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所謂的GPS,其是全球定位體系的英語縮寫,其是由三個要素組合得到的,分別是空間站以及地面站和使用人。由于該項科技的進步,此時其在測繪領域中獲取了非常多的成就,比對之前的測量措施來看,它有著非常多的優點。文章分析了它的定位思想,結合它在高壓線中的具體活動原則和活動步驟,而且以手提式的為例子,展開了具體的論述。
關鍵詞:GPS定位原理;電力線路工程;手持式GPS
1 關于定位原理
該體系是在上個世紀的中后期得到的技術性非常高的產品,它是由離地面兩萬多公里的6個橢圓軌道上環繞運行的24顆工作衛星組成(其中3顆為備用衛星)的定位網和地面的支持系統即各用戶的接收機組成的龐大系統,其設計理念是活動便捷,使用合理,價位不高。它的原理是衛星持續的發射星歷指數,在使用人的接受設備獲取到超過四個的衛星信號的時候,自行的分析設備天線所在區域的經緯度等,對其開展定位活動,而且分析航向以及速率等等。
2 關于其在高壓線路項目中的具體原則和活動步驟
2.1 分析測試區域的控制點信息
首先收集測區的控制點資料,包括控制點的坐標、等級、中央子午線、坐標系、是常規控制網還是GPS控制網、控制點的地形和位置環境是否適合作為動態GPS的參考站。
2.2 求定測區轉換參數
GPS測量是在WGS-84坐標系中進行的,而高壓電力線路測量定位是在當地坐標或我國的北京54或西安80坐標上進行的。其面對著坐標變換的事項。在開展靜態測量工作的時候,該項轉換是在后續處理的時候才開展的。而GPS是用于實時澳4量的,規定提出所在區域的坐標,此時就使得該項轉換活動的意義非常的關鍵。
該項活動的必然條件是,要有超過3個的大地點分別有WGS-84地心坐標和北京54坐標或西安80坐標,利用轉換模型解求轉換參數。此參數控制線路一般為30km左右:一套轉換參數控制一段線路,以轉角為分段點。
2.3 如何選取以及明確參考站
其安置活動是確保該項工藝能夠有序落實的重要前提,它的設置要合乎如下規定。
(1)要確保其有著精準的坐標。(2)要將其設置在地勢非常高,而且很是寬闊的取樣之中,要確保附近沒有太高的阻礙力,這樣的話對于信號的獲取等非常的有利。(3)為了避免信息丟失,確保多路途效應,確保附近沒有信號反射體等的干擾源。(4)要確保站點選擇在土質較為堅硬,不容易被破壞的區域之中。當明確地點之后,要在合乎精確性的規定之下,把基準站GPS設在原控制點上,用GPS流動站將坐標傳過去。
2.4 工程項目內業設計和參數設置
(1)當地坐標系(例如北京54坐標系)的橢球參數:長半軸和扁率倒數。(2)中央子午線。(3)測區坐標系間的轉換參數。
2.5 野外作業
將基準站GPS接收機安置在參考點上,打開接收機,輸入精確的北京54坐標和天線高度,基準站GPS接收機通過轉換參數將北京54坐標轉換為WGS一84坐標,同時連續接收所有可視GPS衛星信號,并通過數據發射電臺將其測站坐標、觀測值、衛星跟蹤狀態及接收機工作狀態發送出去。流動站接收機在跟蹤GPS衛星信號的同時接收來自基準站的數據,進行處理后獲得流動站的三維WGS一84坐標,最后再通過與基準站相同的坐標轉換參數將WGS一84轉為北京54坐標。而且接受設備還能夠將具體的方位和設計數值比對,這樣的話就可以確保放樣工作更為精準。
3 手持式GPS在高壓電力線路工程中的應用
3.1 體現在選線中的意義
對于線路的勘察活動來講,其本身是一項跨區域的活動。由于經濟高速前進,此時地圖之中的很多地貌開始變化。所以,在最初選取的時候要積極的分析圖紙之中的線路在具體的方位之中是不是合理的,此時就要積極的開展勘查活動。
