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電力通信網絡是電力市場運營商業化的保障和電力系統現代化管理的重要前提,也是非電產業經營多樣化的基礎。電力企業信息通信融合處于初級階段,從形式上的融合到實質融合需要過程,采取先進的管理和技術手段促進融合,促進管理提升,進而強化設備運維水平和可靠運行十分必要。文章重點結合通信設備運行狀態評估技術研究及相應信息平臺的構建等實際工作,闡述了新形勢下的通信設備運維工作有益探索。
關鍵詞:電力通信;通信設備運行狀態評估;風險評估;檢修輔助建議
引言
目前,三集五大體系建設進入磨合提升階段,圍繞做實、做新“五大”,推動專業協同與業務融合是現階段重點工作。隨著國網公司深入推進“兩個轉變”和“三集五大”體系建設,加快創建世界一流電網、國際一流企業,對通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這意味著通信系統的建設、應用、運行、維護必須持續不斷創新,加速融合。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為電網安全生產和企業高效運作發揮新的更大的作用。
1 概述
項目的建設以安全、可靠、高效為目標,結合電力企業各專業廣泛開展狀態檢修工作,探索通信設備運行狀態評估體系,構建了以設備運行狀態量為基礎,以狀態評估為核心,以風險評估為依據,以設備全過程檢修策略輔助為手段的通信設備狀態評估管理體系。通信設備狀態評估可挖掘IMS、在線監測等系統數據的價值,制定檢修計劃解決什么時候檢修,解決怎么檢修的問題,在整體運維管控上提高資源整體利用率。項目的研究意義如圖1。
2 項目研究內容及方法
嚴格遵循主網、農網、保護專業狀態檢修體系及建設思路,結合通信專業開展設備運行狀態評估相關實際,構建運行狀態數據分析數學模型,對評估基礎數據進行篩選、處理、分析。結合評估體系相關標準實現設備運行狀態評估、風險評估。運行狀態評估結果和風險評估結果參照狀態評估細則形成輔助檢修策略。檢修策略為檢修計劃編制提供了科學、合理的編制依據,檢修計劃編寫審批通過后作為系統資產運維管理的起始,實現對檢修工作全過程管理支持,并將過程中各項記錄,并實現績效管理。檢修工作完結后通過再評價掌握設備檢修后運行狀態。
為確保項目研究目標快速、無偏差實現,制定了以下研究方法:
(1)形成通信設備狀態評估工作研究內容界定。(2)實現影響通信設備運行狀態的特征量的收集和分析,建立相應模型分類。(3)研究探索通信設備運行狀態評估模型和方法,建立專家評估模型。(4)研究通信設備風險評估模型。(5)結合運行經驗和專家分析結論,為通信設備運行故障和異常提供細化處置建議。(6)嚴格項目管理,制定可行的項目管控措施。
3 項目范圍及管理目標
項目管理范圍主要是通信設備,包括微波設備、光端機、PCM終端機、電力載波機、程控交換機、通信電源、OPGW光纜線路、ADSS光纜線路、其他通信設備。
通信設備狀態評估管理的主要目標是在設備狀態評估(狀態監測、壽命預測和可靠性評價)的基礎上,根據設備評估和風險評價結果,安排檢修項目和時間,并主動實施的檢修,以達到通信設備運行狀態客觀準確、檢修計劃合理規范、檢修工作高效可評、設備管理安全可靠的目標。
4 通信設備運行狀態評估流程及節點說明
4.1 狀態量收集
狀態量收集節點是開展設備狀態評估的基礎,包括相關設備臺賬、出廠試驗記錄等靜態數據以及日常運維過程中產生的巡視、檢修、缺陷、試驗和在線監測等動態數據,通過人工和軟件相結合的手段實現數據的獲取,并結合模型研究成果實現數據歸納分類和校驗。按照數據來源和數據特性不同可分為基礎數據、實時數據、檢試數據和其它數據四類。
4.2 數據處理
數據處理節點依據通信設備狀態評估的業務需求,構建合理數學模型實現必要的過濾、換算、組合等數據加工和處理等手段使狀態量數據成為反映設備運行狀態的指標。數據類型分為閾值型、直接評分型、曲線型、邏輯型、與復雜型等。
4.3 狀態評估
狀態評估節點利用優化處理完成的狀態特征量數據,依據數學模型進行數據分析并設備評價細則對設備進行狀態評估,形成設備狀態評估,并將評估結果提供給設備監測預警節點,使設備預警結論更加準確。
4.4 風險評價
根據狀態評價結果及風險評估參數對設備進行風險評價,并計算出相應是資產損失風險,為設備檢修策略制定提供依據。
4.5 檢修輔助建議
完成設備風險評估后,以設備狀態評估結果為基礎,綜合考慮風險評估結論,建立設備狀態和設備失效風險度二維關系模型,綜合優化通信設備檢修次序、檢修時間和檢修等級安排。并確立的分級維修標準,最終將建議結果遞交設備管理人員進行檢修計劃制定。
5 構建信息平臺
平臺收集了通信設備的基礎臺帳以及運行、檢驗、紅外測溫、缺陷和動作記錄等信息,建立了設備臺帳電子檔案庫。以先進的檢測、診斷手段為基礎,以現場大量的運行、檢驗等數據為依據,結合有關標準、規程和設備信息,實現了對電力通信設備狀態評估、風險評估、檢修決策等全范圍、全壽命周期的分析,實現了通信設備檢修工作的精細化管理。使狀態檢修管理日趨流程化、自動化、信息化,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6 結束語
項目的成功研究并應用,以提升通信設備和系統運行可靠性為根本出發點,通過對通信設備運行狀態的掌握和跟蹤,及時發現設備和基礎設施缺陷,合理安排檢修計劃和項目,優化設備和系統性能,提高檢修效率和運行可靠性。實踐證明,項目的應用使通信設備故障率降低42.3%,檢修效率提升27%,及時、高效、快捷、節約的實現了設備的運維。建設過程中的人才隊伍的鍛煉和培養為項目的進一步深化應用奠定了扎實人才儲備。
參考文獻
[1]陳安偉.智能電網技術經濟綜合評價研究[D].重慶:重慶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