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介紹了無線話筒的組成和分類,并說明了無線話筒的正確使用,在遇到干擾時的解決方法及應該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無線話筒;分類;頻率;干擾
自世界上第一套無線話筒誕生至今已有幾十年的歷史,發展至今,技術日益成熟,性能越來越好,品種也越來越多,已成為電視節目錄制中不可缺少的成員。什么是無線話筒?簡單地說,它就是一種通過無線電波或其它的方式傳輸聲音的設備。電路板上的電子元件話筒先將自然界的聲音信號變成音頻電信號,這個電信號會去調制電子振蕩器產生的高頻信號。最后,高頻信號通過天線發射到空中。
1 無線話筒的組成及分類
1.1 無線話筒的組成
一套無線話筒由接收機和發射機、天線三部分組成。根據現場使用無線話筒數量,接收環境的復雜程度,場地范圍大小等原因,還需要一些輔助設備如天線放大器,天線分配器等附屬設備以改善無線話筒的使用效果。
1.2 無線話筒的分類
首先,從外形上分,有手持式、領夾式和頭帶式。手持式無線話筒有兩種,一種是尾部帶外露天線式的,另一種是利用防風罩式天線來發射信號的。尾部帶外露天線式由于其外露天線容易碰撞或折斷,從而造成信號時有時無、聲音時好時壞的故障,在一些場合,特別是現場直播中容易造成事故,所以目前使用較多的還是后者。領夾式體積小,話筒與發射機之間用細電纜連接,發射機一般別在表演者腰間,最適合小品及雙手有表演動作的表演者。另外,還有一種兼備返送監聽功能的頭戴式無線話筒也越來越受到勁歌歌手的歡迎。
按照接收機的供電方式可分為直流接收和交流接收。在電視臺外出單機節目錄制時多使用直流接收無線話筒,在電視臺的大小晚會中則廣泛使用交流接收無線話筒。
按工作頻率來分,可劃出兩大頻段機種——一種是工作頻率范圍在160~250MHz的VHF段的無線話筒,另一種是工作頻率范圍在450~960MHz的UHF段無線話筒。
從信號接收方面來分,它有單接收和雙接收兩種,雙接收的效果好于單接收。所謂雙接收就是在1臺接收機內設置有2套接收電路,每套接收電路各配有1付天線,2付天線同時接收發射機發送來的信號,在2套接收電路之間安裝了1個電壓比較器和高速電子切換開關,它能自動比較、判斷2路接收信號的強弱和相位,自動斷開接收弱信號(比如當無線話筒處于場強陰影區時)的天線放大器的輸出,將接收強信號的另一個天線放大器的輸出切換送至下一級的放大器,從而保證了無線話筒送到調音臺的信號始終比較強。
2 無線話筒的正確使用
對于手持式無線話筒,我們應注意:手不要握在話筒的網頭上。所有話筒的受話部分均有一定的指向性,如果把手握住網罩上部分,會嚴重破壞頻率響應,還會由于手掌的聚集效應,產生聚焦、回授等。拾音距離控制在5-10厘米為佳,過近,會產生近講效應,過遠聲音很輕,均會破壞音質。對于領夾式話筒,主要是要防止離嘴巴過遠,拾音距離控制在20厘米左右,頭帶式話筒則是要避免嘴巴正對話筒頭,避免發聲氣流的沖擊,應往兩邊移一下。另外接收天線的位置要選好。
3 使用無線話筒應注意的問題
非變頻的分集無線話筒系統在受到外界干擾時,可通過調校SQUEICH靜躁器以改善接收,減少干擾。具體做法是,調好天線位置,發射機仍處于關閉狀態,將接收機音量輸出增益關死,最后順時針方向調校SQUEICH靜躁器,直至所有干擾信號消失,再順時針轉少許,調試時一定要使用無感應螺絲刀。
當使用多套無線話筒系統時,如是同一系列產品,有條件的話最好能使用天線分配器,盡可能減少各天線之間的相互干擾,如無,則應先將無線話筒接收機的天線調到最佳位置,然后平行一字擺開,每臺無線話筒接收機之間保持適當的距離,保證各臺接收機上的天線不能互碰,以改善無線接收機的指向性,避免頻率間的相互干擾而獲得較好的接收信號。另外,大型場合的演出最好安裝加長天線或天線有源放大器來改善接收效果。
另外為了防止和避免外界對無線話筒的干擾,在選購非變頻無線話筒前應先弄清本地無線電臺的發射頻率,錯開電臺的發射頻率,以避免受干擾,選購多個無線話筒系統時還應注意,各系統的頻率不能重復,以避免頻率重疊時的相互干擾。另外,無線話筒的工作都離不開干電池,在選購電池時,應在1.2-1.6A左右,而0.8A以下不能使用。為了防止電池不足引起音頻信號失真或頻率干擾,操作人員可在無線話筒使用中,適時地使用調音臺PFL預聽功能,若聲音清晰度稍有降低或噪聲增大,應馬上更換電池。
隨著設計和制造技術的不斷提高,高質量的無線話筒也將會廣泛地應用在電視、廣播節目中。作為使用者,只有對無線話筒有了充分的認識和了解,才能在使用中更得心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