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針對35-220kv輸電線路的外力破壞現狀,對外力破化的定義、類別等進行了闡述,結合歷史外力破壞數據,分析了目前外力破壞防控存在的問題,提出防范輸電線路外力破壞的措施。
關鍵詞:輸電線路;外力破壞;防控;措施
1 前言
隨著城鄉一體化建設力度的不斷加強、人們生活需求不斷變化,輸電線路日益與人類活動、城市發展產生矛盾,輸電線路的環境不斷惡化,輸電線路走廊內的樹木、房屋、施工以及人為的破壞,對輸電線路的安全運行構成極大的威脅,為保證輸電線路的安全運行,就需加大力度控制外部力量對線路的傷害。因此,就目前35-220kv輸電線路面臨的外力破壞的形勢,結合近幾年防范外力破壞經驗,提出外力破壞防范措施。
2 外力破壞定義、方式與類別
2.1 外力破壞定義
外力破壞是指人們有意或無意造成的輸電線路處于非正常狀態,而實施的損毀、破壞電力設施行為,會造成線路的不安全現象或故障,并產生一定的不良后果。
2.2 外力破壞方式
近幾年的外力破壞數據顯示,外力破壞主要形式有:(1)風吹異物導致線路跳閘故障。(2)盜竊輸電線路桿塔材料、拉線等,造成倒塔或斷線事故。(3)工作疏忽大意或不清楚電力知識引起的故障,如樹木砍伐或種植,建筑施工,采石爆破,車輛沖撞,放風箏,燒荒,焚燒秸稈及高空拋擲異物,釣魚等。
2.3 外力破壞分類
按外力產生原因分類:一是自然力量造成線路故障,例如大風吹大型鐵皮碰到導線上造成線路跳閘;二是人類活動造成線路故障,比如盜竊鐵塔材料、放風箏等造成線路故障。目前,外力破壞發生以人類活動導致為主,占外力破壞的90%以上。
按外力破壞對象分類:一是植物類,主要有樹、秸稈等;二是動物類,主要有蛇、大型鳥類等;三是機械類,主要有塔吊、吊車、船、挖掘機、反鏟車等;四是漂浮物,主要有風箏、氣球、孔明燈等,五是其他,主要有鋁質(鐵質)瓦片、薄膜、通信線等。
按發生外力危險程度分類:一是一般性,外破現象在線路保護區外,一月內或更長時間內對線路不造成影響,在可控制范圍;二是嚴重性,外破現象在保護區內,短時間內不會對線路造成影響,可控的難度較大;三是危急性,外破隱患隨時會對線路造成影響。
3 外力破壞防控存在問題
目前,外力破壞造成輸電線路故障居高不下,外力破壞形勢嚴峻,在外力破壞防控方面存在以下問題。
(1)地方性電力設施保護法律、法規滯后,人們電力設施保護法律、法規知識匱乏,導致對電力設施破壞有恃無恐,偷盜、破壞電力設施時有發生。
(2)供電內部防外力破壞組織體系不健全,從下至上傳遞信息不暢,且職責分工、流程不是很明確,導致外力破壞從預防、控制、處置等不是很順暢。
(3)外力破壞防控人員不足。輸電線路的外力隱患主要是輸電線路通道及防護區周圍的樹木、房屋、各類施工以及人為的蓄意破壞。因此,防外力破壞工作是一項系統性很強的工作,涉及市、區縣、鄉鎮等各級政府和各級規劃、綠化、城建、公安等政府職能部門,所以,面對如此多的政府部門,僅靠基層單位員工來解決問題是非常有限的。
(4)電力設施保護宣傳力度和范圍不夠。電力設施保護一般宣傳到施工工地、街道、農戶等,但從目前電力設施破壞的范圍看,電力設施保護的宣傳應該從小孩子抓起,特別是用電安全和電力基礎知識方面。
(5)防止外力破壞手段有限。防外力破壞主要由基層單位負責,一般由巡視人員發現外力破壞現象,下達隱患通知單,現場布置措施等手段,這樣對肇事方沒有任何約束力。
(6)防外力破壞思想意識有待提高。由于涉及面廣、線路多,外破防控效果不明顯導致基層員工思想波動,不想干、干不好、控制不住等想法時常出現,導致基層員工情緒不高。
(7)防控外力破壞全方位(規劃、設計、基建等)參與度不高。
4 外力破壞防控措施
結合近幾年防控外力破壞經驗,對防控外力破壞提出以下建議。
(1)需出臺地方性電力設施保護實施細則和電力設施保護條例,使電力設施保護在法律層面上具有可操作性和符合本地特點。
(2)供電企業內部,各級領導應對外力破壞足夠的重視,構建防控體系,建立相應的規章制度,明確各職能部門的職責和分工,外破信息的傳遞、控制方法、事后處置程序一定暢通。
(3)防控外力破壞應全員參與,建立獎懲機制,省、市公司層面要加強與各市、區、鄉、縣各級政府,以及各級政府主管部門溝通聯系。對于建設施工,省、市公司主動請市建委牽頭,組織對施工單位進行電力設施安全培訓,并與施工單位簽定安全協議,對施工時可能造成的外力破壞進行事前控制;對于規劃方面,省、市公司主動提供電力網布置圖及規劃圖,提前對電力線路采取防范措施。
(4)與新聞媒介長期合作,廣泛持久的宣傳。一是宣傳要有針對性,特別是大型機械司機的電力培訓和宣傳是非常有必要的;二是宣傳的群體要廣,特別是要宣傳到小學、中學等區域;三是宣傳的方式要多。
(5)加強外力破壞防控手段。一是建立外破預警機制,某供電企業2012年成功開發一套外力破壞預警系統,通過現場數據的采集,通過系統測算出現場外力破壞的等級(一般、重大、危急),并制定相應的措施;二是加強現場的控制手段,不僅有人防、技防還有其他輔助方式。人防有現場派人值守等;技防有現場設置限高架、封網隔離、界樁、警示牌、報警器、吊車限位裝置等技術措施;其他輔助方式有收取質保金、停施工電源等,收取質保金和停施工電源對固定點的施工外破有很好的控制效果;三是加大事后處置力度。積極與警方配合,加大對人為破壞電力設施的打擊力度。
(6)積極提高員工的防外破思想。以正能量形式宣傳外破的控制,提高員工思想覺悟,宣傳“外破是能控的,外破是可控的”;同時,輸電線路的責任性外破故障與運行巡視人員的收入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提高一線員工的信心。
(7)嚴格落實《十八項反措》規定,加強規劃、設計、基建、運行維護的防外力破壞力度,特別是加大對輸電線路基建的投入,做好前期協調工作,把外力隱患消滅在萌芽之中。
5 結束語
輸電線路的防外力破壞工作是一項長期的系統性的工作,必須建立有序的組織結構,積極開展工作,對外力破壞做到可控、在控、能控,決不抱著“出了大事就管管,不出事或不出大事就可以不管”,“外破是不能控制的”的思想。否則,長此以往,輸電線路的防外力破壞工作必將陷入,艱難地境地,而最終給供電企業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參考文獻
[1]國家電網公司十八項電網重大反事故措施[S].(修訂版)2012.
[2]DL/T 5092-1999.110-500kv架空送電線路設計技術規程[S].
[3]國家能源局發布. DL/T 741-2010.架空輸電線路運行規程[S].
[4]王谷承,譚凱.電力設施保護工作務實[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
作者簡介:任廣林,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