝上尖利的銳角護欄,應把護欄設為上面為平面的式樣,這樣形式使游人在發生意外時,能抓住護欄,防衛自身的同時,在綠地中,欄桿起到了綠地內坐椅不足的補充作用。
總之,要想做好庭院綠化設計,必須以“人”為核心,圍繞著如何去滿足人的各種需求,設計中切不可追潮順流,要有獨特的地方風格和濃郁的鄉土氣息。綜合運用綠地設計與建筑中的多學科知識,將造園理論、美學、植物生態學、社會學、心理學等交匯融合,使設計真正達到得體合宜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張威,王艷君,毛子軍,等.哈爾濱市6種綠化樹種生理特性比較[J].森林工程,2008,3:6-9.
[2]郭春麗,朱德濱.厚層基材噴射植被護坡技術中錨桿力學行為分析與研究[J].森林工程,2011,1: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