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電網的不斷發展,電力市場的逐步建立,對電網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負荷預測是根據系統的運行特性、負荷特性、自然條件與社會影響等諸多因素,在滿足一定精度要求的條件下,確定未來某特定時刻的負荷數據,是電力系統經濟調度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關鍵詞:電力負荷預測;準確率;重要性
1 鄂州市用電負荷特點
鄂州市是位于湖北省東部的中小城市,面積1504平方公里,人口91.91萬,共擁有35~220kv變電站35座,其中220kv變電站4座, 110kv變電站23座,35kv變電站8座。電網規模不大,但負荷具有諸多特點:
1.1 工業負荷比重較大,占總負荷70%左右,鋼廠負荷峰谷差較大。2011年最大用電峰谷差為31.29萬kW,比2010年同期增加7.14萬kW,增長29.57%;平均用電峰谷差為17.95萬kW,比2010年同期增加5.59萬千瓦,增長45.23%。
1.2 連續性負荷比重較大,以礦山、冶金、建材為主的連續性生產企業低谷負荷比重較大。
1.3 沖擊負荷比重大。以電弧爐、軋鋼等冶煉為主的沖擊負荷有30萬kW,沖擊負荷比重大。2011年最大用電負荷為93萬kW,比2010年同期增加20.65萬kW,增長33.84%;平均高峰負荷為62.84萬kW,比2010年同期增加18.10萬kW,增長40.46%。
1.4 受鋼鐵市場產品的季節性、價格調整的影響,全年用電變化較多。2012年鋼鐵市場低迷,2012年最大用電負荷僅為81.59,比2011年同期減少11.41萬kW,增長為-12.27%。
2 影響預測準確率的主要原因
2010年省電力公司下達鄂州電網日均負荷準確率為93.6%,而鄂州電網2010年度日均負荷預測準確率完成率為92.81%,沒有完成省公司下達的目標,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2.1 負荷預測水平有限。負荷預測工作由值白班的調度員在當日16點之前將第二天預測負荷結果上報給省調。調度員對軟件的使用熟悉度不同,造成調度員在負荷預測工作中存在很大差異,盡管近幾年加強了負荷預測管理,但只有抽象的認識,沒有把負荷預測管理與自己的實際工作聯系起來。
2.2 數據上報不及時。調度員在向省公司上報負荷預測數據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系統網絡不通,預測時間過長或死機等異常現象,造成數據上傳不成功。
2.3 負荷預測無標準化流程。負荷預測工作是一個涉及多個環節的生產管理工作,無標準工作流程,導致負荷預測工作的銜接和信息的傳遞不通暢。
2.4 對已預測負荷結果無控制手段。在負荷預測管理過程中,電網檢修安排是關鍵,如果不能按照每月檢修計劃及年度檢修計劃來安排工作,將直接影響負荷預測準確率;同時用戶內部檢修、報停及生產隨意性大,也直接影響日均負荷預測準確率。
2.5 惡劣天氣、電網事故的影響。電網遭受惡劣天氣影響,電網卡口壓限負荷及電網事故、各大冶金用戶事故停電,將直接影響負荷預測準確率。
3 應對的主要措施
3.1 建立并加強組織機構
建立以主管生產副主任為組長的工作小組,工作小組承擔與負荷預測管理相關的全部管理工作。主要是收集天氣氣象、負荷特性、用戶生產規律、同業對標指標及差距、檢修方式管理及負荷轉移、調度班的日常負荷管理、事故處理、自動化數據、通信通道信息等。
設立專人專責,對負荷預測進行專業管理。負荷預測專責每日與電網方式檢修專責、大用戶進行溝通,在了解各種對負荷預測有影響后,對次日負荷進行預測,然后上報省調度中心。
3.2 規范負荷預測流程
結合鄂州電網實際情況,制定負荷預測標準化流程圖,如圖1:
3.3 加強負荷預測管理
加強內部管理,將負荷預測指標納入生產目標考核,并制定了詳細計劃和措施,編制負荷預測準確率的考核制度,對于負荷預測準確率完成目標加以獎勵,沒有完成目標值予以處罰。
加強負荷預測管理理論的學習,組織負荷預測專責及調度相關人員赴其它完成率較高的單位學習,掌握先進方法,積累負荷預測工作經驗,提高負荷預測準確率的水平。
加強對氣象信息的跟蹤,關注天氣、溫度變化情況,收集完善資料,開展天氣對負荷影響因素的分析,結合鄂州電網負荷特性,根據季節的不同堅持跟蹤分析溫度、雷雨、季節等因數對負荷的影響,摸索氣候變化對負荷預測的影響規律。
加強節假日預測管理。鄂州開發區多,“三資”企業多,節假日負荷變化大。
加強與市經信委的聯系,由市經信委主要領導牽頭,定期召開各大用戶聯席會議,通報近期各大用戶負荷預測情況及供電信息,交流經驗,進一步提高負荷預測準確率。
加強網內計劃檢修、負荷轉移、設備停產等方式變化管理,避免事故檢修,杜絕臨檢,減少無預測檢修等原因造成的影響,更進一步提高負荷預測準確率。
加強新系統的應用工作力度,做好基礎數據管理,及時向省調及廠商溝通、聯系,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加強大用戶管理。及時關注電網內各大用戶的生產情況,保持與各大用戶的聯系,及時掌握各大用戶生產負荷的變化、設備停產檢修,向各大用戶下達傳真,并且要求各大用戶應提前一天十二點前上報準確的負荷曲線給鄂州地調。減少無預測檢修等原因造成的影響,進一步提高負荷預測準確率。
加強小電廠管理。小電廠對基數小的鄂州電網影響也較大,對小電廠下發管理辦法,加強聯系,并且要求電廠因生產變化、設備檢修等原因造成電廠解并列時應提前一天與地調聯系并得到地調的書面答復。
3.4 實施監控加強負荷預測預控。
對鄂州電網負荷進行歸類,其中鄂城有功、中心城區有功、華容區有功、梁子區有功、開發區有功負荷為穩定性負荷,占鄂州電網總負荷的30%;鄂鋼、吳城、鴻泰、程潮、球團、新峰、華祥、機修為沖擊性負荷,占鄂州電網總負荷的70%。負荷預測專責每天對全網負荷每隔15分鐘預測一次,一天有96個預測點,負荷預測專責對96個預測點進行監控,每一個預測點準確率只要是低于93%,系統將發出提醒信號,負荷預測專責馬上查找是哪塊負荷沒有在預測范圍內運行。對于因為非計劃隨意停電,馬上制止,確保負荷預測準確率在預測范圍內。
實踐證明,負荷預測工作十分重要,且不可能按某一固定法則來進行預測,必須結合本市用電負荷的特點,綜合運用各種分析方法,科學建立和完善氣象與負荷關系資料庫、特殊日期負荷資料庫,加強計劃檢修管理,控制臨修率,逐步掌握本地區負荷變化規律,才能提高負荷預測準確率,完成好負荷的預測工作。
參考文獻
[1]張應.薛家灣地區提高電力負荷預測準確率的方法[J].內蒙古石油化工.
作者簡介:汪紅(1979,10-),女,湖北省鄂州市,職稱:工程師,學歷:本科,研究方向:從事電網運行管理工作。
涂海軍(1978,7-),男,湖北省鄂州市,職稱:助理工程師,學歷:本科,研究方向:從事電力業擴報裝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