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筆者的記憶里,劉文金最近一次新作品亮相,是三年前中央音樂學院七十周年校慶活動中民樂系為校友舉辦的“世紀回響——劉文金新作品音樂會”上。這場音樂會,以劉文金一生的精品為主線,濃縮和梳理出一個時代里民族音樂的成長和發展。
音樂會在民族管弦樂《我的祖國》的主題曲中拉開帷幕。多次指揮過劉文金作品的著名青年指揮家彭家鵬,手勢優雅、動作準確,執棒中國青年民族樂團年輕一代靚男俊女,演繹出劉文金先生一曲曲民族音樂的時代交響:民族管弦樂《茉莉花》,古箏與拉弦樂隊《丹青仙子》,二胡琵琶與樂隊《火·彩衣姑娘》,二胡與薩克斯的對話《二泉映月》,笙協奏曲《虹》, 二胡協奏曲《雪山魂塑》,雙柳琴協奏曲《酒歌》,二胡群、鋼琴與樂隊《豫北敘事曲》等九首樂曲,這些樂曲寄托著劉文金的豐沛情感,揮灑著作曲家的生活積淀與音樂理想。人們在音樂的起伏中,回憶起劉文金的風采。
劉文金畢業于中央音樂學院。五十多年來,作為民族音樂一代領軍人物,創作和改編了大量民族器樂、聲樂以及其他體裁的音樂作品,包括二胡與鋼琴《豫北敘事曲》《三門峽暢想曲》、二胡協奏曲《長城隨想》《秋韻》《洪湖》《雪山魂塑》、琵琶與樂隊《霸王卸甲》、民族管弦樂《太行印象》《茉莉花》、交響詩《十面埋伏》、大型交響合唱《孔子頌》以及歌曲《大海一樣的深情》等等。諸多曲目深受業界內外的欣賞和好評。其中,劉文金在校期間完成的處女作《豫北敘事曲》,是民樂演奏專業學生參與音樂創作的一次成功實踐。作品以二胡與鋼琴的合作,將極富生活情趣的民間音樂與西方作曲技法大膽結合,通過挖掘二胡演奏技巧,拓展和豐富了二胡演奏的表現力;更重要的是將音樂中融入強烈的時代氣息,將二胡藝術從抒發自我情緒為主的表現方式轉為抒發民族情感的大眾表現方式,實現了二胡演奏發展變革的時代跨越,成為“二十世紀華人音樂經典”。《長城隨想》作為一部充滿愛國主義情操和民族神韻的協奏曲,在思想性、藝術性、技術性、創新性等幾方面都頗有突破和成就,被譽為當代二胡作品的里程碑,在海內外影響甚廣,榮獲全國第三屆音樂作品一等獎。近年新作二胡協奏曲《雪山魂塑》則以其宏大的敘事主題與富于感染力的音樂,入選 “金鐘獎”二胡青年組決賽指定曲目,成為近年音樂會中重要的二胡作品。 1989年,香港中樂團隆重推出一臺“從劉天華到劉文金”作品音樂會,以民樂創作上的不斷變革,向人們展示了劉文金作為一代民樂大師的歷史地位。海內外同仁盛贊劉文金是“中國大陸最能令人感到震撼力的一位作曲家”。
豐厚的生活底蘊與民族民間音樂基礎造就了劉文金音樂的“魂”;扎實的專業知識、勤奮好學的進取精神、不斷求新的創作理念與豐沛飽滿的民族情感,又賦予劉文金的音樂強烈的時代性和藝術性。這些共同成就了劉文金一部部頗具影響力的作品。他的音樂跨越國界,跨越時代,激勵并感染著一代代炎黃子孫,成為中國民樂的驕傲。
中央音樂學院王次炤院長高度評價劉文金為“音樂創作的楷模,民族音樂的先鋒”。
這場音樂會的策劃者李光華一直稱劉文金是令人尊敬的學長,談到舉辦這個音樂會的初衷,李教授表示:“劉文金先生是一位我深切尊重與景仰的當代作曲家。半個世紀以來,他耕耘不輟、作品宏富。在花團錦簇的民族樂壇上,他的音樂作品突顯時代主題,氣勢宏偉震撼人心,有著深沉優美的民族風格和舒張綿密的章法結構,如詩如畫,醇美醉人。
劉文金先生上世紀五十年代曾就讀于中央音樂學院,是我輩的學長、老師和朋友。他多年來始終情系母校,關心民樂系的發展,真所謂‘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在母校七十周年華誕之際,獻上這場《世紀回響》新作品音樂會,便是他心血的結晶。‘冰,水為之,而寒于水;云,出其山,復雨其山’,此其謂之。”
“云出其山,復雨其山。”劉文金畢業后,沒有辜負母校的培養,成為音樂界的領軍人物,先后歷任中央民族樂團團長、藝術總監,中國歌劇舞劇院院長、中國歌劇舞劇院藝術指導等職。他生前為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創作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常務理事、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副會長;2001年被聘為韓國中央大學校國樂大學教授。不幸的是,2010年底的這場音樂會,竟成為劉文金能親自感受自己音樂在舞臺上綻放的最后一次機會。為了表達對中央音樂學院的感恩之情,當時他曾在音樂會節目冊上留下這樣的感言:
“適逢中央音樂學院建校七十周年之際,母校民族音樂系青年民族樂團能夠舉辦我的作品的音樂會,使我深感榮幸!
回顧上個世紀中葉(1956年~1961年)在校讀書期間的學習與生活場景,至今歷歷在目。馬思聰院長、趙沨院長和老教授們的敬業精神與諄諄教導令人難以忘懷,是他們給了我應有的道德品格和思想品位,以及多種專業技能和創作理念,這些都使我終生受益。
感謝中央音樂學院歷任院長與干部們的科學管理,感謝教授們的辛勤操勞和孜孜不倦,是他們共同締造了中央音樂學院的崇高威望和海內外深刻而廣泛的社會影響。
需要說明的是:本場音樂會的主要曲目均選自2000年以來我退居二線以后的部分新作品(對少量過去的作品也進行了修改或重編),并以《世紀回響》為標題,敬獻給母校的院領導和在座的老師們、同學們以及廣大的音樂愛好者。
我雖然已年過七旬,但多年來依然秉承著的‘勤奮、執著、襟懷坦蕩、健身快樂’的座右銘,為中國民族音樂事業的健康發展而努力奮斗。
祝愿中央音樂學院越辦越好,永遠興旺發達!”
五百余字的感言,字里行間流露著款款深情。音樂會盛況空前,劉文金以自己的九曲華章,回報母校養育之恩,唱響世紀華聲。
一晃三年過去了,劉文金終因疾病不能與同道們在音樂之路上繼續前行。但他的音樂和他為民族音樂建樹的理論,已然深入人心,在世間永遠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