過去的選線措施是結合羅盤等措施來調繪圖紙,其非常浪費時間,而且精確性也不是很好。手持GPS單點定位精度在±15m以內,完全可以滿足架空送電線路在1:10000、1:50000地形圖上選線的需要。尤其對可能影響路徑走向的大跨越及重要交叉跨越地段、擁擠地段、弱電線路危險影響范圍相對地段,除了搜集必要的資料外,用GPS進行核對是十分必要的。
例如,在某送電線路工程中,所搜集的1:50000地形圖均為上世紀70年代末測繪的。在最近的時間中,這個區域新建設了很多的道路以及通訊線網等,雖說朝很多區域的一些機構中搜取了一些信息,不過實際的干擾線路的轉點方位卻無法精準的論述。所以,通過GPS315手持機把干擾地段的具體的方位坐標明確到圖紙之中,協調設計人員開展積極的設計工作。
3.2 體現在線路定位工作中的意義
在線路的定線工作中,由于直線精度要求較低(僅為180°±1’)及起算點誤差等因素的影響,根據坐標放線到一定距離時,其理論坐標與實際坐標一般相差較大,如不進行及時修正,很難保證以后所定的線路與所選路徑相吻合。這時候假如不能夠積極的開展聯測活的話,用過去的措施是無法分析出具體的取樣的轉角方位的。通過該項定位設置之后,對具體的坐標信息修改就可以獲取最為精準的方位。
以110kv某送電線路工程為例。當線路定線至60km時,有2個轉角J9、J10。通過導線計算,理論轉角值為J9’、J10’。假定實際J9轉角值與J9的坐標閉合差相差30m,此時繼續用J9’的坐標值進行定線,勢必影響定線質量。用GPS315手持機重新測定J9的實際坐標,利用J9與J10相對精度較高的特點,通過J9的修正坐標值與J9至J10的理論坐標方位角,重新計算出J10的坐標,將坐標進行修正,從而保證了定線的質量。
3.3 在發電廠、變電站(所)、微波站及其它工程選址、選線中的應用
像是變電站和別的項目的選址等非常關鍵,其關乎到項目的花費和效益。該項定位設備十分的適合選址以及定位等活動。以變電站項目的地質選取為案例,在之前的選取的時候,對于設定好的方案,工作者一起到場地之中開展勘測,分析對設計規劃有干擾性的地物等的布局狀態。通過該項科技,能夠非常便捷的分析干擾方案落實的物體的精準方位,而且對圖紙開展有序的調繪。
3.4 在相關行業中發展
過去的判圖措施是結合圖紙之中的地形以及地貌等的要素來明確平面區域,其不但功效不是很好,而且精確性不高,同時對于勘測工作者的能力規定很是嚴苛。特別是在缺少地物的區域,比如荒漠等,該措施非常的浪費時間,而且會導致很多的不利現象出現。在過去牽扯到需要明確地理方位的設計工作中,所有的專業都要測繪工作者積極的協調。該項科技出現之后,不管是水文領域明確相關的斷面方位,亦或是地質行業的明確初可研階段的鉆孔、探井位置,它都可以合理的處理好。該項工藝能一整天的持續活動,特別是在較為寬闊的取樣中,該項信號更是迅猛,進而確保了設計工作可以優秀的開展。
4 結束語
如今,由于電力行業高速發展,此時架空線路的建設規模變寬了,對于線路的場地測量和選址等的規定也更為嚴苛。經由使用手持的GPS定位技術能夠確保線路躲避較差的地質和不是很優秀的水文區域,確保選址活動開展的更為順暢,提升了規劃的功效和品質。所以該項技術要切實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孔令權,裴德智.全球定位系統(簡稱GPS)在電力工程測量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14.
[2]劉明清.GPS手持接收機在電力測量中的應用[J].工程勘察,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