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科技的不斷變化與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對于道路橋梁施工建設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道路橋梁建設作為建筑行業的重要基礎建設之一,對推動建筑行業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文章重點從道路橋梁施工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簡要的概述,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以便更好的帶動國民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橋梁施工;施工技術;解決措施
隨著交通運輸業的大力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道路的施工質量以及出行安全,道路橋梁建設作為建筑工程的一部分,對于建設施工有著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因為我國幅員遼闊,區域經濟道路發展的現狀也會因地域不同而有所不同。對于建設施工中出現的質量問題也要因地制宜的進行解決。
1 道路橋梁施工技術的特性
1.1 施工人員的流動性較大
各建筑施工人員在工程建設時,每個環節每個施工階段的流動性都很大,這主要是因為各個環節因工期不同而導致的大量人員的流動,從而使各個崗位上的人員變動性比較大,主要體現在:一個項目的不同崗位上的人員流動;一個工地現場的不同施工對象的人員流動;建筑施工人員在不同施工場地,區間的流動。
1.2 路橋施工生產周期長
路橋施工建筑周期不同于其他建筑施工,因工期一般在兩年以上,有的甚至長達八年之久,這對于建筑施工人員而言,無形中就增加了壓力,從而也會導致施工后期出現質量問題,為此,在施工過程中,要不斷的根據施工情況進行調節,尤其是建筑施工人員的情緒問題,不能因路橋施工周期長從而導致質量問題的出現。
1.3 意外風險概率較高
道路橋梁施工中,由于工程建設施工繁雜,種類細分樣式比較繁多,工程勘察測量都具有其獨特的施工特點,同時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勞動力,為此意外風險概率較高。嚴格來講道路橋梁施工可以分為平整場地、修建臨時道路、機械設備裝運、搬御安裝、橋墩柱基的鉆探、巖心取樣、構件的現場澆筑、測試及吊裝、吊裝設備的現場移位;路基巖體的爆破、挖運、碾壓等項目。
2 道路橋梁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1 水泥石粉碴穩定層的施工存在問題
在整個施工過程中,為了更好的按照建筑施工材料配比進行施工,必須重視水泥石粉碴穩定層的建筑施工質量,在施工過程中,為了保證鋪設均勻,在灑水過程中,要注意灑水量,不能將水灑的很多,這樣很容易出現因灑水不均而出現的龜裂,增加了碾壓的難度,也很有可能會出現碾壓不合格的現象,為此,在道路橋梁施工中,我們首先需要注意的就是灑水問題。其次,就是石粉碴、水泥攤鋪攪拌是否均勻。由于水泥石粉碴是建筑施工中的中間層,對下對上都有一個很重要的銜接作用,為此,在進行此施工時要特別注意兩者之間是否攪拌均勻,技術施工人員要嚴格按照施工程序進行施工。掌握整個施工時鋪設的高度與厚度,以保證攤鋪過程中,施工順利有效的進行。
碾壓在整個建筑施工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為此,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碾壓是否均勻影響著整個路橋施工的穩定性以及車輛的承載能力,故此,碾壓必須按照相應的規范要求進行施工。
2.2 樁基施工存在問題
