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以及社會的進步,煤礦資源的應用愈加廣泛,但由于煤礦自身的特點,決定其屬于危險系數較高的行業,而且我國的礦井生產條件以及安全保障相對較弱,在管理上也存在一定的問題,這也就導致煤礦的生產過程中容易出現安全隱患,甚至會造成事故的發生。為了避免這一系列狀況的發生,降低風險的系數,就應該加強對煤礦生產的安全管理。文章對礦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煤礦;安全生產;管理
煤炭資源是國家發展的必要資源,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展,煤炭資源在生活以及生產中的應用逐漸的廣泛,人們在生活中對其的需求也逐漸的增加。但在煤炭進行開采的過程當中,由于對安全的重視程度不足,造成了一定的損失,這就要求對煤炭資源進行安全管理,做到安全生產。
1 煤礦井下影響安全的因素分析
1.1 煤炭的用工問題
(1)煤礦井下工作的人員一般都是沒有文憑的勞動力,相對而言素質較為低下,文化知識的程度也較差,安全意識較為薄弱,對設備進行操作較為盲目,沒有按照規范進行施工,這也是造成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2)在煤礦的工作過程當中出現部分以包代管的現象,井下的隊伍并不團結,所以企業的安全管理相對較為困難;(3)安全責任制難以得到良好的實施,雖然在礦井的生產過程當中,有相應的安全責任制,但由于沒有對其進行監督也就得不到良好的落實。
1.2 煤炭礦井下生產的用電問題
隨著生活以及生產等方面對礦物能源需求的加大,礦井開采的深度也逐漸的加大,這就對電力有一定的要求,出現供電線路加長,對電力能源的負荷加重等方面的現象,這也就容易導致事故的出現。以下對礦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
首先是通風的問題,由于礦井自身的原因,導致礦井的通風壓力較大,通風的設備難以進行,電力在這種情況下使用,就容易導致事故的發生;在礦井進行生產的過程當中,容易出現集中性的漏電現象與分散性的漏電。電氣設備如果工作持續的時間較長,就會導致絕緣出現惡化的狀況,造成漏電現象,井下出現漏電所產生的危害是相對較大的,很容易導致井下發生爆炸;短路產生的危害,在供電系統出現短路的過程中,電流量會加大,這也就對電器設備造成一定的危害,如果不對其進行及時的處理,很容易導致火災的發生。
1.3 安全管理不到位
安全管理是礦井健康生產的基礎,但是受傳統的觀念以及現代人們對金錢的重視,在對煤礦進行管理的過程當中就容易對生產過于重視,而對安全則不然,尤其在工作任務較大的時候就會忽視安全的管理,由于一直沒有安全事故的發生也就逐漸的對其降低了警戒。此外由于煤礦工作的領導對工作的安全重視程度不夠,對井下作業的安全狀況了解較差,不能及時發現礦井中存在的安全問題,也就無法對其進行有效的解決,這就在一定的程度上加深了礦井的安全隱患。
1.4 監督力量不足
煤礦井下的生產工作是一項風險較大的工程,所以對其進行安全管理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這就要求做好監督與檢查的工作。就目前煤礦井下生產的狀況來講,應重視檢查的工作,對煤礦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及時發現及時解決。但目前我國對礦井下的工作檢查與監督的力度還不夠,國家對其進行安全投入的資金不足,這也就造成煤礦井下生產的安全沒有得到有效的保障。
1.5 缺乏專業技術含量
首先是員工當中專業的人員相對較為缺乏,尤其是相關院校畢業的專業人員更是少之又少;煤礦企業對員工進行培訓也只是走個形式,沒有進行良好的培訓,只是喊口號,沒有進行真正的教育,這也就埋下了安全隱患。
2 煤礦安全生產的措施
2.1 對人員進行培訓
(1)首先應該注意加強安全管理,對外包工進行嚴格的規范,制定相應的人員管理機制,將人員進行合理的配置。加強對人員的培訓與教育,不能將其流于形式,并要求員工持證上崗;(2)對礦井下的人員進行定位跟蹤管理,首先要保障地面與煤礦井下人員的聯系,要及時進行溝通;要對煤礦井下的工作人員動態進行掌握,對人員進行定位,并對地下的工作人員進行了解;一旦出現事故,及時進行處理,加強安全救護的效率。
2.2 對電力危害的防范
(1)首先對礦井的供電系統進行優化,加強先進技術的投入與使用,在進行工作前進行檢查,對供電系統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與處理,并制定相對較為合理的供電方案;(2)加強對礦井設備的更新,由于煤礦井下的環境以及工作性質的影響,設備容易出現老化的現象,這也就導致礦井的井下作業容易出現事故。要加強對設備的管理以及定期對其進行維護,對老化以及功能下降的設備及時進行更換,對于存在故障以及安全隱患的設備及時進行維護,如果仍無法使用,應及時對其進行更新,保障煤礦井下工作的安全進行。(3)對提升的系統應加強管理,提升的系統是煤礦進行運輸的關鍵環節,一旦出現問題,對員工的生命安全將產生直接的影響。這就要求對其進行定期的檢查,在設備進行工作之前就應該做好檢查與監督的工作,以此來加強設備的可靠性,保障工作人員的安全,避免出現安全事故。(4)加大對設備的安全投入工作,對設備的水平進行提升,按照國家的相關規定對設備的安全性能以及水平進行提升,保障其適用于煤礦的環境與工作要求,對安全生產系統進行逐步的完善,也要加強對安全設備的監督與檢查力度,保障資金得到有效的利用。
2.3 防爆知識的普及
爆炸是煤礦井下工作中較為常見的故障,這就要求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使其了解相應的防爆知識。煤礦專用的防爆電器主要應用在礦井之下,并且其防爆等級應高于普通的防爆電器,要求較為嚴格。這就要求對這一系列的知識進行普及,保障人員的安全生產以及煤礦井下的安全管理工作。
2.4 加強監控的力度
在煤礦井下進行監控至關重要,管理人員可以通過監控系統對井下的工作進行監督與指導,對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及時的采取相應的措施對其進行解決。同時,也可以對事故發生后的原因進行分析并提供依據,為之后的工作改進與安全管理提供相應的保障,由此可見,安全監控系統在煤礦井下安全生產管理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2.5 加強先進技術的應用
在進行煤礦井下安全生產管理的過程當中應加入新技術的應用,對信息化技術進行廣泛的使用,例如電力系統,監督管理等等方面,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事故的發生。在機械設備上也應加入先進技術的應用,例如智能化與自動化,以此來提高工作的效率,以及保障人員的安全施工。此外,還應對煤礦井下的通風、電氣設備及時進行更新,提高安全指標,保障煤礦井下的安全生產。
3 結束語
隨著近幾年經濟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我國對煤礦的安全生產越來越重視,對其也采取相應的法律法規進行規范,但這更要求煤礦企業自身對安全進行管理,保障生產的安全化。
參考文獻
[1]王鑫.基于煤礦井下開采常見的安全生產問題淺析與探究—保障安全生產提高生產效益[J].科協論壇,2010(10).
[2]徐海云.煤礦井下用工的現狀以及對策[J].勞動保護,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