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蒙城縣的盲童鄧奇奇用手中的一把二胡在深圳街頭演繹出動人的音樂,受到當地媒體關注,被稱為“二胡神童”。
這場歷時一個多小時的特別的二胡獨奏音樂會在深圳市少年宮舉行。全場聽眾對以賣藝為生的盲童鄧奇奇的精湛演奏報以經久不息的掌聲。鄧奇奇一共帶來了10首名曲,既有經典二胡曲目《賽馬》《二泉映月》等,也有音樂劇《貓》的主題曲《記憶》、北京奧運會主題曲《我和你》等改編的新曲目,還有他曾經獲得全國金獎的曲目《唱支山歌給黨聽》。
演奏會中,這個年僅15歲的少年從容淡定,手起手落間,或昂揚激越,或清新動人,傾倒全場300多名觀眾。而他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除了得到深圳當地人的幫助,和自身的努力也是分不開的。
“舉辦獨奏音樂會,是我音樂夢的一部分,我終于距離自己的夢想近了一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鄧奇奇很激動,不斷地感謝給予他幫助的人——一年多來為自己籌備音樂會的少年宮工作人員,多位長年給自己提供義務指導的老師。
深圳給了他發展空間
“前兩天,我剛從廣東那邊演出回來,過幾天還要到湖南參加一場管樂器演出。”電話中的鄧奇奇語氣沉穩而自信,“在深圳這幾年,我得到了很多人的幫助,他們讓我離夢想越來越近?!?/p>
曾經,舉辦專場演奏會是鄧奇奇的夢想,如今夢想變成現實,這個15歲的少年卻保持著難得的冷靜與理性?!半m然演奏會反響不錯,但我還需要繼續努力。”鄧奇奇說,自己如今經常代表深圳市殘聯到全國各地參加演出,每次也有千元左右的勞務費,但這些不是他最終的追求。
沒受過正統的教育,這一直是鄧奇奇心中的遺憾:“最近,深圳這邊正策劃送我到北京進修,我一定要好好把握機會,提升自己?!?/p>
除了鋼琴、葫蘆絲等樂器演奏,鄧奇奇還會抽時間去當地的盲人計算機培訓基地參加培訓,如今也能通過自己的雙手為別人管理網站和編寫軟件,謀得一些收入。
6年堅持不懈的努力
鄧奇奇1998年出生于蒙城縣。兩歲時,鄧奇奇因發熱時治療不當導致眼睛慢慢失明。
一次偶然的機會,9歲的鄧奇奇接觸到了二胡,兩天半學會了第一首曲子,40多天便能演奏幾十首曲子,神奇的音樂天賦給這個孩子的世界打開了一扇窗。多年來,他一直拜師學藝,從蒙城當地的民樂老師到求學于北京民族大學音樂學院,雖然最終因貧困被迫輟學,但他的技藝得到不斷提高。
幾年來,為了生存,鄧奇奇和媽媽游走深圳的大街小巷,在街頭拉二胡賣藝。盲童精湛的二胡演奏技藝在網絡上引起了廣泛的關注。此后,鄧奇奇參加了深圳跨年音樂會等很多電視節目。隨著媒體曝光率增多,更多的人知道了不懈追求音樂夢想的鄧奇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