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故事,多是女生的成功史。不管出身如何卑微,在孤兒院長大的,在垃圾堆撿到的,給大火燒掉一邊臉的,脫胎換骨,潔身自愛,扶搖直上。
一向缺乏閑情去看流行小說。亦舒小說在我心目中、生活里,沒有地位。后來多次往來香港和澳洲之間,女伴拿著亦舒小說,看個不休。我也拿來看看,就上當了。亦舒小說是寫給都會里年輕的女生看的。有人說那是女孩子的鴉片,讀了會中毒的。堂堂男子漢的我從不在大庭廣眾之下看亦舒小說,就怕人家說我中了毒,變成娘娘腔。
亦舒小說有一套公式,每篇小說的開頭都非常吸引人,叫你拿得起,放不下。然后往往每一段描述,每一個對白,都會俏皮得叫你會心微笑,甚至發(fā)噱。那些故事,多是女生的成功史。不管出身如何卑微,在孤兒院長大的,在垃圾堆撿到的,給大火燒掉一邊臉的,脫胎換骨,潔身自愛,扶搖直上。
小說的中間會有兩段或幾段愛情在醞釀,你就會根據(jù)人物的性格,順著其發(fā)展,猜想其結局了。有時候她故意拐個彎,叫你猜不著,但還是有跡可循的。
亦舒的描述從來不嗦,簡單利落地,只一兩句,樣貌、情節(jié)躍然紙上,一段很少超過兩行。“那些短肥腿在后院走來走去。”你就仿佛看到那些可愛的小孩兒。人物要成功,一下子就有獎學金,成了建筑師。要不然就連升數(shù)級,成為總裁。男的都高大健碩俊美,多是建筑師、醫(yī)生,女的都清麗可人,是藝術家、時裝設計師,也出色地做到男性才做的工作。不管男女,只穿白襯衫牛仔褲都出落得那么自然瀟灑。漂亮女子身上的衣著,多是香奈兒,香水常常是午夜飛行。俊美的男生都開紅色的跑車,住址多在落陽道,慈善機構總是宣明會。
亦舒小說里的人物都很忠于自己。婚姻,合則來不合則散。女性有成就,獨身也自得其樂。亦舒可是徹底的女權主義者,她要讓女生自覺自愛自重自信,看透世情,又能自拔—有助于現(xiàn)代中國女性的心理建設。
亦舒的文字簡約生動,也好像有些公式。下大雨:下棉絮似的。尷尬的時候:吐吐舌頭。慚愧得不敢發(fā)言:眼觀鼻,鼻觀心。同意你:“誰說不是。”你有開心的事:“那多好。”
你不得不佩服亦舒對時代流行的緊貼:時裝、歌曲、電腦、電話,一有發(fā)展就搬上小說。在政府禁令之下,吸煙不流行了,人物就不再抽煙。你不得不佩服她對文學、藝術、建筑、天文等專業(yè)知識的深度了解。她引用莎士比亞著作,就像外文系出身;她對中國木料歷史建筑各個部分名稱娓娓道來,你以為她是建筑師。我想亦舒是下過苦功的,而且苦功不斷。
看亦舒小說,不宜太細心。看出漏洞,也不要太認真。幾罐水溶性的乳膠顏料足以引發(fā)一場大火,實習醫(yī)生能夠獨自施行大手術,主控官負責給被告判刑,都不是故事的重點,大笑一番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