在建筑施工過程中,混凝土灌注時應注意預埋的深度以及進行灌注的時間,因兩者操作不正確都有可能導致樁基施工的質量問題。在對其進行預埋時,要特別注意導管內外與混凝土之間的摩擦力,以免在澆筑完成后,拔下導管,產生破裂現象。進而導致斷樁現象的發生卡管。產生卡管的現象原因很多,一方面體現在配料因不均而導致的混凝土配比不均勻,在灌注時,由于施工人員缺乏認真負責的態度,從而由于失誤而導致波動性太大,進而出現離析,混凝土相互之間相互擠壓,堵塞導管,從而使混凝土下落現象受阻,導管因壓力過大,最后導致斷樁現象的發生。
在進行混凝土灌注過程中的標高測定時,一定要嚴格的按照相應的標準要求進行測試,避免因測定不準確而出現建筑施工質量問題。因標高不準確也很容易出現斷樁現象,為了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我們必須采用先進的探測儀器進行標高的測定,與此同時,還要加強施工人員的素質教育,職業技術的加強,進而更進一步的加強混凝土施工,防止樁出現的質量問題。
2.3 預制箱梁施工存在問題
(1)在預制箱梁的施工中,有多個環節的設置沒有達到設計要求,如伸縮縫預埋筋、防撞墻、通訊管道托架預埋鋼板、泄水孔、通氣孔的設置等均未達到標準。(2)沒有按照設計要求設置預拱度,沒有檢查底座強度和外型尺寸。(3)灑水養護缺乏專人進行,相應的養護設施也沒有配備。(4)沒有安排專人對砼澆筑過程進行檢查,這樣就使得對抗拉螺栓和頂杠容易出現松動、跑模漏漿或是內模上浮等問題。
3 道路橋梁施工中存在問題的預防措施
3.1 水泥石粉碴穩定層的施工措施
3.1.1 在現有的條件下,攤鋪要盡量大面積進行,杜絕攤鋪與挖土同時進行,分層攤鋪要根據設計厚度進行,要往重攤鋪的厚度,并將虛鋪系數計算好,要均勻拌和水泥,要避免花面和夾層的出現。
3.1.2 在進行穩定層的碾壓之前,要對穩定層的厚度和平整度進行檢查,查看其是否合理,檢查拌和均勻與否,并待穩定層的含水量達到最佳狀態時再進行碾壓,壓路機在碾壓時,其軌跡要依次壓1/3軌跡,碾壓完成后,其表面要確保平整,且無明顯的碾壓軌跡,穩定層在碾壓完后的壓實度要在98%以上。
3.1.3 要安排有經驗的人進行灑水,灑水一定要均勻,中間與兩邊的濕度要相同。
3.2 樁基施工存在問題預防措施
(1)首批灌注混凝士的數量要與導管首次埋置深度和填充導管底部的需要相符合。(2)混凝土進行水下灌注時要保持連續性,中途不可有停頓現象,導管埋入混凝土內的深度要控制在以2~6m之間。(3)當混凝土拌和物運輸到施工點時,要檢查混凝土拌和物的均勻性和坍落度,如果沒有達到標準的,可以再次拌和,經過二次拌和后,仍不達標的,禁止使用。(4)混凝土灌注的樁頂標高要高出設計樁頂高,通常適宜在2~6m。
3.3 預制箱梁施工措施
3.3.1 認真檢查側模、端模試拼裝,接縫要嚴密,且無錯臺,端模角度要同于設計時的錨墊板角度。要每周進行一次檢查和校核,對拉螺栓預留孔要和模板位置保持一致。
3.3.2 對于腹板、底板鋼筋,要對正彎矩波紋管定位進行重點檢查,砼澆筑時要始終都不會移位,事先進行鋼絞線的編束,編束好的鋼絞線要穿過渡紋管,要注意鋼絞線在管內不會出現纏繞現象,還要對每根鋼絞線進行編號。
3.3.3 將底板清洗干凈,用膩子將接縫處打平,將楔形塊設置在伸縮縫粱端,進行支座鋼板的預埋。
3.3.4 進行內模、側模和端模的支立,進行頂板鋼筋和負彎矩波紋管的綁扎,牢固支設內模,將鋼筋凳設在底部,側模要設有頂擋,頂部壓杠的間距要控制在1.5m以下,將內模壓緊,穩定好側模、端模的支撐,預留的鋼筋位置要正確,防止底板、端板和翼板跑模或變形,對鋼筋的級別、直徑、根數和間距進行檢查。重點是對負彎矩管及正負彎矩錨摯板的定位情況進行檢查,確保錨墊板與模扳緊密連接。
4 結束語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變化與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于基礎設施建設也逐漸的重視起來,尤其是道路橋梁建設作為人們出行的重要交通道路之一,在整個國民經濟發展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一些建筑施工中的有關道路橋梁的建設也逐漸的暴露出現,為此,要想道路施工建設又快又好的發展就必須加強其管理規范,保證建筑施工的質量,這樣才能更好的帶動整個交通事業的發展,更好的推動經濟建設。
參考文獻
[1]向天宇.預應力高強混凝土箱型連續梁結構行為的非線性分析[D].成都:西南交通大學,2002.